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师范教育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3-28 12:01杨红英
船舶职业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训练课基本功舞蹈

杨红英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关于高职师范教育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杨红英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高职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舞蹈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适应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的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大大制约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学环境,改进舞蹈教学方法,创新舞蹈课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高层次的舞蹈教育人才。

高职师范教育;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思考

在高职师范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程,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教学,是为基础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师资。高职舞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5大部分:舞蹈理论、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舞蹈欣赏和舞蹈创编。其中基本功训练课是舞蹈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基本功训练是舞蹈的基础,也是我们在舞蹈学习中基本技能、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不仅能改变学生的自然体态,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训练学生的形体美,还能陶冶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舞蹈修养、舞蹈表演能力和编排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实用舞蹈技能和舞蹈教学能力,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有重要作用。然而,现今高职师范教育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却让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1 基础训练课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形成的舞蹈专业素质包括:力量性、柔韧性、控制力与稳定性、协调性与灵活性。舞蹈基本功训练课教学内容包括软度训练、地面素质练习、把杆(把上) 训练和中间(把下) 训练4个部分。把上动作(手扶把杆所做的舞蹈动作) 可分为:蹲、擦地、小踢腿、单腿蹲、腰和腿的控制训练、压腿等舞蹈动作组合训练教学内容;把下动作(离开把杆到中间练习)可分为:各种舞姿组合训练、大舞姿控制、各种旋转、各种翻身、各种跳跃(小、中、大跳)、手位、身韵、步法等组合训练教学内容。为改善学生的自然形态,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就要保证把上的舞蹈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多做把下舞蹈动作练习和各种舞蹈组合练习。

1.1 高职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的目的

1.1.1 改善学生的自然形态

中小学舞蹈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是舞蹈教师示范,然后学生加以模仿。如果教师不能以标准、优美、正确的舞蹈动作为学生示范,就谈不上舞蹈教学,更不会有规范、严谨的基础教育舞蹈活动课。对于初学舞蹈的高职学生来说,身体及习惯性动作往往缺乏舞蹈艺术所需要的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力量性和灵活性,主要表现为身体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缺乏一个舞蹈教师所应具备的舞蹈专业素质。因此,必须通过系统的、规范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使学生身体的自然形态得到改善;训练学生肢体的柔韧度,提高身体各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各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能够配合音乐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舞蹈动作。

1.1.2 奠定其他舞蹈学习的基础

学生掌握各种舞蹈动作技巧是必要的,但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灵活运用。学生们掌握的不应是僵硬的形体舞蹈动作,而应该是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肢体语言动作,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舞蹈作品。这些本领的形成,与基本功训练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1.2 高职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身体的韵律姿态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通过形体艺术的表现传达情感、画面和意境,使观舞者与舞者产生共鸣,需要掌握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任何舞蹈的训练与学习都是从基本训练开始的。舞蹈基础训练课是所有舞蹈技术的基础,是舞蹈气质与优美舞姿形成的关键。认真上好每一节舞蹈基础训练课,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

2 基础训练课教学现状

2.1 教学课时少

舞蹈课的技能性比较强,需要保证课时。但高职院校的舞蹈课时严重不足。而且舞蹈课程的设置存在课程比例失调(基础训练课的教学课时安排少,民间舞和舞蹈成品教学时间安排较多)、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等问题。课时少必然会导致使学习内容高度压缩,学生基本功训练不现象发生。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舞蹈教学计划,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提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2 学生基础差

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年龄上已接近成年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已经错过了舞蹈学习的最佳时间,有的甚至从没接触过舞蹈。从舞蹈学习的角度来说,成人的骨骼已经基本定型,身体的柔韧度、软开度的可塑性都比较差,极易产生学习兴趣不足甚至厌倦学习的现象。所以舞蹈课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舞蹈教学的质量。

2.3 基础训练教学不足

在高职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基本训练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避重就轻、对舞蹈基本功训练简单带过,直接进入舞蹈组合或舞蹈成品的教学。

2.4 教学观念陈旧

首先,由于课时偏少,课程设置不科学,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对基本训练讲练太少,加之缺乏有针对性的舞蹈教材,教师不能对现有教材进行创新教学。其次,作为艺术课程学习,高职舞蹈教学本身就存在着涣散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缺乏计划性,忽视对学生纪律性管理,课堂教学形式散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5 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舞蹈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模仿教学,片面强调舞蹈素材学习和知识记忆,在形式上呆板模仿,在内容上简单递进、生搬硬套,缺乏实用性。加之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数往往过多,缺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性、实用性和全面性等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进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基础训练课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学环境,改进舞蹈教学方法,创新舞蹈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舞蹈基本功训练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舞蹈专业能力,为基础教育舞蹈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3.1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是舞蹈基础训练课的首要前提。因此,教师应在可教、可学、可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本着表演与创编统一协调的原则,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综合舞蹈基础训练动作诸要素,全面探究学生智能和体能的需求,并对学生进行整体规划安排。

