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科学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

2014-04-03 13:15邯郸市水利局副局长窦学良
河北水利 2014年10期
关键词:节水区域农业

邯郸市水利局副局长 窦学良

邯郸作为极度资源型缺水城市,实施以发展农业高效节水为重点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既是上级安排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今年,我市抓住列入试点市的历史机遇,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特别是“因地制宜、成方连片”的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邯郸市农业节水工程现状

邯郸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1m3,占全省的62%、全国的9%,全市水资源实际使用量为每年19~20亿m3,而地表水仅5亿m3左右,其余75%用水均靠开采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 7007km2,占全市面积的58%。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邯郸整个东部地区成为地下水超采区,而且深、浅层地下水位还在每年分别以1.49m、0.51m的速度急速下降,并在肥乡天台山、永年东杨庄等地形成了5个总面积达25002的地下水漏斗区,机井吊泵、地表沉陷、中浅井水质污染等生态恶果不断显现。

全市耕地面积976万亩(山区耕地面积128.5万亩,丘区耕地面积108.3万亩,平原耕地面积73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0万亩,粮食总产560.1万t。农业灌溉总用水量14.95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以上。受传统观念“多浇水多收粮”的影响,忽略水的资源属性和商品属性,既没有充分研究用水量和作物产量的关系,也没有计算水的产值,造成了水的极度浪费。以冬小麦为例,整个生长期我市每亩灌溉耗水210~300m3,是灌溉定额 150m3的 1.6~2倍,水量浪费达60%~100%,总浪费水量可达4.8亿m3。

近年来,我市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作跨越式发展,截至2013年底,共发展各类农田节水灌溉350万亩,占到有效灌溉面积的52.6%。但由于缺乏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和必要的政策支撑,水利、农业、发改、国土等部门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统筹整合不够,使投入效益打了折扣。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经营从客观上制约了节水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前,没有整乡成片、模式统一、上万亩甚至数十万亩的大规模高效节水工程。

2. 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的工作思路

我市地下水超采治理“引、蓄、节、改”的规划思路和工程布局,得到了省水利厅的认可和肯定,其中“节”就是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就是紧紧依托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稳步推进三大体系建设。

2.1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体系

继续推广管灌、喷灌、微灌及渠道防渗等节水工程建设,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和资金扶持,带动和吸引社会投资,更快更好发展节水灌溉,特别是在东部黑龙港流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区内,按照节水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20年内确保不变成建设用地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时,实施大中型灌区支渠以下工程节水改造,配套完善建筑物等田间设施,整修渠道1560,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10万亩。

2.2 建立现代农业用水信息管理体系

以县(市、区)为区域基本管理“单元”,市、县、乡3级管理平台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互联,对农业用水信息集中监控、智能控制。

2.3 完善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乡(镇)基层水利站、农村水利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三位一体”的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2014年,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化、信息化规划建设、专业化管理”的思路,安排“六大区域”28.34万亩高效节水面积,每个区域单元控制面积不小于50km2,区域种植面积最大的6万多亩。在灌溉方式选用上,大田作物以喷灌为主,设施农业和蔬菜以微灌为主,在土地流转程度高区域推广大中型喷灌机械高效节水模式。第一区域:位于魏县回隆镇,临漳砖寨营乡,共2个乡35个村,区域面积70km2,发展高效节水6.13万亩;第二区域:位于大名孙甘店、埝头2个乡30个村,区域面积60km2,发展高效节水5万亩;第三区域:位于肥乡元固和成安北乡义2个乡,涉及20个村,区域面积60km2,发展高效节水5.17万亩;第四区域:位于曲周东南,广平东北,馆陶西3县交界处,大广高速和青兰高速两侧,涉及曲周依庄乡、候村镇,广平东张孟乡,馆陶的寿山寺乡,共4个乡镇34个村,区域面积70km2,发展高效节水6.06万亩;第五区域:位于邱县中部,大广高速两侧,涉及新码头镇、南辛店和香城固3个乡镇19个村,区域面积55km2,新发展高效节水近4万亩;第六区域:位于永年东杨庄漏斗区,涉及东杨庄、小龙马、广府镇,共3个乡镇36个村,区域面积50km2,原有管灌2.5万亩,新发展高效节水2万亩。

3. 农业高效节水的成效和举措

在全省率先完成方案报备工作的基础上,10月底前又全部完成了项目招标工作,全面转入工程建设阶段。截至11月初,已发展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高效节水面积8.5万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6%,11月底将完成总任务的75%,12月底将全面完成29.7万亩的建设任务,加上今年新增的管灌面积44.2万亩,将减少地下水开采7900万m3。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以成安“定额管理”模式为基础,探索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浇地公司、“井长”承包制、联户合作制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

