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研究

2014-03-31 03:19卢欣欣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训室电子商务学院

姜 静,卢欣欣

(周口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随着网络普及、网络支付模式与技术的成熟,网民购物习惯的养成,电子商务在销售与服务中表现出的诸多优点,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与服务渠道,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变得供不应求。而《电子商务》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发展现状、营销模式以及运营环境等,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一条新的就业路。

另外,电子商务提供了“零成本”创业。《电子商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和各参入方的职能,了解如何实现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借助于本专业的技能编程实现建设电子商务的网站平台,选定合适项目就可以进行自主创业了,如在淘宝网上开店等。

一 《电子商务》课程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新兴交叉性课程,该课程涉及到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法学及现代物流等多门学科。它是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者在担任《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该课程特点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发现该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逻辑性差。《电子商务》课程在开设时,学生并没有学习有关计算机的基础课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另外该课程本身所包括的内容就比较分散、相互独立,比较枯燥、抽象,使得学生难以理解,造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困难的局面。

2.教学方式方法落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也引入了一些的新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法,但大多数时间仍以课堂教授为主,课后练习来巩固加强为辅,全新的教学方式不能与传统方式相互融合。然而电子商务技术却不断更新发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

3.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电子商务》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因此部分学校对于本课程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核心课,例如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电子商务实训室的建立和使用未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本课程实践环节也比较欠缺,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只是停留在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上,距离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差很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学生基本没有实践环节,而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立有电子商务实训室,同时开设这门课程,但是相互交流却很少,实训室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急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配置方面对《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周口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

本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配置方面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程的精髓,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于《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该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不同的要求,要有所侧重。因此,担任此课程的老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该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针对不同专业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要求,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并依此选定适合的教材。[1]此外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也在不断产生和变化中,教师应该在授课时及时补充新的电子商务发展状态和前沿信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该课程的实用性,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辟自主创业的道路。

(2)针对电子商务课程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的缺点,可以通过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案例把这些相对独立、抽象的内容组织起来,划分出不同的模块,结合实例进行模块化授课,不但内容衔接恰当,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电子商务案例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2]:应用模块、技能模块和理论模块。先从应用模块入手,然后穿插介绍各个技能模块和理论模块。其中,应用模块是该课程的综合,主要内容有网络营销与管理、电子商业与管理、B2B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及网上服务业等,应结合实践环节进行讲解,更加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模块是该课程的重点,主要内容有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等,不同专业在该模块应该有所侧重。而理论模块主要针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专业术语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框架进行介绍。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结合《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传统那种“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讲解、板书和多媒体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该课程应该遵循开放性、创新性、多样化的原则,运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使得理论教学充分结合实践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综合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3]

(1)案例教学法。《电子商务》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但它涉及的内容多,可以综合国内外优秀教学经验,利用案例教学法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例如利用一个实际的或者假想的一家网上运营公司,作为贯穿课程教学全程的案例教学对象,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子商务整体框架体系结构。

(2)学生参与法。根据《电子商务》课程每章内容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给出不同的任务,如京东商城的营销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与之有关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示各组的观点。这样学生就会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准备各自的内容,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又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能力。

(3)专题讨论法。针对当今某些与本课程有关的话题,定期开展一些讨论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认识。比如近期阿里巴巴在美上市、P2P网贷行业、移动支付等事件,要求学生了解该课题的现状、发展动向及社会影响,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分组进行讨论,并且针对每组的讨论结果上交一份总结报告。结合不同事件开展的这种专题讨论,在加深学生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3.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该课程内容包括商务、管理以及相关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基本没有实践环节,因此更迫切需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

(1)加强实验室建设。在《电子商务》内容中,许多章节实践性都很强,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发和引进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所需的各种软件和模拟系统,开展实验教学。目前,周口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有电子商务实训室,可加强两个院系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其高效利用。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4-5]《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很多行业的技能,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一个全真的环境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首先跟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实习协议书,聘请基地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本校的指导委员。然后定期召开教学指导座谈会,探讨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内容。另外开展参观、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

(3)建设学生团队,积极参加中国电子商务设计大赛。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编程搭建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各方的交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专业在该课程教学中偏重电子商务技术,而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专业偏重营销管理。在这种现状下,可以充分利用两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组建一个学生团队,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先从一些成熟的案例开发着手,然后进行逐步的创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实施

1.教学内容整合及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施。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选定合适的教材和案例,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授课。并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采用案例法、学生参与法和专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更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目前,针对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制定该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大纲,并选定合适的教材;仔细研读教材,结合案例,进行模块化设计,也可以利用学生参与法和专题讨论法对于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展开分析。

另外,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实训大纲,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时间学生可以去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实训,熟悉电子商务的大致流程及各部分的内容;另一部分时间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项目,搭建好一个简单的网上交易平台,例如在淘宝网上开店;最后一部分时间独立编程实现一个电子商务项目,可以采用学生参与法对学生进行分组。

2.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的实施。

针对学校该课程的现有资源,进行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首先,可利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师资源,加强电子商务的交流,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在电子商务中管理和营销层面的理论水平,弥补该课程教师只有技术、理论欠缺的缺点。另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可以利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实训,熟悉电子商务的大致流程及各部分的内容。最后,整合学生资源,结合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培养并建立一支电子商务学生团队,尝试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大赛。

四 小结

针对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商务》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资源如何配置上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选定合适的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授课。在教学方式上,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采用案例法、学生参与法和专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更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针对学校该课程的现有资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可利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师资源及电子商务实训室,加强交流,同时整合学生资源,建立一支电子商务团队。

[1]谈重芳.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4-86.

[2]闫旭.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7):5-6.

[3]弓志刚,贾伟.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8):32-34.

[4]张延林,张立厚,刘剑虹.“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实践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2-53.

[5]刘永立.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133-135.

[6]赵生慧,陈桂林,刘进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21):42-46.

猜你喜欢
实训室电子商务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商务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