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4-08 21:05曹计划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认同度所学职业

曹计划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花江校区管理委员会,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了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越发引起人们关注,而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择业和就业密切相关,专业选择也就越显重要,也更加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使专业认同这一课题成了高校及社会关注和研究的新热点。

一、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

专业是随着社会分工,学科整合及高等教育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特点设置学科专业,各专业有独立而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具体要求。认同在心理学领域则被认为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旨在实现心理的完整、统一和连续感。对于专业认同的概念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认识,代表性的包括:安芹、贾晓明(2006)认为专业认同是专业、职业、职业规范以及职业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多层面的和谐统一;王顶明、刘永存(2007)认为专业认同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的动态过程,随着认知程度和情感变化而变化,是可持续性的;李慧敏等(2008)则认为专业认同是对专业选择、专业学习及就业的一种态度。总结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专业认同即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首先要确认自身在专业中的角色,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专业价值内化,最终实现对所学专业认可和接受,形成对该专业积极的、正面的评价。简单地讲,大学生专业认同就是高校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和接受,并在此基础上付出积极的努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专业认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1]。

二、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与特点

随着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高校专业越来越多。目前,学生的专业定向问题已经提前到高考填报志愿甚至高中文理分科时,大学生及其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更多考虑的是高考成绩、填报学校、专业冷热、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等,对专业缺乏全面了解和把握,对自己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位,没有很好的把专业选择与学生个人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入学后又没有积极主动深化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形成心理落差,专业认同就会受到影响[2]。

根据现有调查研究成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普遍处于中等水平,但总体呈正向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大学生与所学专业的总体匹配度不高,可能是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对专业的不了解,或录取时被调剂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的兴趣或能力等与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不相匹配;(2)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深入的专业学习,多数学生能够逐步认识和了解到自身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和社会价值,并能够认可专业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提升机会和发展前景,随着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性认识可以更进一步深化为对专业的、纯粹的学科兴趣,良好的专业认知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专业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3)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可能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太接受和认可的时候,会试图通过改变专业来改变现状,在无法调换专业的情况下,也会在所学专业的学习氛围带动下,慢慢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步适应和接受所学专业;(4)不同因素对专业认同具有不同的影响,总体上看文史类学生专业认同高于理工类学生,性别对专业认同差别不大,学校越好学生专业认同相对较高,内向型性格和混合型性格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相对高于外向型。

根据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表现情况,总结以来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由于专业认识不足,对所学专业方向比较迷茫,专业前途预期较低而形成的专业认同度不高;(2)由于自身性格、兴趣爱好等原因,自身特点与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进而影响到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及学习情绪,专业认同度受到较大影响;(3)由于受就业前景的影响,就业率高的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较高,就业率低的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较低;(4)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大众都赞同或者欣赏的某一专业,或者大家都认为的是热门专业,社会舆论会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反之,冷门专业的专业认同度相对较低[3];(5)学校的层次、学校的环境、学习生活状况、同学之间的关系、任课教师的认同、学生的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

三、专业认同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专业认同度意味着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容易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从而培养起对专业的热爱,进而可以增强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平时也会很自觉地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专业学习与自身兴趣、爱好的结合,学习动力十足,很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表明,专业认同度低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生专业认同度低,就会影响到专业学习的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在学习上表现出消极、倦怠的现象。

(二)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己事先心理设定的标准去评价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它由认知和情感两部分构成,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学习质量的非常重要指标。根据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易涛老师关于大学生专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和态度越积极,所学专业与自身兴趣相匹配,学习目标就越明确,学习兴趣和动力就越足,学习效果就会越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就会有所提升,学习和生活的主观幸福感也就会越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就会有所提升,专业认同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三)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

学生对专业认同,便会在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从广度上讲,专业认同加大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会增加对相关领域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拓宽了专业的就业空间;从深度上讲,专业的认同对专业理解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成为相关的专业人才,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从而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就业空间也相对广阔。反之,就业前景也会影响专业认同,就业前景好也会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情感,形成热门专业,自然也会专业认同度高,一般专业和冷门专业大学生整体喜好度会低一些,适切度也会评价低一些,专业认同也就越低。

(四)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

专业认同度高,说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科学的认识,能够积极的思考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更清晰,职业决策就会更明确,职业定位也会更准确,多数有志于在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反之,专业认同度低,学生所学专业与向往的职业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职业目标就会比较模糊,专业动摇性大,职业决策困难,这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性较低,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进而影响到个人整个职业发展[4]。

四、提升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一)大学生要认清自我,合理定位,制定学业规划

大学生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是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首要前提。大学生必须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自身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点在哪里,对自己所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有个大体的了解,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并做好学业规划,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爱好来选择专业,只有做好了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并符合专业发展方向、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大学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推动力,也可以有效解决学习目标不明,动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的潜能,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学习成绩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专业的认同。

(二)高校要强化专业指导,优化专业结构,培养专业兴趣

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紧跟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专业结构,根据企业需求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当前,学生功利性比较强,愿意为实现自身既定目标而倍加努力,这就更加要求高校积极开展职业与就业指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身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专业发展前景、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以及所学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要求等,积极思考未来,帮助大学生把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深化专业认同,增强学习动力。

(三)社会要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科学评价专业

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和导向对大学生专业的选择与认同有较大的影响。当社会舆论肯定或欣赏某一专业的时候,认为它发展前景好,就业空间广阔时,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就会趋于此领域,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反之,即学生很少选择所谓的“冷门专业”。而大学生专业选择成功与否,不在于是否选择了“热门专业”,关键在于所选专业是否与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相匹配。对所学专业全面、客观地了解、明确与自身是否相匹配是产生专业高度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社会舆论要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专业,科学的引导学生的专业选择,不歧视所谓的“冷门专业”,不过份宣扬所谓的“热门专业”,科学的评论各专业的作用,更好的推动大学生的专业认同。

(四)家长和亲朋辅助决策,科学建议,充分尊重学生选择权

家长和亲朋是改善和提升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不可或缺的助推力。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填报自愿和选择专业时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影响比较大,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和亲朋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给予意见和建议,更多的是根据社会评价和舆论提供的热门专业信息来给予引导。因此,要尽量避免家长和亲朋好友的想当然,尽量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并正确面对自身的劣势,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科学决策,选择与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匹配度较高的专业。在专业选择上,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下放给学生,只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和专业实际情况,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更好的提高专业认同[5]。

(五)教育机构要深化改革,完善招生方案,改革志愿填报

在我国,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规划,高校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人数都有严格的限制,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案也不够完善,造成很大部分学生高分落榜或调剂到了不是自己报的专业,所以很多同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得不选择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填报,为了升学也不得不服从专业调剂。还有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本不了解专业,盲目填写。而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培养上灵活性不够,学生在入学后调换专业的几率非常小,这势必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影响专业认同。因此,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招生指标限制,增强专业灵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学生重新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

参考文献:

[1]杨宏,龙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52-153.

[2]李巍巍,韩冰,胡秦. 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21-22.

[3]李志,王琪琪,齐丙春.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2):131-136.

[4]孔慧,吴敏榕,韦燕云. 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0):171-173.

[5]朱晓霞,李颖奕,孙乐栋等.大学生专业认同形成机制及适应策略[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8).

猜你喜欢
认同度所学职业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