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对一”的网络教室中学习过程的设计策略

2014-04-04 19:20张倬倩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一对一内角阶段

张倬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相对于传统展示型的信息环境,人手一机的“一对一”网络教室更能体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例如戴尔的“互联课堂”解决方案就是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互联课堂”让每个学生使用一台触屏笔记本电脑,教师使用平板电脑,再将交互式电子白板、无线教室管理软件与教材同步的多学科网络课程等整合在一起,使教育环境发生质的飞跃。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教育工作者应该敏锐地发现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这些变化。

一、学习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过程。人们对知识从未知到已知乃至应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古今中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对这个过程做过详细的研究。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进行的?《论语》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立志、学、思、习、行五个阶段。《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个观点,其对学习的描述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即多见多闻,审问即勤问质疑,慎思即学思结合,明辨就是要形成明确的概念,笃行即学以致用。

我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学习可以划分为动机、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五个阶段。

动机阶段,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原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其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认知、要求、目标,学习兴趣、爱好、习惯等。构筑有力的学习动机是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用故事、歌曲、插图等多种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感知阶段,感知是利用感官对物体获得的有意义的印象。在学习活动中,就是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中提供的各种感性材料、例题、现象、事例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对知识的感知。

理解阶段,理解是大脑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和抽象的过程,学生将发现新的事实和那些已经知道的事实进行比较印证,逐渐将新旧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完成知识的迁移。

巩固阶段,巩固是指将原来拥有的东西反复操练,使之不易失去或削弱。学生在巩固阶段会完成新知识的概括与抽象,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课堂练习的形式完成巩固。

应用阶段,应用是指能将学习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原则、方法、技巧、规律的拓展。课堂中的应用通常是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一般以作业的形式体现。

上述五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学习的一般规律。在戴尔“互联课堂”中,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或多或少对学习过程的五个阶段造成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之而改变。

二、“一对一”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有预习、听课、做笔记、举手发言、小组讨论、游戏等。在“一对一”的网络教室环境下,上述学习行为有明显变化。例如做笔记可变为电子化的笔记,或是由教师直接发送电子笔记,以节省时间。又如游戏可以人机互动的形式进行。

三、利用学习过程和方式的变化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由上表可知,教学环境的改变为师生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在“一对一”的网络教室中,有针对性地从21世纪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预习即是预先学习又是预备学习,也就是要把能掌握的知识先自学完成,不能掌握的知识要做好预备,在课堂中再解决。利用互联网开展预习,可以突破传统课本和教辅的局限性,显著提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些知识在网络上的呈现形式,往往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对正确使用互联网起到了导向作用,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

在感知阶段以自学探究的形式为主,学生在课前预习之后必然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心中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在课堂中不妨让他们自己提出来,将各个问题收集整理展示成为探究问题,然后大家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自行探究。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学生在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内角和后,教师适时提问:“现在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七嘴八舌,“我想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我想知道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我想知道内角和是怎么计算的。”“我想知道计算内角和有什么用。”这时教师适时将这些问题收集整理,利用设备进行展示,就形成了本课的探究问题,这些问题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热情高涨。

3.提供丰富的探究和自学资源

教师应提前收集或制作互动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指导下进行“一对一”的自主学习。资源要充分并有针对性,应能很方便地检索,有很好的交互性,既不能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又不能困住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资源是传统的纸质学习平台无法提供的。例如在“有趣的一笔画”教学中,教师在探究问题提出后,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络知识,其中对一笔画的定义、判断方法、画法、历史上的有趣问题等都进行了介绍,教师还提供了一个“一笔画”电脑游戏,学生可以自己操作。这些资源的应有有效促进了该课的学生探究活动。

4.提供充分的交流的平台

长期使用“一对一”的网络教室进行教学后,不少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这学生在课堂中会更为迫切地需要交流,他们需要在课堂中把预习里没掌握的知识进行提问,需要把疑惑的地方加以讨论,也需要把他们学习时的得意之作进行展示。所以,教室成为最好的问题集散地,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特点,用发言、讨论、展示等多种形式,提供充分的交流平台,满足学生的需求。

5.备好菜单式数字提纲以简化学生的笔记

可以将知识要点、讲义提纲甚至讲解视频、音频做成数字资料,下发之后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编辑,改为适合自己的数字笔记进行保存,既方便了复习,又节约了大量抄写的时间。

6.布置大容量的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

因教学环境的改善,作业的选择可以更为丰富,更有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作业、循序渐进的练习,避免出现无视学生程度的机械式操练。

7.大力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

课后作业倾向于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一对一”的网络教室对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广泛应用必将推进教学行为的改革。我们只有深入实践研究,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全套系统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对一内角阶段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三角形分割问题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