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特种蔬菜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03-30 19:38唐虎林孟桂元刘泽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湘中特种蔬菜

唐虎林,孟桂元,刘泽发,陈 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及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一直在不断提升。而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甚至是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膳食营养水平和食物结构。在膳食结构中,新鲜的瓜果类蔬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是人们科学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鲜特种瓜果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以及微循环系统,增强生理机能和免疫力,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正逐步从温饱型进入到营养保健型,新时期人们对食品结构和营养比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食品的要求已从单纯满足于数量向绿色、保健、质量等多元化方面转化,更加注重食品的功效、营养的均衡等,兼有营养、保健、新奇、口感的特种蔬菜恰恰迎合了现代都市人食疗保健、增强体质、追求时尚新潮流的趋势,成为21 世纪蔬菜产业中最具潜力、最具魅力的一个新兴产业,也将成为今后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重点和亮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鉴于此,结合湘中地区蔬菜发展现状及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深入研究该地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湘中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蔬菜产业发展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扩大城乡居民就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特种蔬菜概念、构成及特点

(一)特种蔬菜概念

特种蔬菜是指从国内外不同生态区域引进栽培的新型蔬菜以及由本地原有的野生或栽培种经过研发而来的名优、特色蔬菜[1]。特种蔬菜主要有“四特”:特种、特味、特卖、特吃。作为人们重要保健食品的特种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酶等营养成分,其共同点是:除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一般的普通蔬菜更高以外,很多蔬菜种类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物质,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其药食同源,既是美味蔬菜,经常食用又有防病、治病、食疗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例如:牛蒡根含有菊糖及牛蒡酸、挥发油、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多种纤维素和氨基酸,尤其是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如精氨酸占18%-20%,具有健脑作用的天门冬氨酸占总氨基酸的25%-28%,且含有Mg、Fe、Ca、Mn、Zn 等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治疗失眠,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治疗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抗癌等作用。

(二)特种蔬菜构成

特种蔬菜按不同品种来源、不同生产形式分类方式不一[2]。就不同品种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国外引进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反季节品种、野生蔬菜。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不同按生产形式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全年生产。全年生产按不同季节气候变化主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蔬菜安全生产,如:冬季、春季气温较低可利用大棚、温室、地膜等保温设施防寒防冻,夏季高温季节注意覆盖遮阳网,遮光降温防雨;二是冷凉地区夏季生产。主要是在高海拔冷凉的地区种植成本低、产量高、品质好、销量俏的特种蔬菜品种;三是订单生产及外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订单生产产业成为未来购物的主要趋势。订单生产一般对产品具有明确的数量、品质、外观和指定品种要求,对于未来农业的发展,互联网是其引擎之一,通过整合互联网渠道和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与销售模式,能够增加特种果蔬订单销售量,提升产品知名度。

(三)特种蔬菜特点

特种蔬菜由于区域性强,知名度有限,栽培面积相对少,市场供应量不大,一般情况下特种果蔬的市场价格较高,利润空间大可有效缓解人工和运输成本上涨的影响,部分地区特有品种更加不会导致南方、北方果蔬上市时间冲突,因而其价格体系相对稳定[3]。特种蔬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营养丰富,适于食疗保健。在超市里,色泽鲜艳的绿菜花、黄菊苣、紫甘蓝、白芦笋、红珊瑚、艽芽菜以及鲜红的樱桃、番茄等摆放在人们面前形态各异。它们不仅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品质好,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比较适合食疗养生。二是经济价值高,安全环保。目前这类蔬菜由于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附加值高,使特种蔬菜属于珍惜品种范畴。物以稀为贵,发展特种蔬菜种植,有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达到特菜特价、优质高价的效果,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值,提高农村经济活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特种蔬菜是安全环保的食品,新引种的特种蔬菜病虫害相对少,一般少用或不用农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有些种类因为生产期短、复种指数高,投入相对减少,经济效益更为明显。三是适于净菜上市和精细化包装。这类蔬菜色泽鲜艳,外形新颖美观,适于净菜上市和进行精细化包装,提高其档次,有利于吸引消费者。

