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4-08 13:13高建立高嘉奇周志广任小芬
关键词:河北省信息化农业

高建立,高嘉奇,周志广,任小芬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河北保定071051;3.河北省任丘市第三中学,河北任丘062550)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趋势,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是实现“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到2002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十八大报告”中多处提到要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1]。河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据《河北经济年鉴2012年》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省总人口为7 240.51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 938.837 万人[2]。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信息化的含义

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首先,它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即农村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其次,它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生活形态,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活动,这种形态是农村信息化的高级形式。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开放性概念,其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类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延伸。2005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3],2006年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4]农村信息化的含义最初局限于农业信息化,即在农业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指导农业生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信息化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农村信息化赋予了更深、更广泛的含义,农村信息化不仅包括农业活动信息化,也包括了农村政务信息化,农村日常生活信息化、农村社会活动信息化。体现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中首次同时出现了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5],2008年及以后的《一号文件》中完全用农村信息化取代了农业信息化[6-8]。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政府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

河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把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相继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以促进河北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2004年在《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制定河北省信息化发展战略,由省农业厅牵头制定了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9]。2005年开展了“河北省农村经济信息村村通”工程,扎实有序地推进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2006年印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10],编制出台了《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各领域的广泛应用。2011年编制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11],更是把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统计显示,河北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进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截止2011年底,光缆总长度达到45.6 万km,农村每百户电话机44.95 部,移动电话每百户有115.36部(此数据截止2010年底),彩色电视机每百户有121.88 台,计算机每百户9.69 台(此数据截止2010年底)。完成了河北省20 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覆盖25 万户农村家庭。河北省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95.1%。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河北电视台实现了7 套节目的低码流网上直播和部分栏目的网上点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0 万次。河北电台网站实现了9 个频道的在线直播,阳光热线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11]。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加速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发展迅速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河北省114 个县、2 000多个乡镇、5 万个行政村和40 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研发了40 多个农业专家系统,“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先后建成了河北农业信息网、河北农业智能信息网、河北民营经济网、燕赵粮网、农村信息“户”联网、农村经济信息村村通网等6 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成网站850 多个。其中河北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 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连续5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11]。从网站内容看,有农业综合性网站160 个,部门行业性网站72 个,特色专业性网站105 个,其他农业网站510 多个;从建设主体看,有政府部门网站241 个,科研院校网站28 个,企业和个人网站580 多个。各类农业网站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农村信息化服务领域日趋扩大

农村信息化服务领域除了传统的农村经济领域之外,还逐步扩展到农村生活的其他领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在远程教育方面,河北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省所有中小学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教学、科学普及、服务三农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建设了河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服务范围覆盖全省5 万个行政村。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等功能,提高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重大疫情的网络直报。另外,一些地方实现了村务上网,加大了村务公开范围,让村民全面了解村情村貌,既消除了村民疑惑,又实现了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网络购物在农村也日趋普及。

三、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息化概念认识不统一

在一些相关研究文献里面,对农村信息化的研究比较片面,趋向于“通过电视、电话、网络等媒体向农民传递涉农信息”。其实,农村信息化不仅是农村经济信息化,还包括农村政务信息化、农村日常生活信息化、农村社会活动信息化;不仅包括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也包括农村信息技术需求调研、信息技术成果的研发和信息技术的后期维护,包括农村信息化立法、农村信息化人员培训和农村信息化市场培育开发等。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系统实施与管理。

(二)互联网应用尚未普及

总的来看,电视、电信、广播为主组成的传统媒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农村远未达到普及程度。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底,河北省农村家庭每百户仅拥有计算机9.69 台、互联网宽带用户667 万户,网民数达到2 197 万人[1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农村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7.8%左右[12],据此推断,河北省农村的互联网宽带用户仅为185 万户,农村网民为610 万人。据周洋等调查显示,河北省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网民主要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聊天手段,其次是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休闲娱乐,很少用来接触涉农信息[13]。就信息的传递方式而言,互联网无疑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互动性、实效性强,信息量大,快捷方便的优势。

