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人性修养论

2014-04-05 06:40卢有才
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太虚张载虚心

卢有才

(河南工程学院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1191)

张载的人性修养论与宇宙论是相通的,而联系它们的基本范畴是“性”。性可以从体、用两个方面来理解。就“体”而言,性是太虚之气所具有的神妙不测的性能。张载说:“合虚与气,有性之名。”[1](p9)“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1](p63)性是太虚与气的结合、统一,是太虚之气所固有的本然属性,具有神妙不测的性能。就“用”而言,性是太虚之气所具有的大化流行之妙用。张载说:“性其总,合两也……不能无感者谓性。”[1](p22)性是总一的,其中含两。所谓两,即内在对待。惟其含两,故不能无感,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摩相荡,引起宇宙的大化流行。大化流行彰显着太虚之气神妙不测的性能,宇宙万有皆太虚之气大化流行的结果。可见,性是太虚之气体、用两个方面的统一,为人人物物所具有:“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1](p21)

一、人性:“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人源于太虚之气,则太虚之气所固有的本然之性,人亦有之。张载把太虚之气所固有的本然之性称为“天地之性”,它根源于天,通极于道。他说:“天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1](p21)“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1](p64)“无”指无形的太虚即天;“天所性者”和“性”是指天地之性,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种人性“通极于道”或“通极于天”,正因为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所以它是清虚纯粹、没有污染的,人以它的本性为本性,其本性自然也就清静纯粹,没有污染。

人是太虚之气凝聚的结果,随着其形质的生成,又具有了特殊之性,张载把这种人性称之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人具有形质以后才具有的性:“形而后有气质之性”,[1](p23)气质之性又可以称为“攻取之性”。张载说:“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属厌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丧本焉尔。”[1](p22)张载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纯粹至善的天地之性,抑制那些“攻取之性”或气质之性,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1](p23)君子不把气质之性当作性,而要回到天地之性。

张载以“水”与“冰”的关系为例来说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1](p22)“天性”即天地之性在人身上的表现,就像水性在冰上的表现一样,凝为冰,释为水,凝释所表现的状态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水性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人性亦如此。人的本然的天地之性是相同的,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有不善,因而人的气质也不同。基于这种认识,张载对告子的人性论提出了批评。告子说:“生之谓性”,“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2](p254)张载对此猛烈轰击:“以生为性,既不通昼夜之道,且人与物等,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诋。”[1](p22)告子把天生的资质作为人性,既不懂天道运行规律,弄不清人性的本源,又把人与物等同,混淆人性与物性,无法解释人物之万殊。张载的人性论开宋儒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先河,与程颢的“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3](p10)以及程颐把“生之谓性”解释为“气质之性”,[3](p207)存在着明显不同。

张载是否认为人有两种本性?不是的。本性只有一个,但它包含两个部分或两个方面。“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性其总,合两也”,这两句话说明了这个问题。前句话是说,把太虚之气的性即“天地之性”和气聚为一物的性即“气质之性”合二为一,就是人性;后一句话是说,人性是个总体,它是由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部分或两方面构成的。“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然则有无皆性也,是岂无对?”[1](p63)人性是太虚之气凝聚为一物而产生的,源于太虚之气的天地之性固然是性,聚而为物所产生的气质之性也是性。正因为如此,饮食、男女是不能消灭的!

二、修养:“继善成性”与“变化气质”

“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又不可消灭,怎么办呢?张载说:“气质恶者,学即能移。”[1](p266)气质之恶可赖修养而改变。人性修养就是要抑制气质之恶,使之回归天地之性。张载说:“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1](p23)

张载认为,人性修养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性回归天地之性,用天地之性统率整个人性,这就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继善成性”;一是“变化气质”。“继善成性”就是要继承天地之性,最后达到使天地之性成为自己的本性。张载说:“一阴一阳是道,能继体此而不已者,善也。善,犹言能继此者也;其成就之者,则必俟见性,是之谓圣。”[1](p187)又说:“性未成则善恶混,故斖斖而继善者斯谓善矣。恶尽去则善因以成,故舍曰善而曰‘成之者性也’。”[1](p187-188)张载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对立,要使人性中的善不断地增加,就必须不断地继承天地之性,直到恶被全部剔除,而善终于全面完成,但这时已经不叫尽善而叫成性了。

仅仅“继善”还不足以“成性”,“成性”的另一方面是“变化气质”。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1](p274)如何“变化气质”呢?张载说:“气质恶者学即能移”[1](p266),“气质是一物,……惟其能克己则为能变,化却习俗之气性,制得习俗之气。”[1](p281)变化气质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克己”。通过学习提高修养,克制欲望,约束行为,做事合“义”。“义者,克己也。”[1](p27“9)义者,谓合宜也……惟智则最处先,不智则不知,不知则安能为!”[1](p28“7)义”就是合宜,做事合宜必须“智”字当头,明辨是非,是非不明,就是无知,“不智则不知”,更不能为!这就要求人们力求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达到“纤恶必除,善斯成性矣”。[1](p23)二是“化却习俗之气性,制得习俗之气”。张载援引孟子释“仁”为“广居”、“义”为“人路”的解释,说明了居住环境、社会习俗对人的影响:“孟子曰:‘居移气,养移体’,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气质自然全好。”[1](p265)化却社会旧习,抑制不良的社会风俗,对变化气质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居住在充满仁爱的环境中,走人应走之路,那么,人们自然心平气和,体态端正,“气质自然全好”。

