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壮族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
——以《传扬歌》为例

2014-04-08 21:05张志巧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壮族民族家庭

张志巧

(百色学院 思政部,广西 百色 533099)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秩序,都表现为一种道德秩序。伦理道德从人类社会一经产生,就发挥着维系社会生活的有序和稳定的功能作用。壮族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里面蕴含的和谐追求正是今天我们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道德基础,本文以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为例,探讨在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下壮族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壮族伦理思想及《传扬歌》简述

伦理思想是人们对社会道德关系的认识,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观念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学说。“壮族的伦理道德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文明时代即将来临之时……壮族的伦理道德思想经过长期发展,到了明代中叶,出现较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后来成为传统的道德规范。[1]261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壮族文字创制与使用相对落后, 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流行的文字,这也使得壮族伦理思想在总体上尚缺乏完整的理论形态,因此,壮族思想观念和道德传统,主要融汇和表现于壮族民间文学、传统体育艺术、民族习俗、岁时节日、信仰崇尚等形式多样的壮族文化形态中。从其内容上主要包括社会公德、个人美德、家庭美德三方面。社会公德如爱国爱家、维护集体、团结互助等;个人美德如诚实守信、勇敢正直、勤劳节俭等;家庭美德如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男女平等等。《传扬歌》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的壮族民间伦理道德长诗的总称,在民间古壮字手抄本中一般写作《歡傳揚》,“欢传扬”汉译是“传扬歌”, 指传播和颂扬(做人道理)的歌。2005年由梁庭望、罗宾译注,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收入了《传扬歌(一)》(明代时民间创作的《欢传扬》)、《传扬歌(二)》(清代初年蒙廷守创作的《欢传扬》)、《传扬歌(三)》、《百岁歌》、《不忘父母恩》五部长歌。内容涉及做人规范、家庭伦理道德、社会道德等。《传杨歌》作为壮族伦理道德长歌,反映了壮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鲜明态度和善恶观,是壮族优秀伦理道德之集大成,成为壮族人民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价值尺度。

二、中国梦视域下壮族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因此,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针是目前中国梦的阶段性内涵之一。只有努力打造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人们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热情。壮族伦理道德传统悠久而影响深远,其和谐伦理追求蕴含着构建和谐家庭、增强民族团结、协调社会矛盾等时代意义和价值,为实现“家庭和谐、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之和谐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支持。

(一)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实现“和谐家园”梦

《孟子·离娄上》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国家的基本组成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与否,对于社会而言,影响巨大。对百姓而言,家庭的和和美美,则是最大的幸福,也是离他们最近的“中国梦”。因为“家和万事兴”,家是每个中国人最真实的依靠。因此,中国梦首先包含的是中国人的“和谐家园”梦。家庭的和谐离不开家庭伦理的支撑和家庭美德的弘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壮人形成了男女平等、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兄弟情深、妯娌相亲、睦邻友好等家庭美德观念,对于今天我们实现“和谐家园”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1.男女平等、夫妻恩爱的婚恋观有促进利于夫妻关系的和谐

夫妻关系、婚姻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影响着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夫妻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越发凸显出来,夫妻双方共同担当着家庭发展的主要责任,是家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的婚恋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如追求家庭稳定和睦、白头偕老、相夫教子的婚姻观念在逐步淡化,周末夫妻、丁克、网恋、闪婚等许多新的婚恋姻形式开始流行,原有的婚恋观念正在经受着极大的挑战。人们婚恋观日益变得自由和开放,随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离婚攀升、婚外恋、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据我国民政部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根据民政部网站提供的近10年数据对比发现,2012年中国离婚率的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且呈年轻化增长趋势。2012年,20岁至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5.5%。[2]离婚率的不断攀升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给我国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个家庭的破裂带来的却是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如家庭暴力、离婚家庭中子女性格扭曲和老人无人孝养等。

由此,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婚恋观,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同时,重拾对婚姻的忠诚,对家庭的责任。壮人历来追求男女平等、夫妻恩爱、忠贞不移的婚恋观无疑给我们以重要启示。壮人认为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恩爱、忠诚、和谐与“平等”,才能保持家庭的和美。因此,男女平等、互敬互爱、相互忠诚是壮族维护夫妻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基本准则。《传扬歌》就教导年轻夫妇要珍惜“花山结伴侣、结发情义长”的爱情,夯实婚后夫妻恩爱的感情基础。遇到困难和摩擦,应该本着“小事各相让、大事好商量”的态度,互相谅解,相互谦让,做到“夫妻一条心,勤俭持家忙……小事多相让,大事好商量,相爱两不厌,和睦把家当。”[3]151今天,壮族地区也和其他地区一样,经济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慢慢发生改变,但对婚姻的忠诚和夫妻间平等尊重、共同持家的伦理传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壮族家庭,维系着壮族家庭的和谐稳定。正如冯友兰所说:“人发展人性必须遵循道德律,道德律是文化与文明的根本。”[4]170因此,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家庭,实现老百姓最真实的“和谐家园”梦,首先要学习和遵循的就是夫妻互相尊重、相互忠诚的“道德律”。

