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需求与大学的个性
——大学精英培养模式的选择

2014-04-10 07:40欧阳德君
史志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特罗马丁大众化

欧阳德君

社会的需求与大学的个性
——大学精英培养模式的选择

欧阳德君

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强调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是培养相对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更为广泛的精英。我国社会需求的现实体现了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高校和国家对精英人才的渴望。大学要具有竞争力,必须塑造自己的个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选择精英培养模式。

大众高等教育 精英 培养模式

一、消除误解:大众高等教育仍然以培养精英为目的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1926—2007)博士,在1973年发表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阐释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当达到15%时,由精英高等教育转向大众高等教育;当超过50%时,就进入普及高等教育[1](P3-4)。马丁·特罗教授的这一理论传入国内,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术界简称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尽管国内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但其理论还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实践。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文件)中要求: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从后来的高校扩招来看,明显是对马丁·特罗教授“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借鉴和运用。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6.9%[2]。根据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我国已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但对进入大众高等教育后,高校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的问题,很多人对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重视不够,把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精英高等教育才要培养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不应该选择精英培养模式,即不再以培养精英为目标,这是对马丁·特罗教授“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片面理解。

马丁·特罗在谈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时强调:15%的划分标准没有任何数学工具的支撑,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是他的一种想象和推断,是一种根据事实而进行的逻辑判断,是根据他从事高等教育的经验对当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一种判断。数字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5%、15%和50%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别标准,并不代表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同样可以认为6%、7%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也可以对大众化15%的标准进行新的划分[3](P7)。那么马丁·特罗教授为什么要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划分标准呢?按照他的解释,“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他是要说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就像你驾车即将进入隧道,在隧道的入口处,你往往会见到一个警示牌,它提示你进入隧道之后,要注意隧道里的新情况。大众化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此……大众化理论就是提醒你做好准备的一种预警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不是一个目标理论,它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是对历史和现实高等教育现象的一个总结。”[3](P7)显然,马丁·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分化,不是为了促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尽快到来,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预警,是一种“远虑”。但是,国内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地片面理解这一理论,人为地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幅度提前到来,在没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同时,促使马丁·特罗教授的“远虑”变成了“近忧”。

事实上,马丁·特罗一直都重视对精英人才的培养。他在1973年时就指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个阶段在人才培养上的异同:“精英高等教育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培养精英,但这是一种范围更为广泛的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层。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在普及型高等教育机构,第一次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不仅培养或广或窄的精英,而且培养所有的人,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1](P4)可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培养精英是共同的目标,只是范围广泛程度不同。精英教育阶段,大学主要培养的是政府和学术领域的精英,范围较窄,人数较少。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的教育仍然是以培养精英为己任,但范围更广,人数更多,包含了技术和经济领域,而且重点是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也就是说,不是培养或者不培养精英的问题,而是培养何种精英的问题。马丁·特罗为防止人们对他的理论产生误解,在“防止误解的说明”中强调:“从精英向大众、普及转变,并不是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结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在大众型高校中培养精英的功能仍在继续起作用。”[1](P8)直到30年后,马丁·特罗教授还在强调:“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英教育,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可以共处于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甚至共处于一所大学中。”[3](P8)“精英高等教育主要关注塑造统治阶层的心灵与性格,教育学生为在政府和有学问的职业中发挥更广泛的精英角色做准备。在大众高等教育中,高等教育仍然是培养精英,只是这时精英涵盖的范围更广,包括社会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层。重点从塑造性格转移到传递更专业的技术精英角色所需要的技术。”[4](P11)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不矛盾,两者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关系,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很明显,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不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认识,是对马丁·特罗教授的误解。

二、社会需求:社会对精英人才的渴望

不同的人对于“精英”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精英”是指既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具有优异才识或专业技能的人,强调的是德才兼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从未停止,提高培养质量的呼声此起彼伏,尽管也存在夸大其词,但确实体现了社会的需求,表达了社会对精英人才的渴望。

一是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一些高校,片面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断章取义,以“大众化”为幌子,认为“大众化”就是要降低标准,逃避对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投入,拒绝了精英培养模式,盲目追求数量,在教学质量上把关不严,毕业人数多,质量有待提高,甚至学生毕业之时就是失业之时。虽然大学教育不是以就业为目的,但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大学肯定是责无旁贷。每年大学生毕业时,各种就业率造假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冲击大家的神经。而众多大学毕业生为了就业四处奔波,屡败屡战、耗资无数、身心疲惫,甚至发生悲剧,用极端的方式表达无奈与愤怒,让人唏嘘不已。

