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抑郁来袭

2014-03-25 11:26沈洁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老伴误区服药

沈洁

老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多

老年抑郁症的发作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乏关爱、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疾病的折磨,都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心理失衡。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圈子缩小,同事间交往逐渐中断,邻里之间来往少,而子女长大后成家立业,与老人在一起的时间也渐渐减少。老人备感寂寞孤独。同时,年纪大了,生老病死等事件的发生也容易使老年人产生悲观情绪。

疾病折磨。上了年纪的人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给老年人的生活蒙上阴影,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脏疾病、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肾上腺疾病等,治疗进程缓慢,容易让老人产生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药物影响。不少老年人常用的药物如利血平、心得安、左旋多巴、安定、胰岛素、类固醇等也会引起抑郁。

老年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情绪一时低落,也是正常现象,所以,老年抑郁症出现初期,往往容易被家人忽视。家人一定要学会辨别抑郁症,以免进入误区,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误区1 老伴去世,只是悲伤过度而已

王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 ,她一直无法从悲伤中摆脱出来,整日心情低沉,以泪洗面,看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子女专门来陪她,她也觉得心烦,不愿出门,整日唉声叹气,有时甚至想死。大家都觉得这是亲人去世的正常反应,根本不是病。

对此,江停战提醒,老年人因为丧失老伴感到悲伤固然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持续2个月以上认为自己活得毫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或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与社会活动的情绪持续1年以上,家属应该考虑其患抑郁症的可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误区2 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

老李以前在单位当领导时一呼百应,非常风光,如今退休了,总觉得不适应:家里没什么大事让自己拍板,老伴也不听自己的。半年过去了,让老李高兴的事一直很少,总觉得特别没意思,不想说话不想动,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周围人都说老李只是适应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性格不够开朗,不是得了病。

很多人在面临外界环境的重大改变时,都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很快度过这一时期,接受现实,正确面对以后生活;性格不开朗、心理素质差的人则可能出现持续较长时期的抑郁、焦虑情绪。是否是抑郁症,应该根据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不管有无重大刺激,不管是什么性格类型,只要严重到一定程度,满足标准,就诊断为抑郁症,就应该进行抗抑郁治疗。

误区3 只是身体不好,没有精神问题

老童这几个月来,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心慌气短、胸口发闷、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多次到各大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最后,老童被诊断为抑郁症,家里人都不解:这明明是身体上的毛病,怎么是抑郁症?

有些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往往感觉最多的是躯体的各种不适,到医院反复检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因。这让家人们都很头疼,有时甚至不理解,认为长辈是没事找事,其实这也是老年人抑郁的外在表现,要加以重视。

老年抑郁症起病隐蔽

老年抑郁症起病十分隐蔽,往往不易觉察,早期常被误诊为心情不佳引起的郁闷,不能及时就诊。发病时会出现原因不明、持续2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和容易疲劳。有些患者的初期症状则表现为身体不适,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个别患者还有一些特殊表现,如痴呆、感觉身体不适、焦虑心烦,但情绪低落不明显。

尽管起病时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但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有以下特点:

①大部分病人常伴有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兴趣下降、孤独感、甚至自卑和绝望。

②患者有焦虑恐惧感,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因小事常与家人争吵不休,或者对一件事喋喋不休。

③表现为躯体障碍,最常见的有失眠、头痛、消化不良、心慌、头晕、腹泻等问题。

积极治疗 适度关爱

老年抑郁症患者必须及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轻症患者一般不需常规抗抑郁药物,而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包括调整生活内容,如足够的睡眠、运动锻炼、解决好家庭矛盾等。

一些患者认为抑郁症是精神上的疾病,感到害羞或讳疾忌医, 对此,江停战郑重提醒:“老年抑郁症如不进行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家人要多关心老年人的情绪健康,一旦发现焦虑、抑郁时间较长,或者长时间出现懒惰或丧失兴趣的倾向,就要及时就诊。

及时复诊

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最令医生头痛的是许多老年患者经常会不依照提示服药,所以家人必须督促患者依时依分量服药,以促进抑郁症顺利康复。江停战建议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且不能在医生不知道的情况下擅自改变药物及药量。

关心爱护要适度

抑郁症患者不能只靠服药来治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恢复正常的活动。在这方面,家人的鼓励与督促非常必要。如果老人出现抑郁的情况,家人要多为患者安排业余活动,使他们忙起来、动起来,生活丰富起来。学会为老人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抑郁症复发起到积极作用。亲友可轮流陪伴患者外出走走,多陪老人聊聊天,舒缓他们的情绪。但要注意别过度关心爱护,以免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阻碍病情的缓解。

猜你喜欢
老伴误区服药
服药禁忌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伴,幸福相伴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服药先分阴阳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爱“多事”的老伴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