(三)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足

据《河北经济年鉴2012年》》显示,2011年河北省就业人员总计3 962.42 万人,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就业人员仅有17.93 万人,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网站建设、涉农数据库建设都需要高水平研发人员,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严重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开发的软件不能充分满足涉农业务需要,使用价值比较低。基层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短缺,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不健全,且服务人员业务知识欠缺,相关部门未能及时组织有效培训,不能很好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推广工作。农民严重缺乏信息技术知识,绝大部分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不会使用涉农信息软件,高新技术产品功能利用不充分,仍然依靠传统经验开展农业活动,对高科技“敬而远之”,导致高科技产品不能发挥应用功效。

(四)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且投资多、见效慢。河北省目前在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目前资金来源,一方面是政府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是社会资金投入,其中政府投资占主体。从政府资金投入来看,河北省政府于2006年制定了《河北省省级信息化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但其没有规定信息化建设资金支出占省财政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额度占财政可支配收入比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1];所属11 个设区市中只有张家口(2005年)[14]、承德(2008年)制定下发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5],很多市县两级政府尚未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在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这一块弹性很大,没有长期规划。在信息化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信息化建设长期规划和具体的信息化实施办法,导致社会资金不能及时有效地投入到信息化建设领域,由于农村信息化领域经济前景不明确,社会资金投入的就更少了。

(五)农村信息化法规建设不完善

我国农村信息化有着广阔的经济前景,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有着很大的实施风险。完善的法规政策无疑为农村信息化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河北省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受立法资源限制,河北省信息化立法进程比较缓慢,2012年9月2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才通过了《河北省信息化条例》,之前信息化工作无“法”可依。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自成体系等问题比较严重。农村信息化涉及诸多领域,这其中存在诸如农村信息化实施管理、内容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市场培育开发、用户信息保护等等,由于没有明确政策指引和成熟的管理机制,社会资本不敢贸然进入农村信息化领域,势必会大大阻碍农村信息化进程。

另外,农村信息化相关领域发展不均衡,农业经济领域发展较快,但农村政务、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方面信息化程度很低。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不好,农村信息化在服务业发展较快,农机领域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充分。

四、加快实施农村信息化的对策

(一)统一认识,统筹农村信息化工作

通过政府发文、组织培训讲座等形式,统一河北省涉农人员对农村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做到观念一致,思想统一。农村信息化涉及到工业、农业、商务、教育等等多个领域,具体部门涉及到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厅、商务服务厅、教育厅、文化厅等多个部门,为了避免相关部门各自为政,项目重复建设,河北省政府应组织成立以副省长牵头挂帅的农村信息化协调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河北省农村信息化的统一管理,牵头制定全省农村信息化长远规划及年度计划,督促相关部门制定本部门的落实方案,并进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把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纳入到统一管理之中。成立的机构统筹全省农村信息化工作,形成部门合力,实现资源科学配置,有序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

(二)找准突破点,大力推广互联网应用

当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是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具有信息量大、查询方便、互动性强、实时快捷等优点。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围绕互联网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无疑会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互联网技术之所以在农村普及率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购置互联网设施成本和使用费问题,二是农民没有掌握使用技术。对于前者而言,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在村(镇)里成立互联网中心,统一维护管理互联网设施,农民按使用时间收费,这样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减少资金投入;二是经济条件好的农民自己购置计算机,连接互联网。不论哪种情况,政府都应该降低资费标准,让惠于民。对于农民计算机、互联网操作技术而言,政府部门应积极做好免费培训工作,如现场培训、电视培训、散发学习手册等。开发涉农信息化软件时,要尽量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简化操作程序,让软件简便易用。

