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2014-04-10 16:15邓美艳郭雨梅钟媛尹淑英景勇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介期刊

邓美艳,郭雨梅,钟媛,尹淑英,景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23)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邓美艳,郭雨梅,钟媛,尹淑英,景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023)

通过对国内外媒体融合现状进行的介绍,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并指出其对策可助学术期刊走出困境,保证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数字出版;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产品应运而生且形式多样,如数字电视、数字报、手机电视、电子书等。数字产品的出现,顺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同时也方便了大众的阅读需求和使用需求。所有信息在各种形式的媒体中相互渗透、共享,标志着媒体融合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并且已成为传媒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对新闻出版业来说,不仅仅是影响,而且还有冲击与挑战。在这方面做得较为成功的是斯普林格出版公司和里德-爱思维尔出版集团。国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新闻传播或新闻出版业在融合方面已经远远地走在了我国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学术期刊的前面,起步早且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学术期刊的发展不仅对推动新闻出版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媒体融合的概念和类型

最早提出“媒体融合”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教授浦尔,他认为“媒体融合”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融合是指除了媒介形态,还有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和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即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包括技术和经营方式的整合。通过整合,资源共享,集中处理,产生新的不同形式的产品,并借助不同的平台分享给大众,从而达到更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的目的[1]。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广义角度对“媒体融合的类型进行了归纳研究,如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于2003年针对当时的美国现状归纳了5种媒体融合的类型,即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戴默等专家也划分了5种,即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2]。如果结合现在的传播和出版现状,则媒体融合的类型还应将更高层次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划分进去,即媒体科技的互动融合(传统媒体间的互动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和新媒体间的融合)[3]、媒体所有权的融合、媒体战略性融合、媒体组织结构性的融合和多媒体综合性的融合。无论哪一种融合方式,均来自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而这些案例大多发生在新闻、广电等领域。从学术期刊角度来说,媒体融合正处于开始探索阶段,更需要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出版业的现状研究

1.理论研究

关于媒体融合,国外学者对此关注得较早,研究得也较多。早在浦尔提出这一概念之前,卢森伯格就针对美国机械产业早期情况提出了“技术融合”的概念[4];之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绘制了三圆重叠图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产业融合,并认为三个圆的交叉处即融合处将是创新最多、成长最快的领域[5];在此基础上,浦尔提出了“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指出各种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迦拿等学者将其理解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Andrew Nachison将其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其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的是指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7];Jenkins则认为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融合、媒介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融合;以约翰·帕夫利克和戴维·希尔曼为代表的更多的学者认为应以新媒体、新技术为切入点进行研究[8]。

在国内,以蔡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媒体融合是媒体组织重构、资源重整和流程再造的探索过程,既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又需要寻找到一条趋利避害、实现共赢的道路[9];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为传输手段;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下所有媒介向电子化和数字化靠拢的一种形式;高钢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功能交换[10]。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但基本停留在讨论介绍西方经验、强调融合重要性理论层面上,真正实践的并不多。对于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而言,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就更少了。

2.实践进展

进入21世纪后,国外传媒集团开始把视角转向了媒介形态融合。如亚马逊图书公司推出Kindle数字图书阅读器;索尼公司推出了eReader阅读器;苹果公司则在努力实现电视、报纸、书籍等多媒体在同一媒介形态上的融合[11]。美国论坛公司从最初的融合新闻工作室到共享新闻服务机制,其融合的渠道是网络,他们认为,网络服务器是最适合用来实现连续在不同平台之间内容分享的极好办法[12]。目前,论坛公司的媒介融合范围包括纸媒、广播、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等,跨媒介融合已达繁荣,可以说是多媒体融合共荣共生的典范。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大规模的媒体融合还在起步阶段,媒体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传统媒体大都只在内部妊娠并发育出电子版媒体模块。如《瑞丽》原是一本单一的期刊,从1998年开始出版《瑞丽》博客,2001年5月《瑞丽》杂志的互联网媒体开始发展,《瑞丽》网站正式成立。近年来,媒体融合的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终端上的各种媒介的大融合,如手机电视、手机报、手机小说等,中国媒体融合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三、我国学术期刊的现状与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期刊总数达9 468种,不仅数量飞速增长,而且作为一项文化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学术期刊达5 800余种。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真正能跻身世界名刊行列的却不多。截至2012年底,SCI和SCI-E(2011年扩展板)已含8 533种期刊,收录中国大陆期刊134种[13],EI收录相对多点。由此可见,国内学术期刊与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相比相对占有量少之又少。这说明我国学术期刊的现状令人担忧,值得深思。许多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术期刊定位模糊,栏目综合性强,内容同质,形式单一,一校一刊分散经营管理,呈现出分散而非聚合的形态,没有实现学术期刊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期刊质量的提高和其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学术期刊的传播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还有的期刊文理结合,栏目无划分,学科边界不清晰,致使期刊无法拥有更广泛和更忠实的读者,大大削弱了学术期刊这一交流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在出版方面,创新思维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有些缓慢,与其他媒体和各专业领域的专业平台互动较少,媒介融合功能弱,因此,学术期刊不可避免地陷于信息辐射能力小、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困境。同时也使学术期刊的融合步履维艰。

