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行道的施工通病及防治

2014-03-27 13:24吴中华
中华建设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通病防治道路

吴中华

【摘要】简述了道路预制方砖人行道及广场质量标准,分析道路人行道、广场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道路;预制方砖人行道;通病;防治

今年吴江老城区改造全面启动,将实施多项工程全面改善老城区的人居环境,而老城区改造的难点就是人行道改造,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吴江老城区改造的特点,就其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及防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 铺砌砖与路缘石顶面衔接不平顺

现象:铺砌砖与路缘石顶面出现相对高差,有的局部高于路缘石顶,有的局部低于路缘石顶,一般在0.5~1.0cm之间。

1.1原因分析:

(1)多数是由于路缘石顶高程和平顺度没控制好,铺砌人行道板时,为了控制好人行道板的平整度,不能与路缘石顶平齐。

(2)有的先铺砌人行道板,其高程和横坡控制不准,安栽路缘石时,路缘石高程无法追随人行道板高程,而形成相对高差。

1.2危害:

(1)影响人行道的外观质量。

(2)如果人行道板较路缘石顶标高过多,将会造成人行道积水。

1.3预防措施:

(1)如果先安路缘石,要严格控制路缘石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人行道板人行道时,人行道低点高程即以路缘石顶高为准向上推坡。

(2)如果先铺砌人行道板时,也应先将路缘石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人行道低点仍以这个位置的路缘石顶高程为准,在安栽路缘石时,路缘石顶高程即与已铺砌人行道接顺。

2. 铺砌人行道板塌边

现象:靠近路缘石背处的人行道板下沉,特别是人行道端头,在路口八字口路缘石背后下沉现象较多,砂浆补抹部分下沉,碎裂,出坑。

2.1原因分析:路缘石背后人行道下沉,多数是先碾压人行道的土路床、基层,后栽牙,路缘石背未进行夯实,特别是人行道端头,为了方便碾压,大都是碾压完后栽牙,路缘石背不进行夯实,便砌人行道板。

2.2危害:人行道塌边,人行道板和补抹砂浆下沉碎裂出坑,影响人行道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也影响路缘石的稳定性。

2.3预防措施:凡后安栽路缘石部分,牙前路缘石背均应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分层夯实。

3. 砌砖砂浆过干、搅拌不匀

现象:

(1)砂浆含水量小,似干砂浆,人行道板夯打后,砂浆中仍有空隙。

(2)砂、灰分离,未搅拌均匀。

3.1原因分析:

(1)本来砂浆拌合时,加水量不足或砂浆拌合后,因水分蒸发,又怕运水麻烦,便用于砂浆砌筑。

(2)没有按操作规程所要求的程序搅拌砂浆。

3.2危害:

(1)砂浆过干,便不能夯打密实,砂浆也起不到粘结基层和砖的作用,易造成更多的活动砖。铺砌后遇雨还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破坏平整度,增加相邻板高差。

(2)砂浆搅拌不均匀,铺筑的砂浆局部无灰或少灰,便无强度,局部平整度易变形。

3.3预防措施:

(1)人工搅拌砂浆,应首先将水泥和砂在干燥状态下按比例掺拌均匀后再加水搅拌。

(2)水泥砂浆的工作度,应以砌砖时能刚刚震出灰浆的稠度为好,这样能将砂浆震实,同时也能起到与基层和砖底面粘结的作用,增加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4. 人行道纵横缝不直顺,砖缝过大

4.1现象:

(1)在纵横缝上出现10mm以上的错缝和明显弯曲。

(2)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

4.2原因分析:

(1)施工管理者不重视人行道板的铺砌工艺,没有认真设计铺砌方案,随意性较强。

(2)虽有方案,但交底不清,控制不严。

4.3危害:主要影响外观质量和量测质量。

4.4预防措施:

(1)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按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

(2)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

5. 人行道人行道板材质不合格

5.1现象:

(1)人行道板混凝土不密实,强度不足,在运输过程中,缺棱掉角较多。

(2)人行道板封面砂浆强度不足,耐磨性差,放行后出麻面。

(3)外露面不平整,呈鼓肚现象。

(4)几何尺寸大小不一,致使砖缝宽窄不一,厚度薄厚不均。

5.2原因分析:

(1)人行道板生产厂,为了赚钱,使用劣质材料,劣质水泥,同时因技术素质低,管理差,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指标。

(2)施工单位材料采购者,不是选购质量好,而是选购价格低的。

5.3危害:

(1)人行道板质量次,损坏快,给管理单位增加维修负担。

(2)有的劣质人行道板已进场,但大部不能使用,变成废品;有的在竣工验收前,即已严重磨损,为了交验必须进行更换,造成浪费。

(3)砖材过早的磨损和损坏,会降低使用功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4预防措施: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人员应该选购好的,监理应负责事先检验外观、强度、几何尺寸,不合格者不能进场。应从源头进行控制,对在辖区内人行道板的厂家进行不定期随即检查,检查材料来源情况,并加大对施工现场的人行道板的抽测,对抽测不合格的单位,列入禁用黑名单。

6. 人行道板成品保护不到位

6.1原因分析。吴江老城区改造,工期紧,工程量大,立面改造等工程交错施工。

6.2危害。砖材不必要的破损,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6.3预防措施:应合理安排工期,在立面改造工程完工后进行人行道板的铺设。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金荣庄、尹相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病防治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通病”等7则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