(三)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

首先,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机构。每个乡(镇)最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距离乡(镇)政府较远的行政村或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也应该成立服务机构,而且要按照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充实工作人员,避免走形式,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其次,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信息化服务水平高低决定着农村能否真正实现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按照“省市两级抓提高,县乡两级抓普及”的思路,有序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人员服务水平。主管部门要针对农村信息化市场需求,将培训工作常态化,同时加强业务考核,提升业务人员危机意识,切实提高业务水平[16]。和大中专院校合作,培养面向农村信息化领域的大学生毕业生也是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最后,拓宽服务方法,千方百计降低农民信息化成本。农村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就河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2009~2011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 149.67 元、5 957.98 元和7 119.69 元[2],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水平,要想在农村开展信息化,就必须大力降低农民的信息化成本。有效的服务方法就是降低农民信息化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对土壤、作物农药残留检测深入到田间地头就要比定点服务能节省农民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感情上也更便于农民接受。

(四)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农村信息化市场广阔,市场的启动和运行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政府部门应积极探讨信息化市场的运作规律,充分进行社会调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机制[17]。河北省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实现农村信息化市场社会化。政府财政资金的作用应该更多地起到市场的撬动、引导作用,以及公益性更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其他方面应该更多地引入社会资金。在财政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应该制定长远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规定专项资金占财政收入的具体比例和用途,保证专款专用。就社会投资而言,政府要建立合理的资金进入和退出机制,可以采取有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等多种投融资形式。

(五)完善法规,为农村信息化保驾护航

农村信息化市场大,涉及领域多,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复杂。完善的法规无疑会对农村信息化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18]。首先,会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农村信息化必须有序开展,一定时间内要开展哪些工作,实施进程如何把握,法规制度是依据;社会资金是否进入某各市场,如何进入,也要依据相关法规制度;农民是否要进行信息化投资,很大程度上也由政策决定等等。其次,能够有效规避经济纠纷。法规制度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再次,能够起到强制作用。除了国家层面的一些法律法规外,《河北省信息化条例》具有法的性质,是指导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最高依据,一切信息化工作必须依据该条例开展。所属市(县)及相关部门要以此为依据,认真开展调研活动,本着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科学促进信息化发展的原则,制订出台本市(县)、本部门的一些管理办法、文件,指导本部门、本地区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省级主管部门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保证相关政策得以贯彻实施。

推广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省委、河北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带、一区、一批”战略任务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相信通过河北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河北省的农村信息化工作会取得快速发展。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4-05-08].http://phycjy.pinghu.gov.cn/readnews.asp?id=3121.

[2]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2012[EB/OL].[2013- 07- 20].http://www.hetj.gov.cn/hetj/tjsj/ndsj/101374627641041.html.

[3]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4-05-0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106/09/7157405_246113198.shtml.

[4]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4-05-30].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201/30/t20120130_23027711_2.s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4-05-30].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201/30/t20120130_23027663_3.shtml.

[6]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4-05-30].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201/30/t20120130_23027605_1.shtml.

[7]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4-05-30].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201/30/t20120130_23027593_2.shtml.

[8]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14-05-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1/31/content_12907829_4.htm.

[9]河北省建设信息中心.河北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冀信[2004]4 号)[EB/OL].[2014-05-17].http://www.hebjs.gov.cn/jszx/zt/jssyxxh/zcwj/200412/t20041231_41748.htm.

[10]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4-05-18].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1752/227436.shtml.

[11]河北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EB/OL].[2014-05-12].http://www.docin.com/p-721997081.html.

[12]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1 亿占网民总数27%[EB/OL].[2014-05-19].http://www.chinanews.com/it/2011/07-19/3192900.shtml.

[13]周洋,李益明,张浩强.河北省农村互联网应用现状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01-102.

[14]张家口市财政局关于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4-05-10].http://www.ctaxnews.com.cn/www/detail/ptdetail.jsp?DOCID=126111.

[15]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承德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14-05-19].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60093.

[16]颜连江.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4(2):42-44.

[17]胡景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43

[18]张春玲,刘遵峰,吴红霞.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1912-1914.

猜你喜欢
河北省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月“睹”教育信息化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