此外,数字出版运作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一是数字出版概念还没有形成行业共识;二是没有政府法规明确界定;三是在技术手段运用上还有分歧,即数字出版究竟依托的是互联网技术还是数字技术(二进制数字代码技术)[6]。尽管大多数期刊都有自己的网站,但功能、信息量、更新频率及影响力等程度不一,开放存取度也不一样,虽然约90%的期刊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大型学术期刊集成平台网站,接受了这三家信息服务商进行的全文服务和中国知网提供的数字优先出版服务[14],但在办公系统(稿件采编系统)自动化、DOI认证、二维码使用方面只有少数期刊在实施。缺少互动,缺少大型的信息传播平台,缺少融合的要素,与真正的数字出版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据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现状调查统计:加入大型学术期刊集成平台网站的占98.2%;单独建立自己的网站占62.4%;在自主网站实现开放存取的占34.6%;依靠主办单位网站实现上网的占12.8%;与国际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合作的占1.6%;加入行业期刊联盟数字出版平台的占3.4%。由此可见,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还不高,还不能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盈利模式方面较单一的传统出版而言要更先进些,总体收入有所增加(据统计,我国2011年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为1377.88亿元,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是2006年的6.47倍,年增速为45.27%),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如目前的融合只局限于与网络的融合(如网站、网页、采编、数字出版等),尚未实现与其他媒体的融合。

四、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1.准确定位,增强互动融合能力

学术期刊有别于其他期刊的关键要素就是“学术”二字。学术即意味着期刊所体现的内容必须是学术性的。这也决定了学术期刊的特点,即作者读者群相对集中,受众面窄,传播范围有限;但它也有其他期刊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在彰显学术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弘扬科学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学术期刊要想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发展得更好,定位很重要。只有准确定位,找准方向,才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版权意识、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通过整合资源和市场运作,不断提升期刊的编辑质量,使期刊良性循环。

此外,学术期刊的运作需要人际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如网上与网下,网站与期刊等),互动性越强,读者和作者群就越大,稿源也就越丰富,期刊内容的可拓空间也就越大,期刊的关注度也就越高。互动是整合媒介社区各种行为关系的载体,当然这只是基本的互动,更高级的互动需要丰富的数据库和专业的数字化出版技术。目前已有玛格泰克、汤森路透等几家在运作,而且还比较成熟。这是传播力得以提高的一个必备因素,也是学术期刊走向融合的一个前提条件。

2.加强联合,建立合理的学术期刊体系

为了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实现期刊的国际化,必须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学术期刊体系,因为靠小、散、弱和单一作战的模式是不能使期刊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只有借鉴国外知名期刊的运作方法和发展模式,即出版集团规模化、期刊出版专业化和办刊方式国际化,才能使期刊做大做强,从而跻身于世界名刊行列。如斯普林格出版公司和里德-爱思维尔出版集团都是通过兼并、重组、跨国经营等手段扩大规模,形成集团,并采用多种商业运作方式进行融资的,雄厚的资本保证了期刊拥有最好的编辑和电子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期刊的办刊质量,这说明规模化发展是期刊能够做大做强的基础。在专业化方面,该公司所创办的期刊大都是专业性极强的期刊,并且依托一些知名期刊不断分化出新的系列产品,增加了出版物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扩大了潜在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在国际化方面,斯普林格的英语出版已经占到集团出版总量的60%以上,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国内期刊达9 500多种,但真正优秀的据估算不超过50种。因此,改变期刊小、散、弱的局面,建立大型的期刊出版集团,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是期刊发展趋势之一。而建立合理的学术期刊体系,这是期刊融合的先决条件。

