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中“城市病”的预防及治理路径

2014-04-02 07:10李中建郑旭东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市病可持续发展城镇化

李中建+郑旭东

内容摘要: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就业困难、房价过高、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综合症,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病”的产生原因,源于公共资源布局的过于集中,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低下等。防治“城市病”已变得刻不容缓,通过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病”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病”问题研究的现状

(一)对“城市病”的内涵和特征的讨论

截至目前,“城市病”并无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定义。直观上,城市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都可称为“城市病”,由此看来其所囊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张汉飞(2010)指出“城市病”到底指的是“大城市病”还是“中等城市病”或是“小城市病”是许多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学者们需要探讨的问题,而“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主要强调的还是“特大城市病”、“大城市病”。从研究者的不同视角,可以将其界定形式大致划分为三类:

一是基于“城市病”的“病态”特征而列举出城市病的主要病症。如张敦富(2005)认为由于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城市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包括有关环境区位问题、有关资源分配问题、有关偏差行为问题、有关社会制度问题等。作为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还面临流动人口、拆迁问题和老龄化问题等。

二是基于“城市病”产生的内在原因而进行界定。张汉飞(2010)认为“城市病”的本质就是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的匹配度失衡。城市的资源环境是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随着城市的膨胀,城市的资源环境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的良好发展。另外,城市组织管理落后于城市化过程也被认为是造成“城市病”的重要原因。

三是基于城市化的角度而进行的界定。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城市病”是因城市化而产生。如曹钟雄、武良成(2010)把城市病定义为: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的环境、资源、基础设施等难以适应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城市病”是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而产生的,它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自身系统存在缺陷,从而影响城市系统整体性运动所导致的对社会经济的负面效应。

(二)对“城市病”产生根源的讨论

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历程,城市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如果人口的过度集聚超过了工业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问题。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将“城市病”产生的根源归结为:

一是认为“城市病”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如徐传谌、秦海林(2007)认为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服务并不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竞争性,或排他的成本过高,因此,由市场提供的供给量往往小于实际需求量。这其实是认为市场机制无法自觉将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因而导致城市的“公有地悲剧”。

二是认为“城市病”是政府的原因而造成。基于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曾广宇和王胜泉(2005)指出,由于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在GDP中所占份额较大,政府要出政绩,就要在工业上进行圈地运动。因此,“GDP政府”容易忽视其它不大容易显示政绩的事情,尤其是需要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发展事业发展滞后。因政府职能缺位而出现城市病的机率并不少。

三是认为“城市病”是由城乡矛盾所导致的。刘永亮、王孟欣(2010)认为:“现有文献虽然研究角度不尽相同,研究结论也有所差异,但有一点基本相同,即单纯从城市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城市病”。事实上,城市和乡村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必然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必须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去研究城市病,寻找更为根本和深远意义上的解决之道。

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乡村人口向城镇大规模转移,我国城镇化率也从1979年的17.9%迅速攀升至2011年的51.3%,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城乡建设发展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病”是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市化发展规模速度之间矛盾积累的结果。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病”的综合症候群已经显现,成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膨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有的人口分布格局被打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人口数量约为5.4亿,到2008年时,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到13.3亿,60年时间增加7.9亿,增长了约1.5倍。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已经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越发明显。在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无法跟上迅速增长的人口需求,城市资源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突出而尖锐的矛盾,如道路拥挤、房价上涨、城市生态平衡失调、犯罪率偏高、人口老龄化等。

(二)交通拥挤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繁忙,城市道路的负荷日益加重,道路堵塞、交通拥挤、行车混乱等问题也越发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城市交通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调查显示,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约80%路段和90%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我国铁路密度约为美国的1/3,日本的1/5,俄罗斯的1/3;公路网密度则不足美国和印度的1/5;机场密度是印度的19%,巴西的15%。交通拥挤、效率低下、废气增加、时间延误,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endprint