3.1 强化组织推进,形成合力

成立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与11个试点县签订了责任状,对节水压采和高效节水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实行市直部门包项目县、县直部门包项目区,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与河北工程大学联合开展地下水漏斗区回灌和高效节水技术研究,以科技攻关促工作突破。市水利部门抽调业务处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成立了高效节水工程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督导工作机构,建立每周报告、半月调度制度,分5个组每周对责任县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建立等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可靠信息,为工程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3.2 强化规划引领,规模发展

根据省方案,制定了《邯郸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高效节水工程,按照“集中连片、成规模、效果好、能推广”的原则,选择适宜喷微灌的土质条件、县乡积极性高、土地流转好地块安排工程,调整了原来相对分散、群众积极性不高的项目区,使之更具规模化,全市高效节水共安排“六大区域”,均不少于502。同时,在市县政府责任书中,明确土地流转或统一耕种目标,并要求国土、农业开发、农业部门、电力部门等部门积极做好项目区道路整修、种植结构调整;低压电线杆迁移等各项工作,努力创造田方路齐格局,为高效节水创造条件。

3.3 强化项目审核,高效工作

在项目核查阶段,我们制定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农业高效节水项目的核查标准,抽调懂业务、熟悉情况专家和相关业务处室骨干,分3个小组对11个压采县工程项目进行核实,通过核实,去掉效益低、工程条件不成熟工程,保证上报项目合理可行,节水效益明显,为项目落地实施奠定了基础。在项目评审中,本着“节省成本、压减时间、提高效率”的目标,聘请水利工程、农水、造价、结构、地质、机电等相关专业专家,将市级技术审查、省级备案审查和市级财政投资概算评审等“三审合一”,即便于省市专家、设计部门与投资评审专家之间沟通、解释,也大大节省了评审时间,共节省审核时间20余天,确保了我市水利工程项目,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批复、省级备案。

3.4 强化试点先行,以动为先

采取动员会、培训会,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地下水工程建设积极性。根据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特点,为确保工程招标后全面铺开,快速进入施工,我市按照先行先试,试点带动的思路,在各县开展试点工程建设。魏县选择群众接受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性高、土地流转大户等项目村作为试点,并择优确定7家企业开展试点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好效果。肥乡选择种植结构统一,适宜大型机械使用地块,完成东屯庄指针式大型喷灌机1处,控制面积500亩;大名县积极组织、适时发动,发展喷、微灌高效节水1.5万亩。

3.5 强化质量监督,严格程序

抽调3名专家和农村水利业务骨干,成立邯郸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农村水利项目分站,下到各县对每个项目逐项落实质量监督机制,督导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材料设备检测抽验制度。同时,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合同制“四制”管理,实行建设信息公示制,强化资金管理,严格审核资金使用内容,规范资金审批程序,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工程安全。

4. 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的有益启示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对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管理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4.1 各级领导重视是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我市高效节水工程谋划到位、快速实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去年9月底,市委高书记在省政府关于张北县节水通报上批示:“就我市节水拿出一个实施意见来,要听取汇报”,随即我局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调查和水资源形势、种植结构分析,开始编制《邯郸市高效节水工程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几次征求意见及讨论后,于12月份形成初稿,为我市发展高效节水和迅速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奠定了基础。工程谋划实施以来,市委书记高宏志、市长回建多次专题听取汇报,安排部署工作,深入工程规划区、施工区现场调研,并多次做出批示;主管副市长更是多次实地调研,足迹遍布全部压采县、各个高效节水项目区。

4.2 加快土地流转是发展高效节水的基础

搞好农业高效节水,必须有成方连片的规模经营为基础。我市立足“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全局,从落实地下水压采的实际出发,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印发“金财通”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办法的通知》等4个专件,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流转面积千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同时,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涉农项目上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在今年9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就达到了202.5万亩,流转率22.8%,向146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放贷5.75亿元。

4.3 建管并重是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

高效节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工程谋划阶段,我们就组织11个项目县对喷灌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建设、管护、管护组织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考察,增强了对高效节水工程管理的感性认识,坚定工程建设决心。在加快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成安县按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思路,由用水户协会将水权配置到户,处理好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关系,加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曲周县探索了“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统一施工、分片管理,统一定价、分类收费,统一筹费、分项支付,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五统五分”建设管理模式;邱县、大名等县谋划专业化公司+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形式;其他各县均结合各自己实际,探索了适宜的工程管理模式,为发挥高效节水工程效益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节水区域农业
坚持节水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节水公益广告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分割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