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希腊理性之源

2014-03-23 05:33李舒珂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古希腊希腊理性

李舒珂 高 茜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浅析古希腊理性之源

李舒珂 高 茜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希腊是西洋文化之母”。领会西方的理论内核和理性价值,可以从历史起源和逻辑起点的层面上提供“反观”自身理论发展的新视野,对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很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希腊艺术作品中窥视源于理性的人体美,分析希腊教育思想与教育,从中观察例如,知与行的统一等与理性精神高度吻合的内容。对希腊精神中的理性内涵以今天的视角再次发掘和确认。

希腊;理性精神;艺术;教育思想

一、关于本研究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现如今源远的理性精神依旧影响着当代的教育、科学、社会乃至更广更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掘古希腊先哲理性思想的珍贵价值,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领会西方的理论内核和理性价值,还可以从历史起源和逻辑起点的层面上提供“反观”自身理论发展的新视野,对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很有借鉴意义。

本稿通过在相关对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整理,概括总结出与希腊理性精神相关内容。另外,作为研究尝试,通过对不同类但有着某种共同性的现象的比较,找出共同点,以便从一种已知的现象的特征去认识的启发、推测,而不能简单地把这种认识作为科学的推论。在实际研究中,类比法往往被用来进行探索性研究,用来建立各种有待证明的研究假设。

二、古希腊地理人文

公元前12——前11世纪,多利亚人入侵希腊半岛,曾经辉煌一时的迈锡尼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迈锡尼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仍以王权为中心,等级森严,社会制度类似东方的君主制,更多的表现为集中和专制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海外殖民运动。殖民者的足迹踏遍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和整个黑海,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等地建立了许多殖民城市。殖民运动对古代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由于迈锡尼王权体系的解体和海外殖民运动,使希腊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强大王权和血缘关系的束缚,从而使他们获得了较大的思想独立空间。

海洋面积占优势的地理环境促使古希腊人积极向海外发展航海和商业,从而使他们有了比较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再加上希腊半岛气候宜人,陶冶了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操。他们视野开阔,心性豁达,从不多愁善感,不把谋取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身后的世界,也不企望神灵的垂佑,而是脚踏实地地营造当下的生活,把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于自身的努力。

城邦是古希腊独特的政治形式,生活在其中的公民是自由而平等的,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希腊人用他们卓越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智慧开创出了异彩纷呈的思想流派。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是几百年来雅典平民的不断斗争和杰出政治家的不断改革所造就的。公民们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尽管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方式略显幼稚,但却是真实而平易的。因此,与其说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制度,倒不如说它是整个希腊民族的一种精神,是贯穿于希腊精神始终的一种民主、公平。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神话成为希腊美术最重要的特征。宗教与艺术同为上层建筑,都是人类深窥的情感启示。在宗教仪式中,通过艺术形象激发起人内心强烈的宗教情感和渲染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希腊神话赋予宗教与艺术丰富的内涵,神话和宗教为艺术家提供了宽阔的想象和创作空间。总之,希腊神话、宗教和艺术三者的有机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古希腊人对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文化中的神话、宗教、艺术与其他各国文化相比独具特色。远古时期,西亚移民、土著居民与希腊人的祖先阿该亚人经过千年融合形成了希腊三大民族。希腊统一之前,各民族拥有各自的神灵体系,经过漫长的融合过程,特别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希腊诗人荷马用神话把这一堆庞大的东、西方民族的神灵,按照氏族的形式编织成神话故事,并确定了希腊人的主要崇拜对象是奥林匹斯天神。

三、古希腊人体艺术

古代希腊雕刻家米隆就是以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第一个摆脱了古风时期的束缚,率先走入了古典时期的艺术家。米隆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他描述了一个固定的动作上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表现了一个青年在掷铁饼时的瞬间动作,回转的头部和扭转的身体被巧妙的处理为一种和谐的姿态;此外雕刻家出色的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改变了雕刻中直立的程式,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动作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的淋漓尽致。开创了以他为代表的古典初期的雕像风格,这种风格集中于表现希腊公民的典型形象,并不着力于人物的个性刻画;而注重人体动作姿态来传达内在精神;然而这一时期尚未重视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来反映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发现雕像往往体态激烈而面部处于平静状态,似乎态度始终沉着,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种静穆的美感乃是出于当时对自然世界的总体认识,是在希腊的土壤里诞生,体现了古典前期希腊的精神。

