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4-04-05 23:33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针灸科重庆万州404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温针劳损病证

陈 静(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针灸科,重庆 万州 404000)

温针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陈 静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针灸科,重庆 万州 404000)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笔者用温针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8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3个月;有确切外伤史8例,慢性劳损史13例,受凉史5例,无明显诱因9例。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②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③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⑤X线摄片提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2 治疗方法

温针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于L2,L3棘突尖连线中点,做垂直于脊柱的直线,再于后正中线旁开4~5cm 作2条平行于脊柱的直线,在此3条线的交点附近寻找压痛点,既L3横突的体表投影点,用龙胆紫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0.35mm×75mm规格银针,于标记处进针,针尖斜向脊柱,并与皮肤呈80°左右进针到达骨面,行捻转手法,局部酸胀,得气后用自制防烫板垫于穴位皮肤上,在针柄尾端插一约2cm左右的艾条(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直径1.9~2.1cm),每穴灸2壮,使局部皮肤潮红,并觉深部有发热感,日1次。

推拿疗法:患者取俯卧位,先行腰背部大面积的按揉手法及滚法,放松腰背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并拢或呈“八”字形在棘突两旁推压脊柱数遍,至皮肤发热;指按两侧肾俞、腰眼、环跳穴,每穴约1min。在横突处,即明显压痛点做弹拔手法,手法由浅到深,由轻到重,反复弹拔数遍。最后抚摩、拍打腰背部放松。

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

3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腰痛减轻,治疗功能基本恢复。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4 治疗结果

治愈15例,占42.8%;好转18例,占51.4%;未愈2例,占0.06%;总有效率94.3%。

5 典型病例

王某,男,45岁,于2013年3月21日就诊。为某校体育老师,有腰部陈旧性外伤史,慢性腰痛6年余,常因久坐及弯腰用力后加重。近1周又因弯腰用力后腰痛加重,晨起、弯腰时痛甚,久坐后不能直起。查见腰椎平直无侧弯,腰肌紧张,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有条索状硬结。摄腰椎X片示“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按上法治疗1个疗程后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腰痛消失,腰部活动正常。并嘱坚持腰背肌力量的锻炼,随访半年无复发。

6 讨 论

第三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中心,受力最大,在腰部活动中比其他腰椎更容易受伤或发生劳损。是深部筋膜附着处,腰方肌、横突棘肌的起止点,前方有腰大肌,背侧有骶棘肌。两侧横突上所附着的肌群相互拮抗,对维持直立姿势与重心相对稳定有作用,并控制腰部侧屈、旋转活动。第二腰椎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紧贴第三腰椎横突顶端后方外侧走形,当附着于横突的肌纤维组织受损产生粘连和瘢痕时,其神经易受嵌压而产生疼痛[2]。本病属中医“伤筋”范畴,由先天禀赋不足并受寒冷、劳损所致。

温针灸有散寒除湿,活络止痛作用。观察表明,温针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具有针灸与艾灸的双重作用。施灸可调整病变部位的体温及血浆渗透压,治经络循经感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艾灸的作用可能是温热效应、辐射效应、药性以及燃烧产物和气味等综合效应[3]。按揉滚法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除肌肉痉挛;指按穴位可调理经气,疏通经络;弹拨可松解粘连,消除痉挛。两法结合简单有效,痛苦小。

[1]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张世明,中医骨伤科诊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68.

[3] 谢莉莉,刘光缮.艾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5),55.

R245.315.815.3

B

1004-2814(2014)04-0332-01

2013-12-05

猜你喜欢
温针劳损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