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解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2014-03-26 14:33孟娜
对外传播 2014年1期
关键词:公报新华社稿件

孟娜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35年来所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三中全会”,也是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决心和改革举措的重要窗口,国内、海外都给予了持续高度关注,可以说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中国新闻之一。

对于外宣新闻工作者而言,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传媒格局中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世界对中国新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和政策关联性更加紧密,中国出台的政策可能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产生效应,因此相较于以往历次三中全会,这一次三中全会海外关注度空前。

另外,微博、微信、推特、优兔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消息源更多、传播速度更快。

如何在海外关注度更高和信息更碎片化的背景下,牢牢把握海外舆论导向,让世界第一时间全面、客观地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特点和影响,是外宣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三中全会前为会议报道预热

新华社关于三中全会的对外报道以时间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会前、会中和会后。其中会前报道从2013年国庆节后开始进入高潮期。2013年10月8日-11月8日,新华社对外部播发了中英文百余篇三中全会前瞻报道。

其中一类稿件是从历史中看未来,回答海外受众对中国“三中全会现象”的好奇。比如,11月7日播发的《35年,中国改革再出发》、《永不停步的使命——中国改革航船驶入新征程》就梳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以及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改革与发展的宣示与论述,通过采访专家梳理了中国改革的方法、路径,中国改革与世界的关系等,获得海外主流媒体和数百家国内重要新闻网站转载。

更值得一提的是稿件《永不停步的使命——中国改革航船驶入新征程》在新媒体世界产生广泛影响。文章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载后,在三小时内或转发2000多条次,获得数百评论。

一类稿件是对中国当下发生的各领域的改革分头梳理,独立成篇,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比如:《中国提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面临关键抉择》、《中国六大新区预示改革走向》、《中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融合》、《中国新改革力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开启市场活力之门》等,这些稿件让海外受众了解了当下中国改革的方方面面,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预热。

一类稿件是写人物的。那些改革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他们的命运和他们的故事有海外贴近性,容易让外国人读进去,同时,对他们故事的讲述,也是中国改革历程的展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你的机会”——三中全会前再访传奇股民“杨百万”》、《中国“洋媳妇”的农村改革变奏曲》等人物选取都很有代表性,有可读性。

为世界解读三中全会的重要文件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决定》和对《决定》的说明海外受众应该怎么去读,先读到什么,如何总体理解这些重要文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线记者编辑的政策发现力、政策判断力。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约5000字,《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两份文件约3.2万字,我们想让海外受众在这些重要文件中先看到什么就需要第一时间精准地报道什么。一线记者编辑的战略眼光、政策领悟度、新闻敏感和英文表达力决定了稿件在海外的影响力,决定了我们的海外舆论引导能力。

2013年11月12日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日子。傍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交到我们手上进行英文编译。17点43分,英文特急电“中国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核实公报后发出,世界各大外电即予转载。国内主要门户网站新浪和网易立即将这条英文快讯进行了翻译:“据新华社英文报道,中国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这显示了新华社英文报道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英文滚动报道《中国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上升为“决定性”》,《中国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英文新华视点《中国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提炼了《公报》中的21条要点,全景式地反映了《公报》的主要内容。我们还就“改革总目标”、“加快自贸区建设”、“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法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等做了多条英文简讯。当晚还配发了英文评论《中国改革的新起点》。

截至13日凌晨,新华社对海外就三中全会《公报》播发英文26条,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跟随新华社英文滚动播发英文稿件28条。

其中法新社在同一篇稿件中转引新华社英文稿件8段,美联社在同一篇稿件中转引新华社英文稿件7段,共同社在同一篇稿件中转引新华社英文稿件8段,德新社在同一稿件中转引新华社英文稿件8段,路透社的《公报》要点稿长篇转引了新华社的多条英文稿。这是近年来历次《公报》播发转引范围和力度最大的一次。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约2万字)和习近平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约1.2万字)。篇幅更长,信息量、新闻量更大。新华社当晚以特急电的方式向海外播发英文稿《中国拟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和《中国将废止劳教制度》并阐述了实施这些政策的重大意义。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纽约时报》等数十家世界主流媒体采用,多家外媒在稿件中均提到“新华社报道说”。

当晚我们还就“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减少死刑”、“加快自贸区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对人口老龄化”、“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等近40条英文稿件,获得世界主要媒体广泛采用。

根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跟踪调研,海外主要媒体对三中全会的反映比较积极。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中国披露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这次如此详尽的改革计划,给了人们一个惊喜,让市场上的失望情绪一扫而空。路透社认为,虽然实施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这些政策出台本身就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大步,中国此次强势推出了一场“换汤又换药”的改革。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三个重要文件的英文新闻处理和对海外播发,以及收到的效果看,我们有这样两点启示:1、准确与时效并重,为国家通讯社对海外报道赢得先机。2、一线记者编辑的宏观政策水平至关重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只有具有高人一筹的对文件的解释能力、评论能力、分析能力,才能在信息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仍然牢牢掌握话语权。

三中全会的报道远未结束,才刚开始

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系列改革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有的已现雏形,有的已经启动,但相信更多的改革举措还会在今后陆续推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中全会的对外报道远未结束,才刚开始。

三中全会后续报道,我们聚焦改革进展,并结合海外的关注点,及时答疑释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播发了《中国治理公车腐败迈出新步伐》、《中国最高法院再次强调禁止刑讯逼供》、《中共强调宪法权威巩固国家长治久安》等报道;并围绕上海自贸区建设、国有企业改革等议题,采写《当“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中欧深耕城镇化发展潜力》、《自贸园区建设提速将激发中国增长活力》、《中国将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等稿件;为了回应计生热点,采写《单独二孩政策对部分家庭姗姗来迟》、《中国人口挑战刻不容缓》、《中国放开“单独二孩”防止“未富先老”》等稿件。

随着落实三中全会部署的各种后续政策的出台,我们的报道还会不断跟进,不断解读、回望和前瞻。在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前报道和会后报道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从事政治领域报道的记者和编辑,要始终抱有对政策的好奇心和学习思考的态度。我们对政策的战略思考有多深,能不能在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平台上准确及时发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海外受众眼中的中国。

责编:吴奇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报新华社稿件
我的问题③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要点图解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陈道明越俎代庖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