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2014-03-26 09:10李炳源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闽南体育课体育教师

李炳源



福建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李炳源1,2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2.华东交通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闽南10所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了诸多问题,针对问题,结合闽南高职院校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闽南乃至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1 引 言

近年来,福建闽南高职院校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建立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闽南乃至福建省的企业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新时期的到来,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至于部分毕业生入职以后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在团队合作攻坚方面感到吃力、不能完全适应紧张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等精神意志薄弱和体能明显透支的现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这些问题,重新审视高职人才教育课程体系,不难发现我们在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偏重于专业课程的改革,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高职公共课程的改革。公共体育课程是高职公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学生意志品质、团队合作能力、职业体能的培养重任,改革势在必行。在深化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之前,全面了解高职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为例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可供改革参考的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城市中随机抽取10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厦门华夏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找高职体育教育类的书籍10余本,检索、阅读相关论文20余篇,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以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对闽南10所高职院校的体育部主任、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全面地了解其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需要,设计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现状》(体育部主任和体育教师)问卷,对闽南10所高职院校的10位体育部主任和30名体育教师采取现场发放和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和有效率都是100%,符合调查要求。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要掌握体育课程开展现状必须先分析其课程开设情况,本文从公共体育课程开设的年限、总学时数以及开课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表1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情况一览表(N=10)

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可是高职教育学制是三年,与本科相比少了一年。对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年限以1.5学年108学时为宜,可是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调查的闽南10所高职院校中70%的院校只开设了1个学年72学时的体育课,开课的类型大部分是以体育选项课为主,只有1所学校开设了职业体能课。足够的学时数是顺利执行教学计划的时间保证,否则很难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体能课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佳平台,也是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发挥高职体育特色的必然选择。

3.2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了解职业体能内涵,提高职业体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准职业者。【2】从表2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二位的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排在最后三位的是“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了解职业体能内涵,提高职业体能”、“ 培养不怕困难、富于创新的现代职业精神”。数据分析反映出了福建闽南高职院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还比较传统,缺少职业体能和职业素养的目标,忽视了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高职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高职体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来设置教学目标。

表2 闽南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 (N=30)

3.3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近几年来,关于高职体育和职业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促进了模块教学的实施。模块教学就是把就学内容进行分类,每一类归为一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分配一定的学时进行阶段性授课。“体育理论”模块主要涉及体育常识、体育赛事鉴赏等;“发展身体素质”模块主要涉及田径类内容;“运动技能模块”涉及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内容;“职业体能模块”是根据专业就业群的实际需要,确定关键素质,开设实用体育健身项目、职业病预防及体育处方讲座、职业素质训练等。从表3可以看出,截止目前80%的闽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还没有设置“职业体能模块”,可喜的是已经有2所高职院校开始推行了职业体能模块教学,对其他高职院校也能进行带动。

表3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一览表(N=10)

3.4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教学方法运用情况

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3】。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重复法和变换法等、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随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创新,近年来出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法、领会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

表4 闽南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选用情况一览表(N=30)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讲解法与示范法、重复法与变换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游戏法与比赛法,这几种教学方法都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说明了70%左右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象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行动导向教学法、领会式教学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选用的比例还是偏低。在运动技术教学的初期阶段运用传统教学法便于学生直观地观察动作的细节,从而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可是在提高动作质量时为了避免枯燥,可以选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5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情况

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师教学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教学质量评估和教改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教学双边达到共赢的效果【4】。考核评价哪些内容?选用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方式?怎样评价学生成绩?是每个学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体育教师就要认真思考,选择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成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

表5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情况一览表(N=10)

从表5可以看出,在确定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内容时,90%的学校对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运动技能进行了考核,也有60%以上的院校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身体素质进行了考核,可是没有一所院校考核中出现职业体能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是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终极性评价是学期末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偏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缺少多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过程+终极性”评价则能兼顾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可这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综合性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由师生共同进行评价,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3.6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大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教师备课、上课的理论依据,也是学生自主获得体育知识的主要平台。从表6可以看出,闽南10所高职院校都有使用教材,其中有3所院校使用全国统编高校体育教材,有6所院校使用的是省统编高校教材,只有1所院校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同时搭配了自编职业实用体育教材。目前全国乃至省统编教材的内容和普通本科院校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涵盖了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动作要领两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高职体育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对此,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成立课程改革小组,编写适合自己学院开设专业的学生的教材,同时再搭配省统编教材,这样能很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练习。

表6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教材选用情况一览表(N=10)

3.7 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有效开展所面临的困难

要对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建立完善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广泛推行职业实用体育教学还面临着是诸多方面的困难,归类整理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不明确、课程定位不够准确、缺少统编的职业实用体育教材、室内场馆建设不足、缺少专业的职业体能训练设施、教师工作量繁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7个方面。

表7 闽南高职院公共体育课程有效开展所面临的困难情况一览表(N=30)

从表7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室内场馆建设不足”,也说明体育教师反应非常强烈,原因是福建闽南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年春季阴雨连绵,如果没有室内场馆导致篮球、足球、排球很多项目不能正常上课;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师工作量繁重”,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占去了体育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精力,他们也就无暇顾及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排在第三、四、五、六位的是关于高职体育定位和职业实用体育教学的几个问题,到目前为止高职体育教育还是和普通本科高校一样在遵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开展体育教学,这就限制了高体体育教育的改革。如果要发展高职体育,需要出台适合高职教育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课程定位,出版适合高职不同专业群的职业实用体育教材。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众所周知,广大学生喜爱体育,但是他们则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认真对待,只有全面了解当今学生的需求,做好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丰富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才能吸引学生热爱体育课。

4 结 论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2个学年不少于144学时,由于高职教育学制是三年,体育课开设1.5学年不少于108学时为宜,可是大部分闽南高职院校只在大一开设体育课,学时是72学时,存在着开课学时不足的现象;体育课程开课形式也不够丰富,主要以体育选项课为主,缺少体育基础课和职业体能课。

(2)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体育理论知识、提高运动技能为主,缺少学生职业体能和职业精神的目标;教学内容偏重于运动技术动作教学,只有2所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职业体能教学的模块;教学中以运用传统教学法为主,新型体育教学法选用的不多;主要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和省编教材,只有1所院校搭配使用了自编的职业实用体育教材;考核内容偏重于运动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3)闽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开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缺少足够的室内教学场地,阴雨天气成了上体育课的最大障碍;高职体育教育和普通本科体育教育差别不大,缺少专门适合高职体育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以至于课程定位不够清晰、准确;教师工作量普遍繁重的现象,限制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导致了学生喜爱体育而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5 建 议

(1)闽南高职院校要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高职教育实际,了解学生需求,明确高职教育指导思想和课程定位,增加体育课的教学年限和学时数。

(2)建立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前提下,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学院学生的职业实用体育教材,在培养目标中增加“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现代职业精神的目标元素”,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探讨和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完善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

(3)加大投入,扩建室内体育场馆,以突破阴雨天气不能上体育课的限制;购置和自主开发职业体能训练器材,以利于开展职业体能训练;增加师资力量,适当减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体育教学的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教育部体卫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2] 陈文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解析[J].考试周刊,2011(19):134-135.

[3] 陈雁飞等.论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层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61.

[4] 张继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106.

Minnan public sports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statu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LI Bing-yuan1,2

(1.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2.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he fujian province 10 public sports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studi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alysis, found many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minn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fujian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Minna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ports teaching

G807.01

A

1673-1417(2014)01-0073-07

2013-12-10

李炳源(1983-),男,福建安溪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

(责任编辑:季平)

猜你喜欢
闽南体育课体育教师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体育课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