2.尊老敬老、手足情深、妯娌相亲的家庭美德观有助于保持家庭的和美

家庭的和睦融洽除了夫妻间的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外,还包括兄弟间的手足情深,互相扶持;妯娌间的姐妹相亲,互相体谅;长幼间的尊卑有序,互相尊重。当前,我国家庭的伦理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同辈之间、代际之间依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伦理关系。然而,随着现代家庭不断向小型化发展,家庭的重心由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传统的以纵向的父慈子孝为轴心的的伦理关系出现了异位,从而出现了“代际”关系的危机——亲子关系的疏远和“孝亲”观念的淡化。由此引来了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兄弟妯娌间为了财产分割和赡养老人等问题反目成仇,尊老往往因爱幼而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尊老敬老问题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我国民政部发布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5]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尊老敬老成为了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道德诉求。而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实际作用的减弱,日渐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有的老人忙碌了一生,到了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在家庭内的基本权利却得不到子女的尊重。还有的老人被视为家庭的包袱、累赘,尤其是年老多病的时候,子女对其冷眼相待,不愿尽赡养的义务,造成很多老人“老无所依”,甚至流浪街头,孤苦伶仃。这不仅给社会造成了负担,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更在拷问着社会的良知。

因此,在孝亲观念淡薄的今天,壮人重视亲情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尤其值得我们弘扬和尊重。由于氏族社会的血缘制度及其思想观念的影响 ,壮族乡土社会历来以家族为本位 ,他们尤为重亲情 ,重血缘关系。在壮人眼里 ,父子、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最亲近、 最可靠的。因此,形成了尊老敬老、兄弟情深、妯娌相亲的家庭观念。《传扬歌》中有一章专门唱“不忘父母恩”的道理,它教诲人们:儿女应当孝敬双亲,赡养老人,严厉谴责那些娶妻成家后嫌弃、虐待父母的人。直到今天,哪个壮族家庭有长寿老人,哪个家庭就备受赞扬和推崇。《传扬歌》还教诲兄弟妯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团结,因为“妯娌不齐心,挣钱难到手。兄弟不齐心,不如老朋友。”而“有事好商量,家庭不添忧。兄弟拧成绳,外侮不临头”[3]133直至今天,尊老爱幼、兄弟相亲、妯娌和睦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依然在壮人当中代代相传,当中尽管不免因时代变迁而有这样那样的变异,但其基本的传统观念都永恒地保存下来了。这些优良传统正是今天我们构建和谐家庭,保持家庭和美所必须的正能量。

3.和睦友善、团结互助的邻里观有助于维持邻里关系的和谐

邻里关系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延伸,融洽的邻里关系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外部环境,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见,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至关重要。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兴的住宅代替了传统的里弄四合院,钢筋水泥的现代文明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也锁住了人们的情感。尤其在现代城镇和城市里,邻里之间家居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十年相邻不相识则成了真正的现实。人们仅仅维持着少数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多了层现代社会特有的戒备与猜疑,缺少了一份坦诚与尊重,“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邻里信条在现代社会慢慢隐退。而现实需求是,在钢筋水泥的现代住宅里,小孩需要有一起游戏的小伙伴,年轻人需要有可以倾诉工作和家庭压力和守望相助的朋友,老人需要可以一起共度夕阳红的伙伴。当老百姓这些基本需求都得不到基本满足的时候,“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更无从谈起。 可见,我们应该重视邻里关系淡漠的问题,重构和谐的邻里关系,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邻里环境,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壮人讲究和睦友善、团结互助的邻里观就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有着重要启迪。由于聚居而住,壮人认为邻里皆兄弟,邻里之间只有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才能内抗自然,外拒倭寇,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因此,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和睦相处,团结互助,遇到矛盾和纠纷,尽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传扬歌》就有“莫挑拨同辈,让人结冤家。有时偶顶撞,让两句也罢。”“左邻或右舍,早晚常相逢。有事当相助,莫用话伤人。”[3]127在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邻里间已由传统亲属型关系转换为社区型关系,在同一个社区里,邻里间共享的空间越来越有限,随之而来的社会摩擦也越来越多,人们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也越来越多。我们更需要传扬壮人相互守望、互相帮助、宽容谦让的邻里观,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邻里环境,从而为越来越多的老人们提供舒心的晚年生活,为孤单的孩子们营造人情味浓厚的社区环境,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年轻人温暖的港湾。