(三)就业困难

就业困难是“城市病”的病症之一,它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从表1中可以看出,失业人数几乎每年都在不断攀升。从1998年到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从3.1%上升至4.1%,2011年登记失业率约为1998年的1.32倍;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从1998年到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从571万上升到922万,2011年登记失业率约为1998年的1.61倍。对于那些涌向城市的人来说,城市意味着财富、成就、竞争等。但并非所有进入城市的人们都是幸运的,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放弃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缺乏文化和专业技能,他们只能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必然面临调整升级,不断淘汰低技术含量岗位、取而代之的是高技能需求的岗位,这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优化配置的客观规律,这也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房价过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土地的市场价值被发现以后,政府和开发商看到了土地所具备的巨大增值前景,全国各地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无序无度的“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从供给方来看,由于高档楼盘利润空间大,投资商竞相争抢开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偏重于高档商品住房的供应,而忽视低价商品房的投资,从而导致供给结构矛盾的加剧。从需求方来看,虽然我国住房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但由于过高的房价已经超越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承受能力,多数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住房水平低下,特别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中、低收入阶层所需中低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严重短缺,形成住房供需结构的严重失衡。同时,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张,使大批原本保留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农村社区和农舍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导致大量“城中村”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城市观瞻以及城市治安、交通、卫生等。

(五)环境恶化

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工业发展、汽车增加、人口膨胀等原因,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据统计,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印度的2倍,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印度的3倍。虽然近几年全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改善,但总体面临的环境形势依旧严峻。如湖泊富营养化依然严重,地表水污染问题依旧突出等。此外,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发展过快,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道路广场、绿化用地、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致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持续增加,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

导致我国“城市病”的成因分析

(一)公共资源分布集中引导人口聚集

公共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个体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居住环境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并成为人们选择工作和居住地点时考虑的主要甚至首选因素。在这些方面,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和农村无法比拟的优势。

1.财政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集中于大城市。在财政支出方面,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层层下拨,省级政府在拿到中央的转移支付后先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再“酌情”下拨。因此,在公共财政支出上,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总是占尽先机。这导致了占全国70%总人口的县乡只占有全国20%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依然呈现从中央到地方、从特大城市、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依次递减的格局。如2002年北京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000元,省会城市平均为9000元,而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则分别只有5000元和500元,首都分别是下级三个层次城市的1.78倍、3.2倍和32倍(陈志武,2012)。

2.教育资源分布过度集中于大城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其中,北京拥有“211工程”重点高校23所,占全国20%以上。我国30%的城市孩子占有着70%国家配置的优质资源。而其中的名校更是扎堆于各大城市及其中心区域,如北京市23%的重点中学集中于海淀区(赵家鹏,2012)。

3.医疗卫生资源分布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大城市集中了我国80%的优质医疗资源,其中的80%又集中在大医院。全国排名前50的医院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其中,北京18个、上海13个、广州6个,分别占总数的36%、26%和12%。北京的海淀区更是集中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肿瘤医院等国家和市属大型医疗卫生机构853家,其中三甲医院约占北京市的30%等。如此集中分布优质医疗资源,就导致每年有80%左右完全可以就近在基层医院得到治愈的常见病,却非要舍近求远,去大城市、大医院救治。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膨胀不相适应,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12台,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79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10.66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为91.41%,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6.21%。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人均拥有量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已成为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城市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看,普遍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布局不合理、建设质量不高、规划设计水平低等问题。“逢雨必淹、积水严重”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建设水平低的真实写照。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常以领导意志为转移。二是经济至上,弱化资源和环境约束。城市规划仅仅注重GDP等经济指标,对资源和环境等指标却缺乏考量,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三是专项规划各行其是,缺乏统筹和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相关部门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也给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四是城市规划缺乏战略眼光,急功近利,致使城市规划无法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五是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人为影响和行政干预的因素。endprint

(四)城市管理水平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水平落后的弊端逐渐显现。总体而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单一。在不少城市,一提到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往往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要么清理清退人员,要么提高进城门槛,而不是提高服务质量,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等现象比较突出,为“城市病”的产生埋下了巨大隐患。二是在管理理念上,我国城市管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城市规模扩张,而不重视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导致脏、乱、差问题突出。此外,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经营和管理效率低,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差,事故频发等,更加剧了“城市病”。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有效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机制