二 湘中地区特种蔬菜发展现状

随着优化种植结构步伐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湘中地区蔬菜产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已成为湘中地区种植业的主要产业之一,并向区域化、基地化方向发展[4-6]。一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蔬菜基地、蔬菜品种、播种面积等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蔬菜基地已由几个增加到20 多个,蔬菜品种由2005 年的十余种增加到30 多种,播种面积由5 万多亩增加到10 多万亩,总产量由4 万多吨提高到15 万吨以上。二是种植规模从以前的个体分散经营到现在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型蔬菜基地;蔬菜品种由原来的常规蔬菜向反季节蔬菜多品种全年生产方向发展;种植方式从露天常规种植到逐步引入建设温室大棚及智能大棚种植;营销方式开始融入现代网络技术,部分大型基地建有食品追溯和物流配送系统及网络销售平台。三是湘中地区境内十几家较大规模蔬菜基地目前都是以生产常规蔬菜(如大白菜、萝卜、黄瓜、辣椒、莴苣、四季豆、花菜、西红柿、茄子等)为主,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较少,特种无公害蔬菜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且蔬菜大多销售于当地,这种传统蔬菜生产及销售模式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种蔬菜产业的发展。

结合湘中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需要,在现有蔬菜合作社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无公害特种蔬菜产业尤为必要。发展湘中地区特种蔬菜产业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市场“菜篮子”质量、实现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湘中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实地考察来看,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政府支持优惠政策与执行存在一定偏差(如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对农户及合作社相关奖励及贷款政策等),导致农民发展蔬菜产业尤其是特种蔬菜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蔬菜生产是一项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大,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项目。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及自身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当地蔬菜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以致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三是当地群众认识及重视程度上还不到位。农民习惯于种植粮食等作物,省工省力,并且粮食价格较高,效益还算可观,对投资大、费工费时、科技含量较高的蔬菜生产,思想转变较慢,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意识,加之农村地区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务农积极性急剧下降。四是蔬菜价格不稳,涨幅不大。蔬菜价格随当地气候变化及市场需求波动较大,而雇工人均价格在不断提高,用工由原来的50-80元/工涨到现在的120-200 元/工,一方面增加蔬菜生产投入,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创收较高,影响了农民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三 湘中地区发展特种蔬菜的意义及优势

(一)发展无公害特种蔬菜是适应湘中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蔬菜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湘中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传统农业产品产区规模小,产业链短,营销跟不上,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成为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通知》(2014 年2 月19 日)强调:①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性的认识。蔬菜是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蔬菜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发展蔬菜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的重要途径。将发展蔬菜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②努力推进蔬菜产业建设。切实抓好蔬菜产业化示范县、示范区、产业带建设,高度重视蔬菜科技工作,积极研究、引进和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加强对菜农的科技培训,组织好优质高效蔬菜生产资料的供应。③切实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无害化、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④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导。逐年加大对蔬菜专业基地、蔬菜产业发展和蔬菜质量安全的财政投入,发改委、水利、国土、交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在资金安排上都要对蔬菜产业给予倾斜。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投入蔬菜产业开发领域。整合蔬菜生产、流通、科研、加工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适应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无公害特种蔬菜对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高档特种蔬菜是使现有蔬菜基地增效提质的一项富民工程,是适应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无公害高档瓜果蔬菜的需求快速增加。目前,高档瓜果蔬菜供应主要依赖外地调运,有少量农民自发零星种植瓜果,但不能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在湘中地区新化县曹家镇5 000 亩国家蔬菜标准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特种高档蔬菜500 亩示范片,可辐射带动农户100 多户,按平均每户种植5 亩,平均每户收入达20 000 元,纯收入15 000元。发展特种蔬菜产业每年可为100 户种植户增加纯收入750 万元,且通过示范引导,成立特种瓜果蔬菜合作社,可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作,统一品牌、统一农资、统一栽培技术标准、统一销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此外,通过种植国外引进及国内选育的特种蔬菜,结合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统一产品和技术标准,建立品牌包装,从而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效益,高起点投入市场。