首先应确定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手段,并预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其次应针对不同年级(三年制与五年制)、不同类型条件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即由强调手眼协调、地面训练入手,然后进行芭蕾的手、脚位训练,融合中国舞基础训练元素,再开展民族舞、现代舞组合训练。初学课内容形式以单一动作模仿为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模仿,进行身体和各部位的训练,再多以学生巩固训练为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有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后的教学以基本功训练和组合训练相结合,选取的音乐也可以找一些适合舞蹈组合的钢琴伴奏曲来做舞蹈基础训练练习的伴奏乐曲,节奏要简洁、明确、清晰,在动作中强调线条的流畅性。

最后进行以学生理解体会为主,注重能力、特色、韵味、感觉以及“混合型”(把杆上以芭蕾训练为主,离把以古典舞、现代舞训练为主)的舞蹈基础元素动作,注重舞蹈的情感化、形象化、意境化,使学生的舞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3.2 提升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层次

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要求高职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丰富的舞蹈知识,以适应将来从事基础教育各种舞蹈教学活动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全面的舞蹈专业知识和舞蹈教学能力。舞蹈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掌握与舞蹈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表演技能。另外,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教师在掌握舞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戏剧、文学、美学、美术、音乐等,只有这样,教师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并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舞种不断出现,舞蹈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舞蹈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融入到舞蹈教学实践中,力争达到新知识与教学同步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3.3 注重舞蹈基本训练教学

在基础训练课的教学中,根据舞蹈教学的规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首先要通过基本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健美的体态,具备学习舞蹈的身体条件。不仅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形体训练和专业的舞蹈基础动作训练,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安排舞蹈基础训练晚自习或晨练,加强巩固课堂教学。在重视课堂训练和课后练习巩固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做好课后的舞蹈笔记。学生在做舞蹈笔记的同时,一方面复习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学会了记录舞蹈的方法,包括记录舞蹈动作名称、特点、形象姿态、动作路线、场地队形及舞蹈常用术语等。

3.4 加强美感训练

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基本功训练的教学任务之一。舞蹈的基础训练中一招一式都应有美的体现,要让学生认识到再简单的舞蹈动作里都存在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舞蹈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如:学习手位时,要让学生感到手在表现一种美,用心去感悟手位的美姿美态。从头、眼、身体、腿到脚的基本训练中,让学生想象在空间运动时所能表现出的时空美。学生一旦有了想象和美感,不仅会激发学习兴趣,还会使自身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就不会觉得练习舞蹈基本功动作单调而枯燥了。学生在舞蹈中要不断去体会、感受和表现,用舞蹈动作展示深情、温婉、荡气回肠的美,并赋予舞蹈丰富的思想内涵、浓烈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3.5 重视赏识教育

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舞蹈有着独特的运动规律,需要制订十分严谨、科学的训练体系。教学过程中针对单一舞蹈动作的反复训练,既枯燥乏味又十分辛苦,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舞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并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宽容和理解。在具体的实操教学中,舞蹈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次好的表现、好的起点及时进行认可。一个优秀的舞蹈教师如果运用科学、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依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多运用热情洋溢、鼓励信任的教学语言,就可以把学生培养成群众舞蹈文化艺术工作者或优秀的中小学、幼儿园舞蹈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把他们训练成机器,只是机械的身体训练。

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舞蹈教师还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科学有效的形式和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是舞蹈课教学中的一门艺术。舞蹈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首先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熟悉教材教学内容、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训练意义和方法,对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准备活动、教学新的舞蹈动作节奏、停顿与高潮等进行周密地考虑和设计。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规范、科学、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明确每一堂课的舞蹈训练意义和目的,并确定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训练、创编。

总之,高职院校的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只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体条件和年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舞蹈基础训练课教学,高职院校的舞蹈教育定会沿着规范、系统、科学的道路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舞蹈教育教学人才。

[1]潘玲.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之探析[J].艺术教育,2010(1):100.

[2]尹宏.谈高职舞蹈教学课堂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122.

[3]许霓.高职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7 (8):29-30.

[4]颜晓双.浅谈高职幼教舞蹈教学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208.

[责任编辑:秦锦文]

The Basic Dance Train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ormal Education

YANG Hongying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Huludao 125000,China)

The basic danc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ormal education is aimed to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necessary basic dance knowledge,improve students'professional dance skills,adapt to the dan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prim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However,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ance teaching have greatly restric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goal.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dance teaching methods,bring forth the dance teaching mode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dance educators of high level according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ctual conditio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ormal education;basic dance training course;teaching thought

G717

A

2095-5928(2014)02-28-04

2013-12-15

杨红英(1967-),女,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训练课基本功舞蹈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学舞蹈的男孩子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被偷听的训练课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训练课RPE在短距离自行车训练负荷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