第一,弱化行政主导,建立和强化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机制。逐步打破国有经济对公共领域投资的垄断,引导民间资金投资有广泛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入托、义务教育、高端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逐步取消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投资优惠政策。第二,突出人大在公共资源分配决策中的主导地位。首先,突出人大代表来源的广泛性和比例的均衡性,以平衡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在影响公共资源分配的政治权力结构。其次,官员、尤其是高级别党政一把手担任人大代表的比例应该大幅度降低。最后,要强化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把关。为此,各级政府的预算方案应该尽量细化和具体化;赋予和强化人大在预算方案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上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人大常委及各专门委员更应该专业化、职业化。第三,改革与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强化对城市化质量和可持续性指标的考核,如交通畅行程度、房价收入比、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就业及养老保障程度等。第四,强化公众参与及多方制衡。构建和完善包括NGO(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参与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支持公众参与考核与监督。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防治“城市病”,科学规划应先行。在此过程中,不应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制定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系统规划。全面审视土地分布、交通运输、新区开发、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产业发展、旧城改造等相关事务和彼此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城市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把现实与未来、城市规划与人口规划、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其次,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综合发挥大城市特有的扩散效应和集聚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区应充分利用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潜力大、产业基础好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形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层次的城镇体系,使其规模结构各具特点,协调发展。

(三)发展高效快捷的交通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的规划不但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的改造和发展,逐步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加快交通设施和城市道路建设,提高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其次,调整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有效方式。大城市应重点发展具有高客运量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面、高架和地下的轻轨、地铁线路,通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逐步形成高、中、低客运量合理匹配的公共交通结构。最后,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把货运量大的工厂、仓库迁至交通量小的市郊,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的用地和交通矛盾。

(四)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

发展经济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通过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有效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就业制度灵活、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单位就业投资低等优势,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社区就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社区就业计划,完善配套政策,通过培育和发展具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企业和实体,开发就业岗位。三是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如进一步制定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缩短失业人员失业周期;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中介机构要改善服务功能,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汉飞.我国城市病表现及治理[N].天津日报,2010-11-8

2.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曹钟雄,武良成.中国“城市病”解析[C].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着眼于城市化的质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徐传谌,秦海林.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病”的经济学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7(2)

5.曾广宇,王胜泉.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病[J].经济界,2005(1)

6.刘永亮,王孟欣.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J].城市,2010(5)

7.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8.李想.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2(8)

9.陈志武.把住政府之手[J].凤凰周刊,2012(4)

10.赵家鹏.京城新“赶考”记[J].凤凰周刊,2012(1)endprint

(四)城市管理水平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水平落后的弊端逐渐显现。总体而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单一。在不少城市,一提到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往往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要么清理清退人员,要么提高进城门槛,而不是提高服务质量,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等现象比较突出,为“城市病”的产生埋下了巨大隐患。二是在管理理念上,我国城市管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城市规模扩张,而不重视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导致脏、乱、差问题突出。此外,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经营和管理效率低,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差,事故频发等,更加剧了“城市病”。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有效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机制

第一,弱化行政主导,建立和强化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机制。逐步打破国有经济对公共领域投资的垄断,引导民间资金投资有广泛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入托、义务教育、高端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逐步取消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投资优惠政策。第二,突出人大在公共资源分配决策中的主导地位。首先,突出人大代表来源的广泛性和比例的均衡性,以平衡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在影响公共资源分配的政治权力结构。其次,官员、尤其是高级别党政一把手担任人大代表的比例应该大幅度降低。最后,要强化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把关。为此,各级政府的预算方案应该尽量细化和具体化;赋予和强化人大在预算方案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上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人大常委及各专门委员更应该专业化、职业化。第三,改革与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强化对城市化质量和可持续性指标的考核,如交通畅行程度、房价收入比、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就业及养老保障程度等。第四,强化公众参与及多方制衡。构建和完善包括NGO(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参与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支持公众参与考核与监督。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防治“城市病”,科学规划应先行。在此过程中,不应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制定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系统规划。全面审视土地分布、交通运输、新区开发、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产业发展、旧城改造等相关事务和彼此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城市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把现实与未来、城市规划与人口规划、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其次,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综合发挥大城市特有的扩散效应和集聚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区应充分利用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潜力大、产业基础好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形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层次的城镇体系,使其规模结构各具特点,协调发展。

