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全过程管理

2014-04-08 22:08吴林根余观夏王国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年8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管理

吴林根, 余观夏, 王国兴

(南京林业大学a.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b.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0 引 言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人、财、物高度密集的场所[1],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实验室教学与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开放和使用的频度不断提高,实验室规模、结构、系统运行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2],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品、微生物、特种设备等在实验室广泛使用,实验室“三废”产生量大幅增加,实验室的不安全因素增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虽然从表面上看,高校普遍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但高校实验室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伤亡事故屡有发生。2013 年南京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上海某大学发生中毒事件等都暴露了实验室管理上的严重漏洞。种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管理者不得不从深层次寻找原因和对策,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层面的管理,实验室安全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只有建立有效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全过程管理,提高管理者、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和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体制粗放,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和西方国家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相比,我国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存在着起步晚、发展慢、较粗放等特点。虽然国家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但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工作由多部门共同负责,多头管理造成职责不明,管理效率低,监管成本高[3]。同时,由于缺乏现代管理手段,制度的持续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1.2 实验室建设缺乏规范,硬软件条件严重缺位

实验室建设缺乏统一、规范的技术安全建设标准,实验室安全管理没能纳入学校建设的整体布局,导致建成的实验室存在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环保设施配套不全,“三废”随意排放等现象。在后续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中,为解决实验室空间问题,许多不具备实验条件的房间被改造成实验室,除了费时费力,不合规范的实验室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4]。

1.3 安全意识淡薄,事故无追溯对象

由于历史原因,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不健全,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加之高校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像生产企业那么直观和突出[5],学校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普遍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同时,实验室涉及专业面广、实验设备性能不一、进出人员多且复杂,事故往往无责任追溯对象,导致虽然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验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现象随处可见。

1.4 无系统化安全培训,应急机制建设不完善

大部分高校没有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环节之中,对一般的实验者,往往只是在实验前简单传授一些基本的实验注意事项和规定。即使是实验技术人员,也很少接受系统的专门的安全培训。同时,实验室安全事故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出现安全事故如何及时处置,如何尽可能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至关重要。由于实验室应急机制建设明显落后于教学、后勤保障等相关制度的建设,现有的应急措施又太笼统且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以及缺乏应急演练,实验操作人员在事故面前没有应对的经验和手段,往往束手无策或犹豫不决,贻误最佳时机。

2 高校实验室安全全过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安全管理就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硬件软件的方方面面[6]。只有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全过程管理,即强调对重点危险因素的过程控制,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严密的规章制度,恰当的管理措施,从源头和过程中消除事故隐患,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本质安全。

2.1 完善管理机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学校要成立由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集设备、教务、保卫、科技、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的重大决策及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监督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支持学院实验室完善安全设施,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等。学院分管负责人则对本学院实验室安全负责,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的明确划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组织构架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和模式,设置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机构,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7]。

2.2 规范制度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仪器设备、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仅仅依靠原有的管理经验来保障实验室安全,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要求。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验室特点和实际情况,规范制度体系,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拟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8]。制度的建立是实验室规范管理的根本保证,实验室人员有章可循,结合实际并按照具体要求进行对照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只要落到实处,实验技术和操作人员都会按照规定执行,学生能从中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自然就为实验室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依托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建立实验室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对实验室重点、特殊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实验管理和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避免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2.3 加大督查力度,追踪隐患整改治理

实验室安全检查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其起到的督促作用是其他措施无法比拟的。安全检查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9]。做到安全检查工作常态化,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管理的缺陷是减少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要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制度,责任到人。在方式上采取实验室技术人员每日的安全自查、学院检查、结合学校抽查等立体化、全方位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对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重点排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当场填发整改通知,规定整改完成时间,将问题的解决责任到人,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2.4 加强安全教育,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原因[10-11]。因此,尽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实验室内人、物、环境诸方面因素交错反映的结果,但是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室要以“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培训,将“要我安全”转变为“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保安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具备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12]。

