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04-04 03:26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妇幼保健与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400016李建桥
中国卫生统计 2014年6期
关键词:住校生健康状况检出率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妇幼保健与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400016) 吴 瑞 李建桥 刘 琴 王 宏

留守中学生是指居住在农村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由父母单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年龄在18岁及以下的中学生。父母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导致了留守家庭结构的断裂、家庭功能的紊乱、家庭关系的淡化等一系列变化,必然会给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2]。本课题旨在了解库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来自家庭、学习和健康相关行为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后期干预及相关政策机构提供依据,以改善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作为调查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初一和高一各4~6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01份,回收2358份,回收率98.2%,有效问卷2216份,有效回收率为94.0%。其中,留守中学生1463名,占66.0%;男生716人(48.9%),女生747人(51.1%);高一学生725人(49.6%),初一学生738人(50.4%);住校生1041人(71.2%),非住校生422人(28.8%)。

2.调查工具

(1)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SSMHS)[3]:该量表由王极盛教授等人编制,包含60个条目,分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每个因子包括6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制(从不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依据MSSMHS的评分标准,总均分≥2则认为心理健康检出阳性。其中总均分或因子均分2~2.99分为轻度问题,3~3.99分为中度问题,4~4.99分为重度问题,5分为严重问题。量表60个条目和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0.76,表明各条目区分度良好;10个因子重测信度为0.716~0.905,同质信度为0.60~0.8577,分半信度为0.6341~0.8726;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652~0.8726,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可以作为评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客观有效的工具[4]。

(2)一般情况调查表:系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级、年龄、是否住校等,也包括家庭有关情况、学习情况、健康相关行为等。

3.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指导,统一发放问卷,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当场核对。

4.统计分析

采用 Epidata3.02进行双人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的主要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 回归分析等。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阳性症状检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463名留守中学生中,共有377名心理健康检出阳性,阳性症状检出率为25.8%,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是学习压力(42.5%)、情绪不平衡(40.9%)和适应不良(37.0%)。

(2)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度以上问题检出情况

结果显示,44人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占留守中学生的3.0%。在出现中度以上问题的各因子中,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学习压力(12.0%)、情绪不平衡(7.7%)和焦虑(7.1%)。

2.不同特征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率比较

(1)不同性别、年级、住校、独生子女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率比较

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女生在总均分、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0.05);高一年级学生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初一年级(P<0.05);住校生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住校生,仅心理不平衡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上阳性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P<0.05)。不同性别、年级、是否住校、是否独生子女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及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比较(%)

(2)不同父母亲外出情况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率比较

根据父母外出情况不同,将留守中学生分为父亲外出组、母亲外出组和双亲外出组,表2显示,母亲外出留守中学生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三组间阳性检出率在总均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间存在差异(P<0.05)。

表2 不同父母亲外出情况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率的比较

3.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1=是,0=否)为因变量,以家庭相关情况、学习情况及健康危险行为因素(饮食相关行为、生活习惯相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滥用和网络成瘾行为等)共26种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4显示生活费、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压力、睡眠时间等14种因素(赋值情况见表3)与心理健康发生有关。

表3 logistic回归变量赋值表

(2)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1=是,0=否)为因变量,以经过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4种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用逐步向前法建立回归方程,以P<0.05作为进入方程的标准,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共有8项,详见表5。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条件好、学习压力小,睡眠时间充足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性较小;不吃饭减肥严重、存在故意伤害行为、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有网络成瘾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性较大。

表4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5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阳性检出率为25.8%,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0%,与其他地区[5]中学生心理健康检出率比较处于中等水平。检出率最高的因子是学习压力,与多项研究结果一致[6]。

从性别角度看,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女生的性格相较于男生更偏内向,心思更细腻且女生比男生稍早进入青春期,对于生理上的困惑难以启齿,体验到的心理冲突较男生多,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7]。高一年级学生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初一年级。可能是由于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更大,各方面的问题较多所致。住校生心理健康状况较非住校生差,仅心理不平衡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校生较多时间呆在学校,与家人见面较少,缺少家庭关爱。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上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情绪比较放松,学习和竞争的压力较小,社会适应能力较强[8]。母亲外出对留守中学生的影响更大。母亲在家庭里较多的充当表意性的角色,孩子大多和母亲关系更亲密,更愿意和母亲谈论心事,和父亲沟通则较少[9]。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良好,不仅会减轻学生的生活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精神压力[10]。学习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给学生普遍带来了严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对于留守中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导致压力得不到及时排解,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更为严重。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留守中学生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影响,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保证其良好心理状态的基本需求[10]。不吃饭减肥行为越严重,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各种不当观念的影响下,留守中学生对自己的体型存在不正确的认知,因而会出现不当的减肥方式,这一点正体现了他们不能够积极地悦纳自我,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11]。故意伤害行为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张洪波[12]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故意伤害行为与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呈现强关联。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留守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自杀意念作为一种比较隐蔽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个体某个时期的消极性思想动态,可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网络成瘾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危险因素。蔡琛的研究表明[13],上网时间、上网频率是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上网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出现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于留守中学生,学校应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保证同学们充足的睡眠,宣传合理的形体观念及如何正确的对待网络;培养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宣泄负面情绪。家庭方面,父母应多与留守中学生交流沟通,尤其是母亲对于留守中学生的影响更大。另外,对于影响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校、家庭、社会等可以采取较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 考 文 献

1.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2):130-136.

2.虞仁和,胡明,胡国清.湖南省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8,25(3):264-268.

3.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13(4):2-8.

4.方琪,王宏,李雷雷,等.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1):774-775.

5.张万军.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6.李燕,龚沽,杨旭,等.武汉市中学生心理健康应激因素的初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197.

7.董淑贤,赵光达,杨绍昆.正确引导青春期男女学生的心理适应性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0,(1):70-71.

8.黎雪松,邓碧兰.高中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133-134.

9.唐有财,符平.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1,(5):41-49.

10.王茂芬,赵梅,张志兰.家庭经济条件与学习成绩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7(6):658-659.

11.姚学进,王萍秀.长株潭高校女大学生减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18-619.

12.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故意伤害行为及社会心理特征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2,18(5):563-565.

13.蔡琛.中学生网瘾与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探索——基于对武汉市中学生的调查.科教文汇,2007,(10):88,98.

猜你喜欢
住校生健康状况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初步尝试
农村初中住校生管理浅谈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住校生班主任的工作探讨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