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10 03:09
关键词:电路教学模式专业

杨 睿

(1.沈阳师范大学 科信软件学院,沈阳 110034;2.大连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1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概况和特点

1.1 课程发展情况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由《电路分析》和《模拟电路》两门课程合并而成[1-3]。《电路分析》课程是阐述一般电路和动态器件及动态电路分析方法相关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模拟电路》则主要阐述半导体器件及相关电路的专业基础课程[4-5],它们与《数字电路》课程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硬件基础。

1.2 课程特点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因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而备受重视,为了更好地研究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应从课程内容及所面向学生的角度分析把握该课程的主要特点。

1)知识含量大、构成复杂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计算机硬件方面课程,是后续学习中相关课程的共同基础,包含了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具体包含一般电路分析、动态器件基础知识及动态电路、半导体基本器件基础知识及半导体器件电路等内容。这些知识内容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

2)前后两部分知识内容界线分明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的知识内容可分为2部分,前半部分包括一般电路分析,后半部分包括动态器件及动态电路、半导体基础知识及半导体基本器件、半导体器件电路。这一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学生对知识熟悉程度,以及知识对学生要求2方面考虑的。

3)所面向学生特殊性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普遍在普通高校全日制四年本科的第二学期开课,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遭遇到如此重要又陌生的课程,极有可能产生无所适从,甚至抗拒的反应。

2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知识及所面向学生特殊性方面的特点,其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内容、教学模式及学生行为等几个方面。

2.1 知识内容方面的问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知识内容具有数量庞大、构成复杂、基础性较强等特点,会导致课堂教学产生以下几点问题。

1)课堂教学进度不能照顾所有学生情况

为了在《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相对紧张的课时内完成较庞大的课程内容教学,教师只能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目标制定进度,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况,部分学生可能因某些知识点未能跟上教学进度而自暴自弃,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及考核成绩。

2)课堂教学连续讲解时间超出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

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所能维持的时间约20min[6-7]。由于《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单位课时分布知识量较大,如不能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分布,必将造成讲解时间超出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导致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下降。

3)知识内容前后部分差异造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

由于《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前半部分知识内容为学习过高中物理课程学生较熟悉,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期中考试的该课程阶段性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这本应对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没有施加及时、正确引导,会使学生滋生盲目乐观心理,影响学习效果。

2.2 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高中课程教学模式有着本质差别。《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具有课堂中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教学内容,及大班授课两方面主要特点。教学模式变化势必产生课堂教学问题,

1)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适应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讲授知识,不像高中教师那样随时督促、指导学生,部分学生会因为羞涩或其他心理障碍而逃避主动向教师请教,而带着未及时解决问题继续后续课程学习是《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这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大忌,必定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整个专业课程学习。

2)大班授课教学模式导致“坏榜样”影响放大

因课时压缩、教师科研工作量增大及学生规模扩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以《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为代表的高校专业基础课程越来越多地应用大班授课模式[8]。大班授课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坏榜样”的影响放大。课堂“坏榜样”是指学生各类不适宜在课堂上出现的行为,例如随意交头接耳、睡觉、做与课堂不相关事情等。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暇充分顾忌课堂秩序,学生势必受到不良行为影响。不良课堂行为学生主动集中,造成更大影响,使得更多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下降,甚至也加入不良课堂行为行列。

2.3 课堂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促生学生特别的课堂行为,形成一定的课堂习惯。由于人数众多,其课堂习惯会对课堂学习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其中与教师互动学生过于集中、不良课堂笔记方法两方面负面影响会使课堂教学产生问题。

1)与教师互动学生过于集中造成其他学生参与热情不足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学生人数众多,部分学生乐于积极与教师互动。如果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环节处理过于简单,就会造成与教师互动的学生过于集中,将戳伤其他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会对课堂互动“噤若寒蝉”或漠不关心,势必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论《地之国》中未尽的世界主义理想 ……………………………………………………… 王玉明 冯晓英(3.99)

2)不良课堂笔记方法影响听课效果

习惯于高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能适应以听为主,记录重点的大学课堂笔记方法,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依然保持高中时“照单全收”的课堂笔记方法,必将使其疲于记录而不能抓住重点,将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课程课堂教学效果。