对安全教育要做到全程化(安全教育始终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多层次(安全教育应覆盖不同层次的各级人员)、多渠道(各种安全学习研讨会、专题培训班等)、多样化(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形式多样化)。要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同时,通过发放学生安全手册,操作规程上墙,张贴安全警示标识等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把实验室安全落到实处。

2.5 强化特种设备管理,狠抓危险药品监管

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据统计有近一半实验室安全事故由化学药品管理不当造成。为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应成立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针对性管理,对于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品、微生物及特种设备等进行的实验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取得资质认定后实施[13]。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化学试剂仓库,全面负责易燃易爆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购买和出入库。化学试剂库必须按照公安部门要求,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实行双人双锁、专人值班、双人领取,废液专门回收。学院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为本学院化学药品的负责人和监管人,各实验室指定专人作为药品管理员,负责实验室药品的存储、台帐登记等相关管理工作,确保危险化学品从领取到实验结束、废液回收全过程处于监控之中。

2.6 完善应急机制,提高个体防护水平

学校要组织各实验室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全面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具有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便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正确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个体防护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屏障,是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14-15]。学校在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上除了要满足实验相关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完善安全条件设施外,应根据实验性质和安全防护要求,在充分考虑针对性、适用性和高标准的原则下,为实验操作人员配备如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防护服等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提高个体防护水平,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同时通过为实验室投保公共场所责任险等,分散风险,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3 结 语

安全源于警惕,事故来自麻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实验室安全需要管理者们的睿智和主观能动性,需要参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通过完善机构、规范制度、加强督查等措施来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切实有效地实行实验室安全全过程管理,才能确保实验室使用安全,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1] 王世强.研究型大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193-195.WANG Shi-qiang. Safety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 in Laboratories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2(10):193-195.

[2] 王 森,汪进前,叶秉良,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190-192.WANG Sen,WANG Jin-qian,YE Bing-liang,et 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1(12):190-192.

[3] 易国顺,赵邦枝,李名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3):170-171,176.YI Guo-shun,ZHAO Bang-zhi,LI Ming-jia,et al. Research on statu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ator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0(3):170-171,176.

[4] 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98-191.LI En-j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1(2):198-191.

[5] 常粉玲.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156-158.CHANG Fen-l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J].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15):156-158.

[6] 戴 芳,何 江,赵治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199-201.DAI Fang,HE Jiang,ZHAO Zhi-hua.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2(4):199-201.

[7] 季怀萍,李 菁,涂远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研究与探讨[J].广东化工,2007(5):116-118.JI Huai-ping,LI Jing,TU Yuan-hui. Research and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of Chemistry Laboratory Safety in Colleges[J].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2007(5):116-118.

[8] 王国兴,吴林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2):196-198.WANG Guo-xing,WU Lin-gen.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J]. Laboratory Science,2012(12):196-198.

[9] 刘浴辉,向 东,陈少才. 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181-184.LIU Yu-hui,XIANG Dong,CHEN Shao-cai. Importance of the Operability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1(8):181-184.

[10] 彭安华,张金文.电工学实验中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195-198.PENG An-hua,ZHANG Jin-wen. Safety Management in Electrical Experiment[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2(4):195-198.

[11] 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68-170.LIAO Qing-min. Concerning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Laboratory[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0(1):168-170.

[12] 董燕飞,王丽英.试论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J]. 农业技术装备,2011(24):55-56.DONG Yan-fei,WANG Li-ying. Discussion on Importance of Laboratory Safety[J].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2011(24):55-56.

[13] 金海萍,阮 俊,冯建跃.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85-187.JIN Hai-ping,RUAN Jun,FENG Jian-yue.Thinking about ways of the laborator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1(3):185-187.

[14] 王庆梅.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体防护装备[J]. 中国医学装备,2010(2):37-38.WANG Qing-mei. Biological security laboratory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J].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0,7(2):37-38.

[15] 郑春龙.高校实验室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190-191.ZHENG Chun-long.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laborato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12(7):190-191.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管理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