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信音乐作品风格研究

2014-03-24 03:03展淑蓓吕云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族性民歌声乐

展淑蓓 吕云路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王志信音乐作品风格研究

展淑蓓 吕云路

(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王志信是现代著名作曲家,其声乐作品深深扎根中国民族这片沃土之上,汲取民族音乐之精华,融合各地民歌,曲调,创作了独树一帜的民族声乐作品。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创作风格进行研究。

民族性;创作风格;声乐

王志信出身于1942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1983年加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先后师从著名教授李焕之和杜鸣心。曾在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担任评委。王志信从艺四十年来培养了很多著名歌唱家如孙丽英,万山红,陈俊华等。他的作品深受各种级别声乐比赛的参赛者的青睐,也被大众广为传唱,并收录到很多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曲库中。

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传统戏曲曲艺的板式声腔,又将西方音乐艺术的创作元素、现代化的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的方言式旋律相融合,既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妙的创新。他对民族声乐创作的热忱源于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国家大事的敏锐洞察力、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及其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创作源泉使其作品充满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王志信声乐作品的简单分类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之处不胜枚举。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根据题材不同,分为三类:第一,根据传统民歌改编的歌曲《兰花花》《桃花红杏花白》等;这类作品比较简练,但是王志信老师运用多种手法对传统民歌加以变奏,另外在节奏节拍上大胆变化,是古老的民歌焕发出新生的光彩。第二,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作品《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孟姜女》《牛郎织女》等;这类历史性歌曲基本上每首都堪称一部小歌剧。每部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民族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变化不一的节奏型,以及铿锵有力的曲调。每部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音乐上的起承转合与华彩乐段。第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原创歌曲《荷花梦》《送给妈妈的茉莉花》《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这类歌曲基本上是抒情曲,钢琴伴奏都比较轻快活泼。以上三类基本概括了王志信的声乐作品。

二、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王志信声乐作品最主要的创作风格由他声乐作品的分类立刻了解——民族风格。无论是改编民歌或者原创作品都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有机的选择最有普遍影响的原生民歌音调作为主题:如《兰花花》的基本调为小调,表现为细腻,婉转,曲折的艺术风格。原来的这首小调反映人民心酸悲惨的生活以及盼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心情,演唱风格较为委婉华丽富有韵味。这首民歌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王志信在这首歌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尝试,加入多段,同时进行调式调性的变化,节奏节拍的变化,这些手法的应用,使得这首古老的民歌有了新的生命,同时鲜活的人物形象仿佛跃然眼前,大家的真实感也就强烈了。

(二)灵活运用戏曲,曲艺音调素材的内核——《木兰从军》选用了豫剧唱腔。在这部作品中,豫剧的影子随处可见。几乎每段长短的尾音都使用了豫剧手法进行托腔,从而塑造出的花木兰形象颇有豫剧特点。润腔技法(即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在这样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从地域范围把握地方音调风格——《送给妈妈的茉莉花》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王志信老师的声乐作品创作本就扎根于中华大地,委婉的江南水乡到豪迈的北方大地再到略显粗犷的西部地区,王志信作品的风格都在不断变化,但是各个地域风格都有着独到之处。

三、王志信声乐作品创作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虽然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但是作品的创作手法也借鉴了现代化的创作手法。如作品《木兰从军》等的多段化创作、调式调性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其中无调性音乐与十二音体系也在作品中出现。但是总而言之,时代性的创作手法都是民族性创作的一种辅助。因为他在对传统的民歌音调、地方戏曲、曲艺音调素材进行深度挖掘的同时,大量借鉴我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的多种音乐表现手法,结合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各种节奏形态、速度和调式调性的变化,创作出了大量集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

结语:王志信的民族性声乐作品创作,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添上了华丽的一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语言朴实,唱来朗朗上口,是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可以说,王志信创作的民间故事声乐作品植根于传统,突破于创新,对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和演唱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开拓了视野、开辟了新的思路。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使自己在声乐演唱和今后的教学上有更大的提高,也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1]胡郁清.中外声乐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新一版.

[2]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一月第一版.

J605

A

1005-5312(2014)02-0121-01

猜你喜欢
民族性民歌声乐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