综上可见,忠于爱情、重视家庭、孝敬父母、友爱互助作为壮族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精华,在当今社会变革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我们构建和谐家庭,实现“和谐家园”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和谐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团结”梦

民族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民族关系和谐与否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只有民族间关系融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首先需要我们共筑“民族团结”之梦。壮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壮、瑶、彝、苗、侗、京等十多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壮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劳动,相互学习,团结友爱,形成了团结和谐、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成为了我国民族团结的典范, 对我国民族团结和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和谐发展和团结稳定的局面与壮民族平等友善的待客之道和开放包容伦理品格密不可分,这也是今天我们协调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共筑“民族团结”梦的重要道德基础。

1.平等友善的待客之道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之间相互协调的民族关系。平等是基石,是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础,团结是主线,是贯穿于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红线,互助是平等、团结、和谐的动力和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6]可见,民族平等是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受“万物皆有灵魂”、“众生平等”的自然生态观的影响,壮人认为人生来平等,因而讲究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因此,日常交往中,壮人认为尊重他人就等于尊重自己,与每个人都融洽地相处,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对于外来民族的迁入,壮人也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去接纳他们,帮助他们早点安家立业。《传扬歌》就有“人迁来同住,盼他创成家。”“无论近或远催他去犁耙。”“我们接他来,山边地莫吝。难种他丢荒,留给咱村人。”基于人人平等的观念,壮人追求与人为善,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壮人总是热情相待。明代的邝露在《赤雅》卷上说:“人至其家,不问饭否,辄具牲醴,饮啖,久敬不衰”。壮族民间也有谚语云:“千金难买客登门,杀牛难得亲友来。”有客到访,壮家人必定要用自家酿制的米酒给宾客敬酒,盛情款待。直到今天,壮族依然沿袭着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正是壮族这种平等亲和的民族品格,使得壮人和其他兄弟民族能够睦邻友好而居,形成守护相望、友爱互助、同饮一江水、同赶一条圩、同耕一峒田的睦邻友好关系,从而为壮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也为祖国南疆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化变迁中,我国民族间的利益分化日益明显,民族冲突时有发生,壮族平等友善的待客之道正是今天各民族间消除隔阂、平等相处、团结和睦的重要前提。

2.开放包容的伦理品格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是个有着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如何协调好各个民族多元力量、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民族间的紧密团结,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多元一体的高度和谐体,就成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课题。而要构建和而不同的和谐统一体,需要各个民族间拥有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襟,以开放包容的民族态度在多元差异中去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相互,才能共同进步,团结向上。壮族开放包容的伦理胸襟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稻作文化具有外向型、兼容性的特点。作为稻作文化载体之一的壮民族,是一个外向型、开放性、兼容性的民族。但凡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事物, 壮人都以宽阔的容胸怀纳它。开放包容的伦理胸襟,使得壮族与其他他民族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形成了互融、互涵和互化的文化交融局面。以壮汉文化交融为例,中原的汉文化传入壮族地区后,壮族人民主动学习和吸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文化,使得壮族慢慢发展成为了我国第二大民族。在长期的民族文化融合与民族经济发展中,壮汉民族相互之间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民族关系,这种友好团结局面,也反映在壮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中,如壮族民歌《马骨胡之歌》这样唱道:“土人爱华夏,汉人爱壮家。明透与君达,好比松与杉。”“壮汉一家亲哩,团结像一人;琴歌谱传奇哩,从古唱到今。”这首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壮汉两族人民水乳交融,和睦相处的美好画面。文化的交融也进一步促进了壮经济、政治等的交往和融合。正是基于这种开放包容的民族品格,才使得自秦代开发岭南的两千多年以来,作为土著的壮族与入迁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始终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态势。开放包容的伦理品质也是今天我们建多元一体的民族和谐体,凝聚各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道德保障。

(三)有利于协调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梦

“社会和谐”之梦也是中国梦的应有之内涵,离开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其他一切都是空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可见,实现社会和谐过程就是不断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我国在摆脱贫困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面临着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日益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带来的如领导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等不良作为滋生等。如何解决和协调好这些矛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和任务之一。历史经验证明,要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既需要有法律等外在制度的硬约束,更需要充分发挥道德的软实力,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民的道德认知来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的效果。壮人一直推崇的重义轻利、爱护集体、正直善良、公平公正等伦理追求为今天我们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价值参考。