3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应用课程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应针对知识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课堂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改革与创新对策,以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3.1 知识内容改革与创新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知识内容方面具有知识量庞大和前后部分差异明显两个主要特点,因此产生了进度难以把握、连续讲解时间容易过长及学生学习态度不端等一系列问题[9]。针对这些特点及问题,本文探求做如下改革与创新。

1)优化知识结构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内容中一般电路分析、动态器件及动态电路及半导体器件及电路3部分分别由多个具体知识点构成,以往多以各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独立讲解。这种方式不可避免造成重复,讲解时间超出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影响学习热情。若能将同一知识模块下各知识点间共性知识提炼出来,先介绍给学生,然后针对各知识点讲解其个性知识,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前渗透后部分知识避免学生认识误区

3.2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为了解决《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及大班授课方式带来的问题,应当引入以下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主动思考提问的坏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多安排学生参与环节,激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走上良性循环[10]。

2)多种手段并用消除大班授课中“坏榜样”作用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不可避免采用大班授课教学模式。但课堂教学过程中“坏榜样”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坏榜样”也是需要教师关怀的学生,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以防伤害到其自尊心及学习热情。

首先,应以说服教育为主。该课程学生处于初步熟悉大学生活,对管理、说教有一定逆反抗拒心理的阶段,所以教师应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将道理融入专业知识,耐心劝解,将其引导回课堂学习;其次,对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应多给予课堂参与机会,尽可能多给予鼓励性提问,以防其因不能作答反生怨怼心理,更不利于提高其听课积极性;最后,在“坏榜样”情况刚出现时,应劝告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到课堂前排就坐,委以适当的课堂工作,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改善听课状态。

3.3 课堂学生行为习惯管理改革与创新

针对《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互动学生过于集中和不良课堂笔记方法两方面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改革与创新方案:

1)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传统扩大课堂参与学生范围的方法多采用随机点名,或以平时成绩“利诱”学生回答问题。然而这类方法过于被动,不能将大多数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本文试提出一种主动方法,即将全部学生纳入课堂互动环节中来。每次课堂互动时,以活跃学生为核心的小组作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及做答。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全体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既发挥活跃学生带头作用,又照顾到所有课堂教学参与者。

2)帮助学生掌握良好课堂笔记方法

良好课堂笔记方法是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也是课后复习必备条件。《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课堂教学知识量庞大,有主有次,授课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掌握良好课堂笔记方法,“授之以渔”,使之尽快全身心投入到此课程课堂知识学习中来。

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良好课堂笔记方法的做法主要有:首先,教师应在开始授课时告知学生,本课程课堂讲解内容有主次之分,记录时应抓住重点,了解性知识只要做到心里有印象即可;其次,教师在授课重点知识时应做适当强调,例如在讲解各类型放大电路的异同点时,着重强调其特点,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需要重点记录的;最后,教师挑选部分优秀的课堂笔记为范本,结合课程知识复习,为学生讲解课堂笔记的记录方法。

4 结 语

《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研究内容历史甚至超过了计算机的历史。经过漫长的积累,电路分析与模拟电路相关知识内容变得庞杂而繁复。同时,作为其面对的学生又都是大学“初学者”,既无大学课程学习经验,又缺少对专业知识应有的“敬畏感”。这就决定了该课程授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负责教会这些计科专业的“菜鸟”如何去学好这门课程,乃至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路与电子技术概述》课程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中必将遇到更多亟待解决的课堂教学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

[1]褚德欣,李永婷,王艳荣.《电路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11):165-166.

[2]陈斗.“电路与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J].技术物理教学,2010,18(1):13+30.

[3]夏百战,吕燚,石世光.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87-188.

[4]刘建.《模拟电路》的解惑[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12(3):28-29.

[5]张增良,肖洪兵,焦智.《模拟电路》中的几个共性问题[J].华北工业学院学报,2001,11(3):22-24.

[6]贾雯.大学生英语课堂注意力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7]贾雯.大学生英语课堂注意力客观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农业教育,2013(2):88-93.

[8]费玉双.自主选课体系下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策略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25(1):62-64.

[9]王恩普.模拟电路教学改革研讨[J].电子技术教育,2011(10):70-71.

[10]严冬冬.如何在模拟电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大众科技,2010,130(6):206+210.

猜你喜欢
电路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电路的保护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解读电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