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论述

2014-03-30 02:45崔媛媛孙显峰于希洋
电大理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二甲醚动力电池电动汽车

崔媛媛孙显峰于希洋

1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沈阳 110167) 2沈阳市接待办国宾车队(沈阳 110033)3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沈阳 110141)

2010年10月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的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发改委在得知有关决定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今后将成为汽车行业转型的方向[1]。我国必须做好部署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首先需要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带动人们的积极性,其次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难点上,(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MCU)、整车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一一突破,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只有将核心技术难点突破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10年内的发展目标将会成为全球第一。

我国目前燃料汽车70%左右用于交通运输,其他燃料汽车占有30%,这样能源消耗极度匮乏。资料表明,特别是燃料汽车是碳排放最大,每台燃料汽车的年排放有害废气高达整个车身重量的4倍。

以上资料表明,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1 新能源汽车分类

新能源汽车包括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乙醇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下面主要介绍气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二甲醚汽车通过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及发展现状,来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2]。

1.1 气动汽车

由高压空气驱动气动马达行驶的汽车。它由储气筒、气动马达及一些管道组成。优点为:没有内燃机、变速箱和油箱,不用燃料,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维修方便。缺点为:在动力和性能方面仍旧不如汽油车,但其行驶成本更低,对环境的也有污染。

1.2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主要由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驱动电机、车载充电机、电机控制器、PDU、DC-DC等组成。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以电池为动力,电机驱动汽车行驶。即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动力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优点为:无污染,无噪音。缺点为: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动力电池价格昂贵、寿命短[3]。

1.3 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又称为天然气汽车,主要分为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两种。燃气汽车主要以天然气为燃料。燃气汽车的发动原理与汽油汽车的原理一致,当天然气汽车发动机启动后,天然气从储气瓶通过软管导入燃料,在发动机附近,天然气将进入压力调节器从而实现降压。将高压气瓶中储存的天然气经过减压后送到混合器中,燃料在四冲程发动机的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传感器和车身控制器将对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调节,燃烧更有效。其缺点为运输及存储性能较差;发动机效率较低及点火延迟较长等。

1.4 二甲醚汽车

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加压5个大气压以上即为液体,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良好的动力性、十六烷值高、污染少,适合作为代用能源代替压燃式发动机。二甲醚汽车不排放污染环境的黑色气体,产生的氮氧化物相比柴油减少20%。缺点:二甲醚汽车的性价比将日益升高,城市加注点少,不利于二甲醚汽车产业化的发展。

1.5 混合动力电动车

混合动力电动车分为是并联式、串联式、混联式。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具备两套驱动系统,分别是由发动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所组成。这两套驱动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不同环境下可相互配合工作,在特殊环境下各自系统可以单独驱动汽车。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增程器、驱动电机,在纯电动情况下,有驱动电机直接驱动汽车行驶,在电量低于设定范围内时,发动机启动带动增程器发电,将发出的电能直接给电池充电,再由动力电池进行放电给电机进行驱动汽车行驶,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动系统、电机驱动系统,该两套驱动系统各自带有一套变速机构,此系统与串联式混动系统相比,在不同的工况下,发动机调节功率输出和驱动电机的转速更加灵活,但缺点为:混联式系统设计复杂,要求很成熟的变速机构,成本高。

2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电动汽车技术由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逐步进入发展期。经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以及在各大汽车制造厂的联合推动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政府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已经取得进展。将对纯电动汽车、二甲醚汽车、气动汽车、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面已经取得初步的研究,并且对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在今后10年汽车发展中,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因为价格的约束,技术的难度、导致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这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更加成为当代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提供充电桩的地方都能够充电,无污染,无噪音,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必然趋势[4]。

3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今后电动汽车必须深入攻破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等相关的技术难题,这样才能使得电动汽车的各个部件成本降低,从而使得每台电动汽车售价降低,比较重要的技术难题在于动力电池设计、电芯的制造、电池的容量、电池的性能、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开发、上电时序、稳定性方面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延长续行里程,只有这样才能将电动汽车做的更好。电动汽车顾名思义需要充电,国标在交流充电中规定交流慢充(16A)和(32A)、直流快充两种充电方式。在国内现在充电设施不够完善,家用交流慢充、公用快充电站需要政府的推动,只有这样纯电动汽车才能得到发展。

国家已经规划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大88个试点城市,通过以上决定,相信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会迅速的发展[5]。

4 结语

未来15到20年,燃油汽车仍占据优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也会迅猛的发展。只要新能源汽车仍然坚持攻破技术难点,将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技术研发,同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及节能环保汽车的推广将指日可待。

[1]陈广宇,高志前.关于加快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政策建议[M].中国科技论坛,2010,(6):64-660.

[2]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李竞成,等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西安交通人学学报,2004,(11).

[4]辛凤影,王海博.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商业化前景分析[M].国际石油经济,2010,(07):20-24.

[5]田美娥.电动汽车发展趋势[M].轻型汽车技术,2011.

猜你喜欢
二甲醚动力电池电动汽车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二甲醚精馏塔的设计及优化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矿战
动力电池回收——崛起的新兴市场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
基于模糊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动力电池SOC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