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云南白族视觉艺术元素与古镇景观设计

2014-04-07 14:50
山西建筑 2014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白族大理

陈 冉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云南昆明 650224)

城市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1]。一个古镇承载着一个地方的灵魂,在历史的纵向轴中传承记载着这个地方的兴衰,大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地理人文景观随着时间孕育形成,其中的人文景观,已经形成并保留下来传承至今,人类活动和文化遗产载体的历史记录,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里创造出璀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为不同的生活、生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心理和审美价值观念,构成了各不相同的独立元素,城市的景观的形成正是通过这种独立元素的差异间接起了作用,每个地域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核心。

1 民族性地域文化与价值

随着今天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都在经受着巨大的文化冲击,也相互影响和渗透,已经越来越模糊的界线、屡遭过度开发的危险边缘,所以如何把民族文化保护起来是需要重视的关键。区域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可被识别的特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不同于别的地方的特点,而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民族的特色无非是生活习惯和反映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服饰、民居、信仰等,在历史的进程中,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加以感情的渗入,然后变成一个民族的标志、符号。

大理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北部,作为北部重要经济文化枢纽,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还是云南省白族的主要聚居地。白族是56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白族文化与民族风情在这个地方汇聚成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保护。如大理北部的沙溪古镇,隶属于大理北部云龙县,是白族相对集中聚居地之一,在古民居建筑群保存良好的基础上得到合适的开发,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千年古镇,去感受它昔日茶马古道的繁华,马帮走过的痕迹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冲刷而消失殆尽。

从古至今,人类的住宅经过不断的改变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存在即有它的合理。居住是人类永久要面对的话题,是最能表现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载体。由于不同区域和不同习俗展示出它们的特殊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文化。一个地方总会诞生一个与之相适应相符合的住宅形式,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皖南民居的粉墙黛瓦四水归堂马头墙。云南省大理自治州的白族是与苍山洱海一同兴衰,共同孕育成长起来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信仰,白族民居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其中一个方面。一个地方的住宅总结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自己对它的认识,所以它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和中国各个地方的民居一样,白族民居是这个地域民族特色的代表,它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范围中,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建筑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造型,风格的典雅,装饰的精美等特点中,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在传统白族民居中集这些特色于一身。从白族民居这一元素中我们可以提取各种装饰美术视觉元素,它们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审美韵味和研究价值。白族民居反映了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地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白族传统民居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大理白族喜洲,巍山,剑川寺登街,诺邓云龙等地方,保存相对完好,现今这些民居不仅仍然可以满足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可以满足旅游观光的需求,增加本地的经济收入。

一个民族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物质和精神内涵。除了白族民居,伟大的民族智慧结晶还体现在传统的白族服饰、刺绣和扎染等艺术作品中。民族服饰文化集中表现在种族,语言,宗教,地区,它是白族风格的元素之一,也是其中一种文化载体的形式,它所包含的元素体现在颜色,款式,面料,图案,工艺装饰,细节等。白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向人们表现了白族悠久的历史及其独特的形式,每个图案纹样都表达了白族人民质朴的生活哲理和美学思想,他们把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感觉从他们的服装文化中体现出来。作为文化载体的服饰文化真正体现了白族服饰文化的传统和文化心理,在历史纵轴上呈现出来历史的演变,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对象。在大理这个地方,每条街上都能看到白族妇女在自家院子门口做手工绣片,可见刺绣是白族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理白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民族图案,绣法,风格,手工艺品和刺绣。云南刺绣和织锦,蜡染,和云南各族人民不同民族风格的服装,饰品,背包等一起,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纺织工艺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从中提取某个元素或者几个元素的集合来表现民族文化,比如可以用铺装的形式来表现。

2 地域文化对景观特征的影响

1)地域文化景观。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民族文化和艺术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作为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形成的典型符号象征,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命哲学和审美情趣。古时候有大理南诏的辉煌历史,现存有大理自治州的蓬勃发展,背依苍山面朝洱海,绝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与资源都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民族在这个地方发展,繁衍,孕育出来的地域文化景观也同样是一片祥和。

2)古镇景观特征。以大理剑川县沙溪、云龙县诺邓白族保存较完好的白族古镇聚落形态为例,目前相对保存较完好,在自然文化景观与物质文化景观方面保存的都比较突出,也都具有特色。沙溪古镇以茶马古道上最后幸存的古集市而闻名,诺邓古镇曾经以千年古镇制盐业辉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丰富了这个古村聚落。因商而起的古镇街道景观保存相对完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比较突出,由此可见,人类的一切活动与这个地域的文化景观形成密不可分。文化景观是一个很好地将景观与文化合一体的方式,给景观赋予灵魂,给灵魂赋予载体,两者不可分开而论。

3 特色景观的保存与未来发展

在长期的实践中,白族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然而,一些社会的文化发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风味,甚至在命运面前即将消失,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已变得非常突出。特色景观反映了人、土地和文化的结合所产生的多样性景观,体现了人类长期和密切与自然相处的关系。人类对他们所处环境的反映是独特的精神、物质和工艺的综合体,从而构成了文化景观的特色。

考虑到村落景观的形成是具有历史性的,是在历史的纵向轴上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形成的,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独立特性,并且做到延续古村落的生命力,维护现代社会文化景观的发展可行性才是关键。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发与保护,对于景观园林设计师,如何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工程技术,同时更好的在文化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反映民族特色,深层次的表现民族信仰、文化和内涵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 结语

在民间美术保护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虽然有了一定的保护观念,但是在提取民间美术元素并且实际应用到新的设计领域去的例子还比较罕见。在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设计中对民族元素的分析与组合,使古镇景观设计从民族文化中吸取生命力与发展活力。深入挖掘和深化民族特色,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技术保证,古镇景观设计才能真正做到具有生命力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以大理地区白族来提取元素并且应用到景观设计与古镇景观保护中去,通过景观的设计与推广让外界更好的认识、更好的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民族。

[1]吴良镛.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1986~199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39.

[2]蒂姆·沃特曼.景观设计基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李东红,杨利美,寸云激.白族民居的价值及保护开发对策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4(56):7-9.

[4]张琼霓.皖南古民居、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5):51-53.

[5]陈 斌,王海英.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6]王向荣,林 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白族大理
做梦都要去大理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大理好风吹
想念大理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白族敬酒歌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