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坚守梦想

2014-04-03 08:20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北水利 2014年9期
关键词:老赵承德水文站

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赵新华,男,55岁,满族,高中文化,水文勘测技师,承德水文局三道河子水文站站长。他扎根在深山区的基层水文站,一干就是38年。水文站是清苦的,面对寂静的大山,几间孤零零的站房,每日往复于驻地和测验断面之间的单调而繁重的工作,他无怨无悔。他认准了干水文就得服辛苦,干事就得干出个样来的 “理儿”,忙碌于他测数的工作,钟情于他的发明创造,默默奉献着他的年华。他曾任站长的三道河子水文站是承德水文局多年的先进单位,被授予 “河北省水文系统文明测站”称号。2012年他被河北省总工会、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10余家单位评选为“河北省百名能工巧匠”。

深山水岸执着守望

水文站的工作有时是不分昼夜的,也没有什么节假日,特别是在常年过水的站,可能随时要进入工作状态,而且工作量与天气相关,往往气候条件越差,工作量越大。常见的现象是,下雨了,别人往家跑,水文人往外跑。责任心很强的赵新华付出的更多。每年春汛都要施测日周期,每天要重复8次到断面进行观测;夏日雷电轰鸣中,抢测在湍急的河上;深夜风雨交加中,行走在崎岖的小路上;2人小站常年的寂寥,渴望与人沟通,哪怕是牧羊人的偶遇,老赵都经历了。在他眼里,那些写满纸上像蝌蚪一样的水文数据是如此金贵,那是他用心血和汗水苦熬出来的,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由于特殊的野外作业性质,基层水文人工作和家庭很难两全相顾,老赵这样的“倔头”就更有些“过分”。从参加水文工作起,赵新华就把水文站当成了家。他的儿子出生时他正在站上施测洪峰,当他几天后回到家中,爱人和孩子已经出院回家了。2003年8月,他的老父亲患直肠癌在北京做手术,作为长子的他却在测站昼夜值班,他唯一的弟弟不理解,两年都不和他说一句话。在“大家”与“小家”的天平上,他的砝码永远是工作重于家庭。

在工作的间隙,他还凭借着自己掌握的一点无线电修理技术,经常无偿地为当地群众修理收音机、电视机、电动机。每逢百姓家盖房需要测地基时,他都会利用自己的水文技术帮他们测量地形和高程。一次他去检查雨量站时,发现一个村有46户人家因房屋地势高,吃水得到5华里外的水源地排队挑水。回站他连夜查阅有关资料,几天后,他确定了利用高差水源自流的解决方案。从1994年到1997年陆续为围场县狍子沟村等5个自然村安装上了自来水,总计铺设自来水管道长1.2万m。

冰雪寒流难易其志

水文站的工作条件有时异常艰苦,特别是承德坝上及周边地区,初春时节北风凛冽,气温在零下十几度,河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每天的20点、0点、4点,水文职工冒着被冰块撞击的危险涉水测流,身体冻得几近麻木。一天夜里,赵新华和1名青年测工到断面测流,发现电线杆被大风刮倒,探照灯不能使用了。这名青年测工说:“站长,现在下河太危险了,站上就咱两个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今天估个数,明天再测吧”。“不行,真实的数据是水文工作的灵魂,这事千万干不来,你马上到上游盯着河面上的冰块,有危险就大声喊我,马上测流!”说完,赵新华用嘴叼住手电,趟进冰冷的河中开始施测。

就这样,在数十年的工作中,赵新华始终坚守着那条看似微弱又十分强大的诚信“底线”,用他的话来讲,“刚上班时师傅就这么教的,已浸入骨子里,别想碰”。多年来,赵新华所在的站水文数据基本免检,成了老先进站。而长期的涉水作业却使老赵的双腿布满了曲张的血管,成了一走路就疼的老寒腿。老赵说“为了测到数、测准数,值得”!

他还非常注意鼓励和培养年轻技术人员,倾自己所学,积极做好“传帮带”,给年轻人交任务、压担子,言传身教,给他们引路子、出点子、传经验、教方法,让他们能够快速成长成才。在他的帮助和影响下,曾与他共事过的青年职工如今都成为了承德局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站长,有的成了技术能手。

科技之光照亮小站

赵新华是一个把工作当事业来干的人,尽管是在基层小站最普通的工作岗位,他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用学习、钻研打发业余时间的寂寞,也成就了他的创新之梦。走进老赵所在站的储藏室,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仪器加了新奇的小装置,有的仪器在别处没见过,这都是老赵自己研制的。几十年中,老赵的发明革新不下几十个,有的虽然是小发明、小创造,但听老赵讲起来,个个都有来历,个个都不简单。多层水样处理过滤架、水文缆道避雷设施等,这些创新改造不仅解决了多个工作难题,部分成果还向外省区推广。在别人眼里,他是个能人,可是,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诱惑,他却始终没动过心思,一心干他的水文。在年近半百时,赵新华研制成功了“水文缆道流量测验信号无线监控仪”,获得国家专利,成为登峰之作,而这一过程集中记录了这位基层水文职工的创新足迹,从中折射出他对事业的热爱和专注。

水文缆道是架设在河道上的一种常有的测水设备,测出的信号多采用有线传送,受导线绝缘等因

素影响,信号经常无法正常传输,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防汛抗洪工作的正常进行。赵新华暗下决心,要对水文缆道的有线信号传输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对文化程度不高的赵新华来讲,搞这样的创新改造谈何容易,但他就是有那么一股冲劲儿和闯劲儿。他学习钻研了晦涩难懂的无线信号发送、接收业务知识,无数次地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最终确定了研发方案,以他为主组成小团队开始研发。

期间,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整个设备的研制费用,他都自己负担,仅初期就投入了4.8万元的资金。家人对他很不理解,但也拗不过他。去北京购买配件时,在火车上他舍不得买一瓶水、买一个盒饭。在试验过程中,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在试验攻坚阶段,工作室几夜灯火不熄。这一阶段,他患有静脉曲张的老寒腿,已由肿痛变得麻木充血,站立都有困难。

承受了各种压力,忍受了身体的疾苦,经过5年的艰苦研制,终于完成了样机的安装调试。

现在,水文缆道流量测验信号无线监控仪已在河北、辽宁、内蒙古多省区抗洪救灾测验中投入使用,仪器通过了华北水文仪器检测中心鉴定,2012年,该成果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属国家创新型专利,为我国北部山区河流抗灾抢险测洪提供了技术支持。

今年已经57岁的赵新华依然每天忙碌着,传技术,带徒弟,在实现他更多的梦想。有人劝他说,“都干了一辈子了还忙活个啥”,老赵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有梦想就要坚守,坚守了就一定能实现。党和各级组织给予了我莫大的关怀,也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要为实现水文现代化,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为河北的绿色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余热”!

猜你喜欢
老赵承德水文站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水文站缺测资料插补展延实例分析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老赵印象
随身带着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