在如今就业、择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中,绝大多数考生都是想在大学里成长成才,并不想浪费金钱,虚耗光阴。许多学生和家长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了对许多高校培养模式的不满。现在的高考已出现“考生考上大学很容易,考一个好的大学却很难”的局面。这个“好”字凸显的是高校的影响力,其中核心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好”,而精英培养模式正切合这种“好”。

二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很多单位以非常优厚的待遇却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许多毕业生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不是为了在员工数量上实现增长,而是希望依靠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的发展。这种供需的矛盾包含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不能简单下结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质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参加高考人数的减少,高校之间生源争夺,特别是优质生源的争夺已经开始显现,一些高校已出现招生困难的迹象,而且还要应对学生到国外读书的挑战,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即使是国内的知名高校,这种压力也是存在的,在与世界一流名校竞争中,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现在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已经开始试点培养精英中的精英,强调培养面向世界的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2010年3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个基于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率先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1所高校试点。

四是国家发展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精英人才的培养是重要的内容。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也体现了国家对精英人才的渴望。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又开始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协同创新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七章《高等教育》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正体现了国家对精英人才的重视,要实现这一目的,大学只有选择精英培养模式。

三、大学的个性:大学应选择精英培养模式

大学的发展除了共性的东西,还必须具备自己的个性,即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大学的个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办学理念,校园建设,制度设计等,其核心的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集中体现了它的个性。我们知道,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其中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因为后面三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才来实现,人的因素是关键,是第一位的。

没有个性的大学,在社会中不可能具备竞争力。我们一提到世界名校,首先想到的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大学。不仅是因为这些大学的校园美丽、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大学所培养的精英人才为他们的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奠定了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塑造了自己的个性。反观国内一些高校,过分注重形式,甚至简单地以是否进入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名单作为办学水平的评价标准,专科想着升格为本科,学院想着改为大学,专业性院校想着改为综合性院校,积极争取专业、硕士点、博士点数量,不断深挖办学历史,强调办学历史悠久,在校园建设、学生人数、专业种类等方面甚至超过了世界上的许多名校,但影响力远远不及那些小而精的世界名校。基于中国的国情,不能说国内高校不应该注重发展的形式,问题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服务于内容,即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开展所有工作。

一所大学要具备自己的个性,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而且在培养模式上应该选择精英培养模式。精英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既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具有优异才识或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己任的培养模式。精英不仅包含学生,而且包括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但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精英培养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出口”,即重点是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练就一身真本事,具有扎实的功底,在经过工作历练后能成为行业翘楚。这与相对于“大众高等教育”而言的“精英高等教育”有所不同。相对于“大众高等教育”而言的“精英高等教育”,虽然从“出口”上讲仍然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的,但是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是“入口”,强调接受教育的人是“精英”,而之所以是“精英”,是因为他们只占同龄人的很小一部分。高校扩招前全国每年高考统招本科生不到300万,约占同龄人的4—5%,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能考上大学的都是精英,是“天之骄子”,这个时候的高等教育就是“精英高等教育”。精英培养模式不管“入口”是否是精英,在“出口”上必须达到精英的标准。无论是“大众高等教育”还是“精英高等教育”,都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可以说,精英培养模式是两者的共同要求。

一所大学培养质量低,就不会有特色,更不会有自己的个性。毕业生的质量将是大学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重要力量,也最具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起点不一样,精英之间也会有区别,有侧重,因此精英培养模式不是单一的标准。一方面,假如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考入某大学,从“入口”来说,以中国目前的高考体系,他肯定不算“精英”,但是经过大学精英培养模式的培养,使他成为既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具有优异才识或专业技能的人才,那么在“出口”上,他绝对是“精英”;另一方面,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在60分到70分之间,如果通过精英培养模式使其综合素质提高到80分到90分之间,达到了精英的标准,尽管与那些综合素质在90分以上的学生相比还是有差距,但对学生自身来讲就是重大进步。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都可以选择精英培养模式。历史上庄子写的《庖丁解牛》、欧阳修写的《卖油翁》,所描述的都是典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他们绝对也是同行业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是自己通过实践锻炼取得的成就,大学通过系统地教育学习完全可以超越这种成就。

[1](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2-8-31(2).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美)马丁·特罗.徐丹,连进军译.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学,2009,(3).

欧阳德君 贵州理工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讲师 哲学硕士

(责编 高生记)

※ 本文为贵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2003)。

猜你喜欢
特罗马丁大众化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神笔马丁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那个最会画“胖子” 的老头儿——费尔南多·博特罗
维马丁的诗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