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014-03-27 13:26赵琦
中华建设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圈梁砌体砂浆

赵琦

【摘要】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及围护结构,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宽度的裂缝。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外观造型和使用功能,而且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严重者甚至引起房屋的倒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本文对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预防墙体开裂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砌体;裂;措施

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现就笔者多年的工程质量监督实践谈几点本地区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查处的体会。

1. 引起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

1.1地基不均匀沉降。 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建筑物就会发生变形,墙体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尤其是软土地基上。窗台墙水平裂缝主要是由于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而产生的。竖向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呈现上宽下窄的特点。

1.2温度性裂逢。 温度应力的产生。当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或者由于房屋地下和地上、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而使墙体各部分具有不同的温度变形时,都会在墙体中产生温度应力。当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即在墙体中引起温度裂缝。

1.3设计不合理。建筑工程设计方面不合理,就会引起墙体开裂。主要表现为:没有认真按照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有时即使有防裂缝措施,但是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使墙体裂缝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美观和使用;有时设计时不设伸缩缝,导致沉降过大,墙体开裂;另外,还存在墙砌体强度不够的现象。

1.4墙体材料质量及配比不当。 墙体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水和外加剂等组成,如果材料质量无法保证,如砂石含泥量超标,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干燥时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水中杂质过高,会造成钢筋锈蚀;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或者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过早凝结,影响受力。

2. 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

针对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2.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防治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 对于一些长度过大、分期建设、不同荷载、平面形状复杂和有部分地下室的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并设置沉降缝,以防止裂缝产生。

(2)增强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刚度。 为了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在基础处及门窗口上设置过梁,通过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提高砂浆的强度和饱满度,增加粘结度。

(3)加强对地基的勘察。 地基的情况多种多样,要做好地基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地基的软弱部位,重点进行处理,如采取加固措施等,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再进行地基施工。或者根据地基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地基形式。

2.2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可取下列措施:

(1)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设置控制缝。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设置分隔缝。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设圈梁。在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中,配置适当的转角钢筋。

2.3设计不当造成的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设计人员应该建立正确的设计概念,不仅要对结构强度进行必要的计算,还要重视构造设计,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体设计,确保墙体质量。

(1)加强对地基的正确处理,包括对地基的处理、基础种类的选择、基础尺寸的确定等。

(2)尽可能保证墙体所用砌块、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强度、吸水率、热胀冷缩等统一协调,基本一致。

(3)当楼板中的线管较多时,应适当加大楼板的厚度,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线管上方设置钢筋网片保护。

(4)外墙装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全部增设钢丝网。

(5)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增加隔热层和保温层的厚度或设架空隔热通气层等,减少顶面的胀缩程度,避免裂缝的出现。

(6)合理设置圈梁、构造柱的位置,注意墙体立拉筋的设置。

(7)楼板钢筋尽量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用钢量的增加对裂缝的防治很有效。

2.4合理选择材料和配合比。

(1)合理选择材料。 在选择墙体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外掺剂。例如,水泥应选择水化热低的;粗骨料应选用表面较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级配良好,空隙率小的;细骨料应选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且含沙量较低的中砂;另外,宜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降低水的用量,以减少收缩。

(2)合理确定配合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配合比,采用低水灰比,少用水,不随意增加水泥用量。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先进行试配,采用专用的砂浆搅拌机,搅拌均匀,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

3. 结语

建筑工程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控制难度较大,建筑从业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加强管理,遵守相关规范,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裂缝控制在最小程度,提高墙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荣年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步入“王铁梦法”及诠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王铁梦. 《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圈梁砌体砂浆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论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
采高对砌体梁关键层位置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