3.加强管理,注重引导,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

学术期刊的质量不仅与作者、审稿专家、编者有关,而且还与学术期刊管理部门和政策导向有着直接的关系。引导不当,会使学术期刊只注重期刊的评定,而疏淡对学术质量的研究,取向会发生偏差;而考核标准和鼓励政策的偏颇,又会导致国内的好稿源外流。据统计,截至2009年,中国学者在SCI发表的论文已达11.2万,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稿源外流相当严重。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学术创新水平和学术价值的失守和读者的流失[5],甚至产生学术不端的现象,因此,要千方百计地留住好稿,同时还要创办一些英文科技期刊,采用学术编辑与出版经营分离的方式,大力提高学术生产力,以此来吸引好稿,让学术期刊的一切回归到学术自身,让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这是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地位、使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学术期刊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全新学术期刊理念的体现。2013年下半年,中国科协联合六部门开始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目的就在于此。当然,计划的实施需要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调动和发挥出版单位的积极性,鼓励出版单位将期刊做大做强。同时改革不利于期刊发展的科研评价政策和体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良好的管理体系。事实上,这几年的“中国政府出版期刊奖”“百强期刊”及“精品期刊”“优秀期刊”“特色期刊”的推荐与评选活动对推进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加大对精品期刊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评价期刊的标准、各评价机构的统计来源、指标设立还不太统一,仍存在主观因素等,还需要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定,使期刊质量得以保证,使期刊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并通过数字出版、云出版等媒体融合方式得到传播,以达到共享的目的。

4.加强数字出版平台运作,为学术期刊融合创造条件

在媒体融合背景及新技术形势下,传统的出版模式已很难立足。因为现在期刊参与媒介核心竞争的价值重在专业性与创新性方面,所以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再造出版流程,生产出符合数字出版要求的优质内容;需要利用多样化的网络渠道开放获取,以延伸传统期刊的出版方式,突出自己的特色资源。目前学术期刊正处于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出版运转阶段,虽说数字出版只是一种出版形式,但就传播而言,它首先传播的是内容,没有具体内容的承载也就没有出版的意义;其次是形式,内容的编辑、复制、传播过程都是以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形式进行的;再次,所有数字出版必须借助计算机以及类似设备和网络技术才能得以进行[8]。

目前,我们已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集成专业数字资源平台数家,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整合,集成各家期刊传统出版内容的资源优势,统一资源的加工、管理、应用和发布模式,创建专业系列化网络资源库,以扩大内容资源的品牌和平台效应。2011年2月,推出的数字化“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就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是对分散资源按专业进行重组的有序聚合,即内容、平台和渠道的聚合。当然,下一步还需要适当整合国内外出版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与国外合作的方式以进带出,达到双向共赢的目的,从而建立起规模较大、网络技术领先、营销体系健全、经营管理规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编辑、出版、发布和利用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做到资源为我所用,达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畅通的传播,真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作用。

五、结语

学术期刊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术期刊的发展之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找出对策,理清发展思路,采用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并将新技术多媒体手段与学术期刊的传统出版方式加以融合,就一定会走出困境,保证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百度百科.媒体融合[EB/OL].[2014-05-06].http:// baike.baidu.com.

[2]任胜利.国外科技期刊的发展模式与特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3-08(8).

[3]赵宇,赵锡平,丁嘉羽.多媒体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 (2):237-240.

[4]邹琳.浅谈媒介融合与我国期刊的发展[J].社科纵横,2010,25(3):65-66.

[5]朱剑.我国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2011-12-06].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 2011-12/06/c_122383534.htm.

[6]朱陶,张慧.我国数字出版概念研究综述[J].青春岁月,2013(14):160-161.

[7]刘晶.困境·经验·探索:中国数字版权构建之路[J].国际新闻界,2012(2):91-96.

[8]吕欢.数字出版概念辨析及发展预测[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80-181.

[9]夏虹.“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10]宋文婷.中国期刊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11]周白瑜,段春波,于普林.科技期刊在媒体融合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编辑之友,2013(4):35-37.

[12]董艳华.媒介融合与我国期刊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10下):192-193.

[1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研究报告[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14]仇慧.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现状及问题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21):116-118.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edia Integ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ademic Journals

DENG Mei-yan,GUO Yu-mei,ZHONG Yua,YIN Shu-ying,JING Yong
(Editorial Depart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023,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edia fusion,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of academic journals,and point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cademic journals which can help out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a convergence environ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cademic journals;media integration;digital publishing;journal;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G237.5

A

1672-9617(2014)04-0503-04

(责任编辑 伯灵 校对 伊人凤)

2014-05-10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课题项目(B 2013-4-3)

邓美艳(1962-),女,沈阳人,副编审。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媒介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期刊问答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