随着雅典力量的衰退和建筑规模的缩小,加上雕刻家分散到许多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的希腊化的国家去,希腊在古典时期的象征至高无上权威的宙斯和城邦保护神雅典娜,在艺术中已不占主导地位,象征爱情的维纳斯则逐渐登上艺术的宝座,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在发现时是折断了两只手臂的,因此人们又常称其为《断臂的维纳斯》。一百多年来她一直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塑中最美的一尊,也是时间上最富盛名的雕刻之一,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维纳斯女神高贵端庄,气韵流动,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她的体态优美自然、表情含蓄深邃、肌肤丰腴圆润;披在两腿上的毯子的褶皱透露出人体的动态,给雕像增添了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女神的面部具有希腊妇女的典型特征,这正说明希腊的神是希腊按照自己的体型来塑造的。创造完美典型的神像,实际上是古代人对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颂。

除了维纳斯的题材外,希腊化时代另外题材的雕刻作品也不少,《拉奥孔》。意大利杰出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曾赞叹说“真是不可思议”;德国大文豪歌德认为,《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造型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雕塑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拉奥孔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司。拉奥孔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马里面装满希腊武士拉进城,以免中计。着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于是海神从海中调来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活活缠死。这是一个人与神冲突的悲剧。群雕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两个儿子临死前痛苦挣扎的情况。拉奥孔双手擒拿住巨蟒,蟒蛇穿绕他的肋腹,咬噬他的腰部,为此他腹部肌肉剧烈的收缩,身躯急剧的躲闪而形成激烈的扭曲,头朝后仰,表情极度痛苦,青筋外露,眉宇紧蹙,嘴巴痛苦的张开着,似乎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而希腊神话的最大特色是它包含着“神、人同形同性说”,即神都具有人的外形和性格,在他们看来只有神是最完美的人。

小结:

不难看到希腊最典型的艺术作品中裸体形象比比皆是。在古代希腊,由于各城邦之间不断的战争,需要身强力壮、行动敏捷的人。因此,古希腊的教育理想是在美的体格中培育所谓“美”的灵魂。在当时,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炼就强健的体魄,是最受人尊敬的。特别指出是,当时不论在练身场,还是体育比赛或者敬神的舞蹈中,男子都是赤身裸体的。由于晒惯了太阳,身体经常和空气接触,又经过各种锻炼,人体的肌肉、皮肤变得非常结实、匀称而又色泽鲜明,显示了充沛的生命力,这就为人像雕刻家研究和表现人体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正是希腊人这种爱自由的天性人给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他们所传达的都是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以及对人性自由的不懈追求。当理想遭遇现实,他们都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破灭感,然而,这种破灭感不但没有阻止他们前行,反而激起他们对自由与理想更强烈的理性渴望。

四、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之源

(一)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是西方伦理道德史上第一个道德教育家,其德育思想与哲学观点密切相关。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发展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善德和渊博知识的治国人才,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美德、探求知识以及增进健康。他强调“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即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有灵魂、有理性,应该能够运用思考能力,对事物作出独立的判断。苏格拉底分别沦述了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诸德的共性、诸德的本质,人之为善为恶,不取决于人的本性.而取决于人的知,从而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基于此,苏格拉底创立了亦被称为“产婆术”或“精神助产术”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归结起来,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苏格拉底“产婆术”教学法鼓励质疑探究,由此开启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其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具体而言,他提倡学习教育应尽可能依据人之天性和成长规律分三个阶段进行,强调循序渐进,对不同对象实施不同要求的道德教育,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手段,学前教育重在音乐文艺体育,初等教育重在品格培养,高等教育则要发展理性和责任,道德教育贯穿于音乐和体育的教育中,贯穿于全部教育的始终。他注重儿童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在实践方面,柏拉图尤其重视对儿童习惯的影响和培养,注重在德育过程中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在人的幼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也是古希腊道德教育思想和德育经验的集大成者。他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自然发展原则,认为必须按年龄特征来划分受教育阶段,并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必要性。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不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他认为,知识对美德是必要的,却不是惟一的条件,知识只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指导,美德的形成必须知行统一。