1.重义轻利、集体至上的利益观有助于协调人与人间的利益冲突,缓解社会矛盾

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7]82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等问题产生摩擦、冲突,继而发生矛盾。因而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和谐,只有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谐了,矛盾才会得到化解,整个社会才能够和谐。因此,我们要把协调利益关系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首要问题来抓。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经济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差别越来越大,利益摩擦愈来愈突出。由此引发了个人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的滋生,从而出现了只顾个人或者本民族本地区的利益,,而不顾其他人和其他地区的利益,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不顾长远和整体利益的现象,导致了原本只是属于个人或小的局部利益矛盾,因矛盾激化而容易形成大的冲突,在得不到及时疏导处理的情况下,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在敌对势力影响下,人民内部矛盾有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壮人以义制利,重义轻利以及爱护集体的义利观就无疑是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缓解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利益冲突, 协调社会矛盾的一剂良方。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壮人强调的是取利必须合乎于义,而当义与利冲突时,他们往往取义舍利、重义轻利。着“世间仁义值千金”的人生观,壮族人民往往是为了积德而非获利来仗义。如今的壮乡,小的方面我们也还可以看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互相帮忙不计报酬,不求回报。大的方面他们把为公众修路、建亭、架木桥、排优解难等事视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道德在形式上是对利益的限制,实质上恰是对利益的烘托和保障。只有在道德允许和保障的范围内,我们的生活秩序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利益冲突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从而使得我们的利益有保障,生活有保障。壮人的重义轻利、爱护集体的利益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免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不说是我们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间利益冲突和矛盾,维护好集体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的重要道德品质。

2.正直善良、公平公正的伦理追求有助于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蕴含着公平正义的道德追求。“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8]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也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而当前,全国人民在共同享受改革越发展的成果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公的社会现象,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在经济方面,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明显拉大。在政治方面,由于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等不良政治作为的产生,导致公民权利(经济、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受阻。在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交往中存在无视党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政策,存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不尊重、不理解等民族歧视的现象,刺激和伤害了民族感情,加深了社会矛盾的滋生。

要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个人方面需要树立与人为善、与社会为善的道德认知和追求;社会方面需要弘扬社会正义、倡导公平公正。面对社会的不公,壮人主张以正直善良的修身之道以及安守本分的处世之道去净化社会的不正之风,并在社会上提出“以上补下,搭配公平”的节制思想,以此弱化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面对阶级和利益的分化,壮族先民也一直在追问“当初立天地,为何分不平?”但同时也壮人也认为“谁不想富贵”,但是“八字已安排。”“富贵由天定,由命不由人”[3]113但是“人穷志不穷”,在实际生活中壮人主张为人处事要公平正直,反对偷摸拐骗,欺贫凌弱行为。《传扬歌》就告诫人们不走歪门邪道,不偷、不赌、不抢、不占,要靠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才能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儿女要做人,牢记在心间。”“一生来世间,安分走正道。”[3]119对于掌权者,“办事要公正”,“善恶要分明”。对于富甲一方的有钱人,则不应为富不仁,在行使自身财产权利之时,兼顾弱者的需要,以免激化社会矛盾。“多姓同一村,肚量要宽宏。若发财做官,莫欺负乡邻。愿你财富多,财多自己用,穷人去点债,莫迟疑悭吝。”[3]190如今大多数壮人还恪守着这种“有福同享”的做人道理,哪家宰了猪或牛,要请邻里乡亲来分享,出外打工或者做生意挣钱了返乡也要请亲戚朋友吃饭。故而今天壮族地区即使也面临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分化多样化复杂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挑战,但是主张正直善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追求使得壮族地区依然保持着相对淳朴的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各阶层、各团体间都互相尊重,共同监督,各得其所。虽然“以上补下”的分配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取,但兼顾上下平衡对解决现今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缓解社会矛盾的激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现实现实意义。

四、结语

每个时代的伦理道德总是依据当时的经济关系及其利益关系,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变化的,从传统文化角度而言,我们不否认壮族传统道德中有许多内容与标准与今天的现代社会已不相融,对其批评和反思也是我们转变观念的前提。如壮族人重义轻利、讲究平等的利益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把重义与重利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精神与物质平衡发展,还要树立平等与差别相统一的伦理道德观念。因为平等不等于平均,只有承认利益的差别和差距,才能体现个体的努力和付出,从而和谐不同利益个体关系,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因此,对于壮族伦理思想,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而是要在时代变革中不断地传扬和更张。如团结友爱、和乐包容、正直善良、公平公正等优良品质,需要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加以宣传和有效利用,使之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声震.壮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2]中国离婚率增幅十年来首超结婚率.[EB/OL].

http://www.china-woman.com/rp/main?fid=open&fun=show_

news&from=view&nid=95660.

[3]梁庭望,罗宾. 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2012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

[6]金炳镐.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猜你喜欢
壮族民族家庭
我们的民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家庭“煮”夫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多元民族
恋练有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