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4-04-09 08:54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欧洲身体建筑

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国际汉学研究丛书的新描述

作者:许明龙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关于建筑史的论述也常常出现在其他非建筑专业的书籍中。在许明龙的《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一书中,就有关于中国古典建筑西传欧洲的很多介绍。

很多人以为近现代的中西交流基本上是东学西渐的过程,殊不知在18世纪前后欧洲曾经流行过大约100年的中国热。当时的欧洲学者、王公贵族甚至平民,都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崇拜,中国的任何事情和物品,都会在当时的欧洲引发很大兴趣。中国的园林和建筑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前后几个世纪中,欧洲有众多的传教士接踵来到中国传教,在传播西方价值观的过程中,传教士们很早就注意到中国建筑的鲜明特点。他们在各自寄往国内的书信中常常谈及中国的建筑,并配有精美的插图。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于是引起欧洲人,特别是上层人物的注意。欧洲的建筑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到了17世纪,长期主宰欧洲的古典主义刻板的风格已令人感到厌倦,精巧雅致的中国园林建筑艺术顿时令他们耳目一新,接着便起而仿效。当然,在东学西进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解。例如欧洲人当时分不清琉璃和陶瓷,便将南京报恩寺和据此仿建的凡尔赛大特里亚农宫都称作“瓷宫”。而于1715-1717年在德累斯顿建成的所谓日本花园,其实是一个中国式建筑,其外部有挑檐式大屋顶和柱子,室内则摆满各种中国式器物和家具。

该书处处散见着有关东西建筑交流的片断和逸闻趣事,是从事建筑史研究的有益的参考文献。□(撰文:刘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列车:旅德中国青年发起的建筑杂志

Der Zug: Architekturzeitschrift aus Deutschland Engagiert von Jungen Chinesen

主编:刘泉(柏林工业大学)

长期以来由于语言的限制,我们对于非英语区的建筑研究状况知之甚少。中文杂志Der Zug的发表为我们了解德语区的学术动态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正如编者所言,这是一本由留学德国的建筑学学生(博士生为主)自发筹办的“地下杂志”。作为一本“地下杂志”,其形式较为自由,包括了“教育”、“历史”、“全景”、“译文”等几个栏目,其中“教育”和“历史”两栏是关于德语区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的研究与讨论,“译文”一栏是对重要德语文献的翻译,此外还有不定期的“特邀”稿件,则不受地域的限制。本期杂志共有论文11篇,内容从维也纳理工大学课程教学的分析到建筑考古学(Bauforschung)研究领域的介绍,到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论建筑》的译文,涉猎范围较广,但以理论研究为主。由于作者群有较高学术素养,文章读来严整可信,难得的是大多基于切身的体验和思考。看似散漫的结构背后是对建造、理论和图纸表达的共同兴趣,使我们更好地看到了德国建筑学(或建筑教育)的全景。□(撰文: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的比较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作者:[日] 栗山茂久

译者:陈信宏,张轩辞

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对于医学界之外的读者来说,栗山茂久的《身体的语言——古希腊医学和中医的比较》一书对于身体感的历史研究,与其说是在医学史的视野下进行的,毋宁说是在文化史的视野下展开的。他从古希腊和古中国医学的歧异出发,阐释了古代中、希两大文化不同的身体的“表现性”、文化感官以及各自对于人类存在真相的探求。作者通过身体的触摸方式(切脉和脉搏测量)、观察方式(望和肌肉中心论)和存在状态(血和气)的比较来讨论身体如何不仅作为外在客体被观察研究,而且如何从内在、如同身体本来那样来被主观感受,进而讨论不同的触摸与观看身体的方式如何与不同的“作为身体”的方式产生关联。作者描绘的这一幅身体观念的历史演进图游走在归属与拥有、身体与自我之间的灰色地带。作者认为,通过比较研究身体认知的历史可以迫使我们不断重新审视我们的认知与感受习惯,并且想象不同的存在方式以体验这个世界。对于身体的看法不但依赖于思考方式,而且也仰赖于感官的作用,但是这种审视并非以整体/二元论、或者有机/化约论的观念对照模式予以说明的,而是与在地生理学和感知人类学的研究取向相呼应。这需要研究者同情地了解所研究文化的感官偏好,并亲自参与各社会成员主观体验所建构的感知世界。这一人类学背景的研究路数对于建筑学领域的读者会有相当的启发与共鸣,因为对于身体的真相的探究是与对人的真相的探究密不可分的。□(撰文:张斌,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北京的社会空间性转型——一个城市空间学基本概念

The Socio-spatial Transition of Beijing:A Fundamental Concept of City Spaceology

作者:车飞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有关北京的研究著作已经汗牛充栋。车飞的《北京的社会空间性转型》有这么几个特点:1)尽管也花了很大篇幅综述一些背景知识,本书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城市史,而是对城市由旧而新的“转变”的探究;2)从理论层面探究“转变”的问题,提出了“转变”的推动力、要素和模型;3)运用纵贯不同学科的方法讨论本书的主题,书中的“空间”既是一个建筑学名词,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既是形态和美学,也是结构和管理,同时“空间”还结合了“时间”,也就是城市历时性演进的因素,照应了本书“转变”的主题。作者的主要阐释模型中可以看到20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城市学家观念的影子,“共同体”和“联合体”的一对概念体现着按不同的“磁力”和“斥力”而组织的城市样式。“如果说欧洲中世纪的城市生活是教会与社区的完美结合的话,那么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就是街道与单位的完美结合。”因此,现代北京的“转变”在作者理解下就是重新组合这对概念的关系,在其中构成自己新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座经历了数个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蒙元、汉族的明朝、满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历史城市,北京的“转变”有自己的特殊性,更有某种承前启后的惯性。作者在书的末尾给出了若干实例,从相对晚近的时段具体地说明了这种“转变”的复杂。□(撰文:唐克扬,建筑师,建筑研究者)

猜你喜欢
欧洲身体建筑
欧洲“芦笋季”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