郭忠恕界画的取材

2014-03-23 05:33郑雪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界画雪景苏轼

郑雪霞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郭忠恕界画的取材

郑雪霞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世人所知郭忠恕以界画名垂青史,“尤善画,所图屋室重复之状,颇极精妙。”①“画楼观台榭皆高古。”②然而,屋木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与山水、树木等相得益彰,才能表现出它特有的韵味。郭忠恕界画之所以卓绝,与他亦擅长画山水、雪景、树木等界画的相关题材是分不开的。

郭忠恕;界画;题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苏轼:“尤善画,妙于山水屋木,有求者必怒而去,意欲画即自为之。”③

根据苏轼记载可知郭忠恕的山水画亦精妙,作为界画的构成因素之一,这为郭忠恕的界画在整体上增色不少,俞剑华评道:“不特一屋木独步,其山水树石亦皆入妙。”④,这可以从后人对郭忠恕的题画诗中窥见一斑。

“层叠云乃起,崇山境转幽。溪云千顷雪,松籁一林秋。长啸临朱阁,清游卧石楼。桥回泉溜远,消尽古今愁。”⑤“闻道仙家有玉楼,翠厓丹璧绕芳洲;寻春拟约商岩叟,一度花开十渡游。”⑥“隋室好繁华,青山作帝家;雉楼曾宿风,鸾树不栖鸦。池藻萦春月,帘衣织晚霞;西风催别恨,帆影到天涯。”⑦

这些诗句都对画面的内容做了描绘,仙山幽境、层云叠起、松林、泉水、芳洲、花香、飞禽走兽、帆影、晚霞等,画面覆盖内容极广,可见郭忠恕是个多面手,擅长画各种各样的题材。《东坡集》载其作画轶事:

“岐有富人子喜画,日给淳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恕先为画小童持线车放风鸢,引线数丈满之。”⑧

可见郭忠恕还善画孩童,纸鸢。

董其昌记郭忠恕《谿山行旅图》说:

“余得之长安,馆师韩宗伯见而奇之,谓此图如沧海沈珠、荆山韫玉,卞和一出,真是绝凡。余每叹服斯言。”

“画平远师赵大年,重山叠嶂师江贯道,皴法用董源麻皮皴及潇湘图点子皴,树石用北苑、子昂二家法,石用大李将军秋江待渡图及郭忠恕雪景,李成画法有小幅水墨及着色青绿,俱宜宗之。”⑨

可见郭忠恕画雪景有着极高的声誉,这也可在以下的诗句中得到印证。“峨嵋五月销古雪,滟滪堆深虎怒”⑩“溪云千顷雪,松籁一林秋”⑪“妙绝丹青郭恕先,幻成雪霁大江船”⑫,《宣和画谱》记载作品《雪山佛刹图一》⑬可见,郭忠恕是极擅长画雪景的。

“无咎(晁补之)又尝增添莲社图样,自以意先为山石位置向背,作粉本以授画史孟仲宁,令传模之。菩萨仿侯昱,云气仿吴道玄,天王、松石仿关仝,殿堂、草树仿周昉、郭忠恕,卧槎垂藤仿李成,崖壁、瘦木仿许道宁,湍流、山岭、骑从、鞋服仿卫贤,马以韩干,虎以包鼎,猿、猴、鹿以易元吉,鹤、白鹇若鸟鼠以崔自,集彼众长,共成胜事。今人家往往临摹其本,传于世者多矣。”⑭

说明郭忠恕除屋木外,山水草树画同样是当时学画者临摹的对象,可见其画山水草树的水平亦很高超。

“郭从义镇岐下,延上山亭,设绢、素粉、墨于坐,经数月,忽乘醉就图之一角,作远山数峰而已,郭氏亦宝之。”⑮

郭忠恕仅在图之一角做远山数峰,郭从义便如获至宝,可见郭忠恕画山峰在当时的声望。

注释:

①(元)脱脱.宋史·郭忠恕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②俞剑华注释.宣和画谱[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第192页.

③(宋)苏轼.苏东坡笔记[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④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⑤李德埙.吴镇诗词提拔辑注·题仙山楼观[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

⑥(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二集·大痴道人集·郭忠恕仙峰春色五首[M].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⑦(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二集·江亭集·题郭忠恕九成宫图[M].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⑧(宋)苏轼.东坡集·卷二十[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⑨于安澜编.画论丛刊·画旨[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第74页.

⑩(明)贝琼.清江诗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题郭忠恕出峡图[M].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

⑪李德埙.吴镇诗词提拔辑注·题仙山楼观[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

⑫(宋)楼钥.攻媿集·卷十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⑬俞剑华注释.宣和画谱[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第192页.

⑭(宋)邓椿.画继·卷七[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第32页.

⑮(宋)苏轼.苏东坡笔记[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J222

A

1005-5312(2014)02-0184-01

猜你喜欢
界画雪景苏轼
「指画」与「界画」 画家高其佩与袁江
界画:远去的辉煌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浅析“西方建筑画”与中国“界画”——欧洲建筑表现与古代中国建筑表现之对比
苏轼吟诗赴宴
《雪景山水图轴》
《雪景寒林图》
《雪景山水图》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