(三)湘中地区发展特种蔬菜具有较强科研技术优势、区域发展优势、特色优势及基础优势。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湘中地区多个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种植经验亦日趋丰富,在此发展基础上,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种蔬菜产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科研技术优势。湘中地区唯一本科高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和新化县曹家镇、凤家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院党委书记亲抓落实。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生处与新化县团委在曹家镇挂牌成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三农’工作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和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拥有强有力科研团队,在特种瓜果蔬菜栽培育种方面技术力量雄厚,研究成果突出,可为该地区特种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二是具有鲜明特色优势。特种瓜果蔬菜是具有水果、蔬菜、营养保健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农产品,其营养丰富、附加值高,且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未来高档特色瓜果市场发展的前景广阔。三是具有扎实基础发展优势。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蔬菜产业,确定了“强基础、立长远、兴产业、惠民生、谋发展、促和谐”的工作指导思想,打造产业发展园区,规划建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和曹家镇国家蔬菜标准园基地建设。湘中地区新化县曹家镇蔬菜标准园区2013 年通过验收合格,年出产蔬菜1 200 万吨,具有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四是具有区域特色发展优势。计划建设的特种蔬菜种植基地位于离新化县城10 公里处的曹家镇,总耕地面积3.6 万亩,资水傍绕全镇,交通便利,省道217、新白公路穿镇而过,娄新高速与上瑞高速相连,高铁也正在修建贯通中,与广州、武汉、长株潭、周边大中城市交通便利,交通和通讯十分便利通畅。曹家镇属于农业大镇,区位优势明显。

四 湘中地区特种蔬菜发展对策

(一)加强特种蔬菜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特种蔬菜种植技术培训

在湘中地区现有蔬菜产业发展基础上,先期建设特种蔬菜生产示范区50 亩,主要包括新品种引进种植示范、智能大棚反季节特种蔬菜示范、特种蔬菜与常规相应蔬菜对比示范、特种蔬菜绿色无害化栽培示范、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等。同时,加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主要有特种蔬菜设施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生物农药运用技术,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早春和秋延后生产技术,菜苗嫁接技术,合理连作轮作技术,绿色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技术等试验区栽培示范。示范区建成后,可以依托合作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科研团队,在农闲时段定期进行短期脱产培训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种植专业户,还可以在生产季节不定期到示范区进行现场集中授课和技术指导。

(二)加强政策引导,争取多元资金扶持,改善特种蔬菜生产条件

按照省、市及地方政府关于蔬菜产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和当地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的扶持,同时,通过合理优惠政策完善特色农业引资,吸纳多元资金投入到蔬菜产业开发中来。此外,在土地流转、基地选址、分区规划及智能温室相关设备调式、科技种植现场指导及特种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给湘中地区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产条件。

(三)规划特种蔬菜发展,建立产品追溯系统,优化产品流程

通过总结示范区特种蔬菜的成功种植经验,合理规划特种蔬菜生产种植面积,发展符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栽培模式,建立优势特种农产品集中区域。随着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稳步推进,食品来源种类越来越丰富,农产品安全已成为目前食品行业的严重问题。通过建立特种蔬菜栽培、采摘、加工、包装等透明生产流程的标记追溯系统,可有效确保人们放心使用特种绿色蔬菜,同时能提高当地特种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特色农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当地特种蔬菜示范区建成后,鼓励参加特种蔬菜技术学习的菜农建立特种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引导其他进步菜农加入合作社,免费培训、帮助有兴趣的菜农提高蔬菜种植技术,扩大特种蔬菜产业在当地的影响力。二是完善合理可行的市场营销服务体系。鼓励当地农村合作社进入特种蔬菜流通领域,积极发展蔬菜特供直销,在长沙等城市建立销售网络,扩大其销售区域及品牌影响力。三是建立健全免费的信息服务网络。及时为菜农提供快速、准确的即时信息服务,发布特种蔬菜产销形势的预测预报,使菜农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准确定位当年主推品种,减少市场波动对特种蔬菜生产的影响,提高当地农民种植特种蔬菜的收入以及积极性。此外,积极尝试网络宣传、网购等新的营销模式,建立“网络+基地+合作社”全方位一体化的建设模式,确保特种蔬菜产业持续良性发展。

[1]刘淑梅.目前我国特种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吉林蔬菜,2014(1) :37.

[2]谭永旺,韩贵成,杨晓明.特种蔬菜及其在北京市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瓜菜,2007(2):27-29.

[3]霍学荣,金东梅,秦静.特种蔬菜产销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7):34-35.

[4]易斌.湖南省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2012.

[5]汤宏,张杨珠,侯金权,等.湖南岳阳市君山区合兴村蔬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0(1):15-16.

[6]何东波.湖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2008.

猜你喜欢
湘中特种蔬菜
奇怪的蔬菜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湘中大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湘中梅山民间棕编技艺的活态传承研究
蔬菜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湘中民歌研究现状综述与思考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