(三)发展高效快捷的交通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的规划不但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的改造和发展,逐步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加快交通设施和城市道路建设,提高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其次,调整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有效方式。大城市应重点发展具有高客运量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面、高架和地下的轻轨、地铁线路,通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逐步形成高、中、低客运量合理匹配的公共交通结构。最后,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把货运量大的工厂、仓库迁至交通量小的市郊,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的用地和交通矛盾。

(四)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

发展经济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通过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有效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就业制度灵活、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单位就业投资低等优势,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社区就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社区就业计划,完善配套政策,通过培育和发展具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企业和实体,开发就业岗位。三是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如进一步制定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缩短失业人员失业周期;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中介机构要改善服务功能,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汉飞.我国城市病表现及治理[N].天津日报,2010-11-8

2.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曹钟雄,武良成.中国“城市病”解析[C].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着眼于城市化的质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徐传谌,秦海林.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病”的经济学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7(2)

5.曾广宇,王胜泉.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病[J].经济界,2005(1)

6.刘永亮,王孟欣.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J].城市,2010(5)

7.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8.李想.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2(8)

9.陈志武.把住政府之手[J].凤凰周刊,2012(4)

10.赵家鹏.京城新“赶考”记[J].凤凰周刊,2012(1)endprint

(四)城市管理水平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水平落后的弊端逐渐显现。总体而言,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单一。在不少城市,一提到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往往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要么清理清退人员,要么提高进城门槛,而不是提高服务质量,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等现象比较突出,为“城市病”的产生埋下了巨大隐患。二是在管理理念上,我国城市管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城市规模扩张,而不重视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导致脏、乱、差问题突出。此外,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经营和管理效率低,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差,事故频发等,更加剧了“城市病”。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有效路径

(一)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机制

第一,弱化行政主导,建立和强化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机制。逐步打破国有经济对公共领域投资的垄断,引导民间资金投资有广泛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入托、义务教育、高端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逐步取消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投资优惠政策。第二,突出人大在公共资源分配决策中的主导地位。首先,突出人大代表来源的广泛性和比例的均衡性,以平衡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在影响公共资源分配的政治权力结构。其次,官员、尤其是高级别党政一把手担任人大代表的比例应该大幅度降低。最后,要强化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把关。为此,各级政府的预算方案应该尽量细化和具体化;赋予和强化人大在预算方案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上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人大常委及各专门委员更应该专业化、职业化。第三,改革与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强化对城市化质量和可持续性指标的考核,如交通畅行程度、房价收入比、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就业及养老保障程度等。第四,强化公众参与及多方制衡。构建和完善包括NGO(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参与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支持公众参与考核与监督。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防治“城市病”,科学规划应先行。在此过程中,不应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制定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系统规划。全面审视土地分布、交通运输、新区开发、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产业发展、旧城改造等相关事务和彼此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城市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把现实与未来、城市规划与人口规划、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其次,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综合发挥大城市特有的扩散效应和集聚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区应充分利用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潜力大、产业基础好的中小城市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形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层次的城镇体系,使其规模结构各具特点,协调发展。

(三)发展高效快捷的交通系统

现代城市交通的规划不但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城市的改造和发展,逐步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加快交通设施和城市道路建设,提高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其次,调整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有效方式。大城市应重点发展具有高客运量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面、高架和地下的轻轨、地铁线路,通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逐步形成高、中、低客运量合理匹配的公共交通结构。最后,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把货运量大的工厂、仓库迁至交通量小的市郊,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的用地和交通矛盾。

(四)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

发展经济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通过建立公平有序的就业机制,有效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就业制度灵活、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单位就业投资低等优势,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社区就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社区就业计划,完善配套政策,通过培育和发展具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企业和实体,开发就业岗位。三是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如进一步制定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缩短失业人员失业周期;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中介机构要改善服务功能,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汉飞.我国城市病表现及治理[N].天津日报,2010-11-8

2.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曹钟雄,武良成.中国“城市病”解析[C].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着眼于城市化的质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徐传谌,秦海林.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病”的经济学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7(2)

5.曾广宇,王胜泉.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病[J].经济界,2005(1)

6.刘永亮,王孟欣.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J].城市,2010(5)

7.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0)

8.李想.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2(8)

9.陈志武.把住政府之手[J].凤凰周刊,2012(4)

10.赵家鹏.京城新“赶考”记[J].凤凰周刊,20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病可持续发展城镇化
共享单车准确把脉“城市病”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