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2014-04-08 21:05韦少雄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韦少雄

(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1]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紧扣这一时代主题,结合实际开展中国梦教育,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善于创新,喜欢捕捉新思想、接触新事物,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能够有效整合这种特性,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走向与国家发展的总体步调相一致。因此,在中国梦视域下探索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可以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具有契合性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中国梦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发展,揭示了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动力、道德准则方面存在内在契合性。

(一)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理论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构起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了完成不同历史时期任务而共同努力的思想基础。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荣辱沉浮。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形成和提出,毫无疑问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一重要理论贡献,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个人,均具有价值引导意义。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引领者、开拓者,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关系着是否需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中国梦为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设定了目标,夯实了基础,寄托和抒发着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情怀,昭示着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未来。

(二)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融合。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高度统一。因此,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更是富民梦、幸福梦,是能实现的,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追梦”过程中,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祖国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前行的道路上,中国梦必将推动大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实现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三)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凝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所在,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中国梦作为民族的复兴梦,是每个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将中国梦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课题,对于凝聚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有着重要价值:一是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确立坚定信念,激励大学生爱国奉献、团结勇敢、自强不息;二是为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发挥提供广阔前景,鼓舞大学生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成就伟业;三是推动大学生个体精神力量聚合成群体精神力量,形成合力效应,改变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中国梦正是在对中华民族最根本精神基因积极汲取和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的基础上,不断为大学生注入正能量,赋予大学生强大精神动力的。

(四)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中国梦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富强梦、社会发展的实力梦,还是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道德梦。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持续增强包括公民道德素质在内的文化软实力,激发人民群众自觉从中国梦中汲取提升道德素质的精神动力。[2]中国梦为大学生确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的完成,需要一套正确无误的道德规范为其奠定价值基础。中国梦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强调作为公民个人应该具有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并把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重要着力点,为大学生自觉提升道德素质提供了基本遵循,引导大学生在道德践履中尊崇和追求真善美,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二、中国梦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规定了原则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高度契合,把大学生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利益追求紧密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凝聚着大学生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有说服力,要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就必须把其和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结合在一起,反映中国梦的原则要求。

(一)中国梦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规定了指向性原则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明确的指向,要与中国梦的国家目标指向相一致。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就是国家富强,即实现国强民富、政治民主、社会文明和谐。实现国家富强梦,必须明确追梦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国家富强这一目标,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百年中国梦。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确道路指向,在中国道路的指引下,朝着国家目标方向推进。

(二)中国梦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规定了整体性原则

中国梦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之中,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构建良好的利益关系,使个体创造力得到激发的同时,社会整体利益也得到较好维护。这样一种立足社会现实,改造和完善社会的利益安排机制,就是中国梦所反映的社会整体属性。整体性是社会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机构,强调在各要素有机配合下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中国梦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强调利益分配公平正义,正是社会整体性的体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融入新理念,立足于整体性,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安排层面,体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导向,也只有从社会普遍追求的精神价值出发,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三)中国梦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规定了主体性原则

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想。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只有全国人民紧密团结,才能为实现中国梦积聚力量,才能为每个人实现梦想提供空间。因此,中国梦从个人层面明确了实现梦想的主体。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这一主体性原则,强调作为一个公民所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明确他们在处理国家、职业、社会和他人关系时应遵循的价值标准,做到对国家忠诚、对职业敬业、对社会诚信、对他人友善。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规范言行、客观评价,快速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三、以中国梦为重点,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中国梦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共圆中国梦。在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中国梦为重点,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三个方面来建构。

(一)明确中国梦的国家目标,建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教育内容体系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明确中国梦的国家目标要求,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理想信念不明确、虚无主义倾向、荣辱观缺失等负面现象,部分大学生陷入梦想困境,徘徊迷茫,辨不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生,这些都迫切需要明确中国梦的国家目标,确保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正确的目标导向。党的十八大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梦的国家目标,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价值目标内容。“富强”是经济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经济发展实践结合形成的价值诉求,其根本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奠定物质基础。“民主”是政治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政治发展实践结合形成的价值诉求,其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当家作主权利和自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政治保障。“文明”是文化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发展实践结合形成的价值诉求,其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为实现中国梦创造精神文化条件。[3]“和谐”是社会目标,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层面的价值诉求,其目的是促进社会结构的和谐有序,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价值目标体系,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在中国梦中,既有国家梦,也有个人梦,既有物质追求,也有精神幸福,国家梦和个人梦是相互成就的,物质和精神并不矛盾。以这一价值目标体系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梦的价值理念,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梦想熔铸到国家梦想之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

(二)明确中国梦的社会导向,建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教育内容体系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着眼于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角度出发,明确中国梦的社会导向,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价值引导。党的十八大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中国梦的价值取向。“自由”表明要彰显人性,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这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即人格和身份的平等,要求人人均有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人人平等是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公正”是指公平正义,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两种极端,使社会对各种资源和价值的分配走向合理,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公正梦。[4]“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价值的制度保障,用法治来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和公正就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和梦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国梦的社会价值导向。大学生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容体系时,应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融入到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在个人奋斗中实现梦想。

(三)明确中国梦的行为准则,建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内容体系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明确中国梦的行为准则,建构价值评价的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个体价值作用。党的十八大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评价公民个人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是从微观角度对公民个人作出的要求。[5]“爱国”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规范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维护祖国统一,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调节公民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要求公民勤奋工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诚信”是指内心诚实和对他人守信,要求公民实实在在,表里如一。“友善”是指以善为原则帮助和成就他人,要求公民为了实现善的价值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评价体系,明确了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价值评价标准,这种价值评价标准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新时代道德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体层面的道德和价值要求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明确了践行中国梦的行为准则,为大学生判断行为的是非得失、善恶美丑提供了依据。同时,这些评价标准由于其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也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只有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这种评价标准对自己实现梦想的重要作用时,才能在日常行为中有效规范自己的行为,纠正自身价值评价中的缺陷,远离影响中国梦实现的不良品德和歪风邪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05-04)[2014-01-03].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4/c_115639203.htm.

[2]蒋桂芳.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点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97-99.

[3]王召收,孙冉.“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4):9-11.

[4]刘进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N].西安日报,2013-04-22(12).

[5]董朝霞,王娅丁.价值观视域下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自信之剖析[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13-16.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