(二)古希腊教育

荷马时代希腊正处于从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希腊教育的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自有学校后《荷马史诗》一直是希腊人教育年轻人的重要教材;荷马时代教育所努力培养的道德品质也始终是希腊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荷马时代教育具有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群体利益、既强调实干又注重雄辩和谋略的特点,为希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

古风时代希腊完成了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建立了大大小小许多奴隶制城邦。这些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极端片面的教育,虽然能把斯巴达的年轻一代训练成坚强勇敢、严守纪律的战士,却损毁了他们的个性。经过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实行了奴隶主民主政体,这对雅典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雅典成了当时全希腊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的中心。雅典的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都与斯巴达的教育截然不同。在教育目的上,虽然斯巴达和雅典都是要培养忠于祖国的公民。但二者对公民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目的实质上也很不相同。斯巴达认为的好公民仅仅是能为祖国英勇作战的军人,雅典则认为,一个好公民不仅要能为祖国英勇作战,而且应该有健美的身体、高度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兴趣、发达的智力、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还要有关心国家大事、节制、正直等美德,就是说,雅典的公民应该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古典时期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进入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和教育达到了全面繁荣,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智者”的出现标志着希腊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希腊的学校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在雅典,形成了文字教师和音乐教师的分工,从而分别设立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还出现了一些由著名教育家创办的重要的教育机构,如由伊索克拉底创办的修辞学校、由柏拉图创办的学园、由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

小结:

古希腊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教育理想以及多样化的教育制度,是古希腊教育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西方教育的发源地,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希腊人在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形成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为西方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因为理性精神贯穿整个古希腊文明,才使得这个时期孕育了希腊哲学、教育、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这么多对后世极具影响的财富。

五、总结

如黑格尔所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古希腊人因创造出远远超乎于他们所处时代的成熟文明而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先驱。古希腊文明中为后世称道,也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可以说希腊精神的核心便是理性。而纵观整个古希腊历史,地理环境、城邦民主制度以及宗教神话信仰无疑奠定了其文化产生的基础理性追求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精神。

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的发展状况和其社会发展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从史前文明(如迈锡尼文明)开始,一直到荷马时代,是人类社会的萌芽时期,同时也是理性主义思想的萌芽时期,因为那时的神话与诗歌当中就已经包含了对宇宙万物的思辨起源。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城邦制的产生,也使得理性主义思想繁荣起来。随后出现的苏格拉底是整个西方思想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理性主义思想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达到了最高潮,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也处在最繁荣昌盛的奴隶制城邦伯里克利时期,随后希腊被来自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征服,城邦制正是宣告退出历史舞台,集权的帝国制时代到来,如此,失去了社会基础的理性主义思潮也随之而去,但是,诞生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思想和精神并没有消失。

通过以上的希腊人体艺术作品,希腊思想和教育概观,可以看到古希腊理性思想是贯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可以影响到每一个希腊城邦的个体的人。希腊理性精神是行与知高度一致的,这一点在今天看来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社会中认知与言行的一致性或者说真实性。古希腊理性思想在西方作为基础精神内涵影响着西方,全球化的今天,唤起东方的共鸣的同时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1]刘海藩,郑谦,何平,李牟等.现代领导百科全书-政治与历史卷.

[2]林佳莉.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崇高与优美.

[3]周学军.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4]张兴华.重返理性之源.

[5]郝士钊.西方先哲思想全书.

[6]萧云瑞.外国教育史话.

J05

A

1005-5312(2014)02-0092-02

猜你喜欢
古希腊希腊理性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关于导演古希腊戏剧的思考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