“变化气质”还应与祛除私心杂念相并行。张载说:“学者须先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1](p274)变化气质,还要做到虚心。“虚心则无外以为累。”[1](p32“5)心之不能虚,由有物榛碍。”[1](p325)变化气质为什么要虚心呢?因为“太虚者心之实也”。[1](p324)太虚是“心”的最真实的状态,即“至善”、“至虚”状态,它也是天地之德:“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为虚。”[1](p326)

“继善成性”的目的是为了在自己身上落实天地之性,“变化气质”的目的是为了纠正气质之性的偏差。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知礼成性”。张载说:“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其知崇矣。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故知礼成性而道义出,如天地设位而易行。”[1](p37)知,是要知天、知形而上之道。其所知的对象极其崇高,“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因为“昼夜之道”体现了阴阳造化的规律,所以通晓昼夜之道就可以知天、知道,从而可以理解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知”解决了继善成性和变化气质的必要性问题,尚未把它们落到实处,所以还必须“以礼性之”,以“礼”变化气质进而继善成性。张载说:“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1](p264)总之,“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1](p270)人性修养首先要立本、正本,然后修持,修持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虚心”,内修其心;二是“得礼”,外持其礼。“虚心”与“得礼”内修外持,达到内外合,天人一。

三、工夫:“集义”与“养气”

在修养的工夫上,张载继承并发挥了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p62)的观点,指出:“浩然无害,则天地合德;照无偏系,则日月合明;天地同流,则四时合序;酬酢不倚,则鬼神合吉凶。”[1](p33)其一,养浩然之气须“集义”。张载说:“养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集义犹言积善也,义须是常集,勿使有息,故能生浩然道德之气。”[1](p281)浩然之气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集义”所得,“集义”就是“积善”。“义,人之正路也。”[2](p172)走人该走的正确之路,做人该做的合宜之事,就是善,否则就是不善、不义。行善、积善就是集义,永不停息地行善、集义,就能获得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集义必须“守礼”。张载说:“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严正刚大,必须得礼上下达。义者,克己也。”[1](p279)其二,养浩然之气须“绝四”。张载说:“天理一贯,则无意、必、固、我之凿。意、必、固、我,一物存焉,非诚也;四者尽去,则直养而无害矣。”[1](p28)天道至诚无欺、真实无妄。排除意、必、固、我的穿凿干扰,才能体认天道,否则,就会违背天道,就是“不诚”。张载反复强调“绝四”的重要性,只有“绝四”,方能养浩然之气,“直养而无害”。其三,养浩然之气须“去妄”、“去昏”。张载说:“妄去然后得所止,得所止然后得所养而进于大矣。无所感而起,妄也;感而通,诚也;计度而知,昏也;不思而得,素也。”[1](p28)“无所不感”是气之本性,“感而遂通”是天道之诚,依天性、天道去认识事物,修养自身,则能“止于至善”。“无所感而起”,就是“妄”;精于算计、随意猜度,“计度而知”就是“昏”。如果违背天性、天道,就会陷于虚妄、昏蔽,有害于善。因此,去妄、去昏才能“得所止”,从而养得浩然之气进入“大”之境界:“塞乎天地之谓大,大能成性之谓圣”。[1](p27)浩然之气充满天地之间,就是“大”。“大”的境界还不是张载所追求的认识和修养的极致,“大而化”才是最高境界。“大而化”的境界不仅能使浩然之气充满天地,而且能够回归天地之性,与太虚之气融为一体。“大可为也,大而化不可为也,在熟而已,《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1](p17)又说:“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不已而天,则不测而神矣。”[1](p17)如果说“大”的境界还需要思考、作为,那么到了“大而化”的境界,人的修养已经达到了德盛仁熟的最高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不勉而大”,“不已而天”,“不测而神”。

张载总结说:“义集须是博文,博文则用利,用利即身安,到身安处却要得资养此得精义者……洒扫应对是诚心所为,亦是义理所当为也。”[1](p286-287)这段话道出了人性修养的路径:第一,“博文”是人性修养的认识起点。其路径是:博文以利用,利用安身以崇德,德盛仁熟,成性成圣。换种说法是:博文以集义,集义以养气,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谓大,大成性而圣。第二,“洒扫应对”是人性修养的实践开端。洒扫应对涵具义理,人性修养必须从点滴做起。这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实践;不仅要诚心去做,也是“义理所当为”。

[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猜你喜欢
太虚张载虚心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太虚之境——雷安德罗·埃利希当代艺术展
天问一号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当代太虚拳的价值审视与推广策略研究
求知若渴 虚心若愚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虚心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