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2014-04-05 23:33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急诊科重庆404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邓 蓉(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急诊科,重庆 404000)

煤气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邓 蓉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急诊科,重庆 404000)

煤气是煤或其它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全时产生的一种混合性气体,其中以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毒性最大,所以一般所说的煤气中毒实际上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当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且不易解离,导致人体缺氧而发生中毒。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共诊治煤气中毒22例,现将急救及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2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诊治患者。男8例、女1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岁,平均36岁;轻度中毒17例,中度中毒6例,重度中毒2例;炉灶、烟囱漏气或火炉无烟囱情况下使用蜂窝煤而引起9例,在通风不良的浴室洗澡或用燃煤气取暖时紧闭门窗10例。

临床表现[1]:①轻度中毒:呼吸、脉搏加快,血压正常,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灵敏,头昏头痛,四肢乏力,嗜睡,心悸。原有冠心病者会出现心绞痛。②中度中毒:呼吸、脉搏加快,血压正常或下降,症状加重,面色潮红,口唇、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出汗多,心率快,躁动不安,逐渐进入中度昏迷状态,对疼痛刺激有反应但较迟钝。③重度中毒:深昏迷,呼之不应,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血压下降,有睁眼反应但没有意识,不能回答问题,无压眶反射。甚者有呼吸抑制、休克、心肌损害、脑水肿、肺水肿、肾衰竭,皮肤有红肿或水疱。

2 治疗方法[1,2]

纠正缺氧:及时快速地吸氧是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高压氧应尽早使用,但本院条件有限,只能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给氧,氧流量8~10L/ min。但时间不能持续超过24h,防止发生氧气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

防治脑水肿:最常用的是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8h1次。2~3天后,症状如果有所好转,逐渐减量。速尿肌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天1~2次。

抗感染和控制高热:血、尿培养,每周1~2次,合理选择抗生素。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冰帽、冰袋,使体温保持在32℃左右。如体温不降或降温过程中有寒战时,给予冬眠合剂。

促进脑细胞代谢:给予补充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大量维生素C,促进脑细胞代谢。

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定时翻身,每2~4h1次,防止发生褥疮和坠击性肺炎。注意营养,不能进食者给予安置胃管鼻饲。昏迷患者苏醒后,尽可能观察2周,防止神经系统和心脏后遗症。烦躁不安者给予安定肌注,或静脉滴注苯妥英钠,防止自伤和坠伤。

3 护理方法

首要护理措施[1,2]:进入中毒现场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断绝煤气来源。把患者移至空气清新地方。给予平卧位,解开衣扣,松开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年龄偏大、病情较重者,对缺氧耐受力极差,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险者,应做好心电监护,专人守护。

病情观察[1,2]:一是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重点是呼吸和体温,重症者每5~15min观察1次,专人守护,并作好记录。高热和抽搐者应专人守护,加床档,烦躁不安者给予约束带约束,防止坠床和自伤。二是瞳孔的大小、出入液量,输液滴速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防止脑水肿。三是神经系统的观察,防止受伤和皮肤损害。

氧气吸入护理[2]:患者离开现场后及时给予吸氧,采用高浓度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氧流量8~10L/ min),吸氧时间不得超过24h,防止发生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鼻导管吸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1次,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1次,湿化瓶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使用氧气时一定要告诉患者陪伴不要吸烟,不要碰撞氧气瓶。氧气瓶不能完全使用完,至少保留还有5个大气压时,需充气后再使用。否则压力过低灰尘进入,再充氧时会引起氧气筒爆炸。每次开始吸氧及停止吸氧时均要作好记录。

一般护理[3]:一是应用脱水剂后注意观察膀胱充盈情况,昏迷、不能自行排尿者,给予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便于及时判断病情。二是在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液体的速度和量,以及药物是否渗入血管,避免输入量过多过快,防止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三是准确记录出入液量,防止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四是降温和解痉时注意保暖,防止烫伤和坠床。五是昏迷患者神志清醒后应绝对卧床休息,观察1~2周,尽量减少探视人员和时间,避免精神刺激。六是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的变化,如有无失语、瘫痪等。

基础护理[3]:一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因意识障碍出现尿失禁或不能自行排尿,需行留置导尿。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女性每天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1~2次,男性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周更换集尿袋1~2次,尿管的更换通常根据材质决定,一般为1~4周更换1次。导尿及冲洗膀胱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并注意观察尿量、尿色,定时监测血生化、尿常规、肾功能,保证电解质平衡。留置尿管期间,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每日摄入水分2000mL以上(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二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容易出现水疱和红肿,应定时翻身,每2~4h1次,并作好记录。给予睡气垫床。加强受压处皮肤的检查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床单,保持干净整洁,无渣屑。若有大水疱出现,可用5mL无菌注射器刺破水疱抽出液体,并以0.5%碘伏棉球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敷盖包扎,每日换药1次。三是不能进食者安置胃管鼻饲,每次注入食物量不宜超过200mL,温度为38℃~40℃。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四是昏迷患者或烦躁患者要给予安置床档,必要时上约束带,避免自伤和坠床。五是昏迷患者给予被动活动四肢关节,防止关节僵硬。

心理护理[3]:由于发病突然,患者往往无心理准备,特别是重病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身体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为焦虑抑郁。此时,护士应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感受,真诚耐心地倾听,表示理解和同情,要多鼓励,凡是有需要、帮助的及时给予解决。并提供有关疾病的客观资料,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5天后,患者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反常,则应考虑是否有中毒性精神病或者痴呆的发生。此时,应严密观察病情,若证实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引起的精神症状如情绪高涨、易激惹、欣快等表现,要以稳定、镇静的态度对患者,减少所有一切刺激因素。对于中毒性痴呆的患者,要态度温和,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有厌烦情绪,要尊重患者的人格。

健康教育[3]: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煤气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过程,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使他们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宣教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耐心,运用沟通技巧。出院时如果有后遗症患者应当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有痴呆或智力障碍的,应嘱咐家属细心照顾,并且教会家属进行语言和肢体康复锻炼的知识及方法,出院后随时门诊随访。

4 治疗结果

轻度、中度20例痊愈,重度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

5 讨 论

由于煤气中毒的程度与患者在中毒环境中所处时间的长短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所以当发现家庭发生煤气中毒时,应当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在家里首先打开门窗将患者从房中搬出,及时把患者搬到平坦、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然后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时应立即清除。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且吹气要达到效果。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对于中毒程度重患者,在经过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1] 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3-155.

[2] 陆小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112-113.

[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5),306.

R473.5

B

1004-2814(2014)04-0352-02

2013-12-02

猜你喜欢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中毒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煤气中毒
天哪!我中毒了!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生活应该崇善不求真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