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伦理困境
——基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视角

2014-04-10 16:15李树文王丽云
关键词:案主实务实习生

李树文,王丽云

(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辽宁 大连 116052)

浅析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伦理困境
——基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视角

李树文,王丽云

(大连科技学院管理工程系,辽宁 大连 116052)

社会工作伦理是社工践行专业价值观所遵循的伦理原则,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伦理冲突。目前专业实习伦理是国内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中相对空白的研究领域,高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往往忽略了对专业实习伦理的把握和应对。为此将从高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遇到的伦理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更好推动国内社会工作伦理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伦理困境;高校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承担着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务操作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社会紧缺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之一,因此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的重视。然而社会工作专业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伦理困境,这主要表现在实习效果、实习生身份、专业价值两难、案主隐私保密和机构忠诚度等方面。教师和学生通常将社会工作实习伦理困境与社会工作实务伦理困境概念相混淆,其实二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简单地说,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困境来源于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实习的伦理困境来源于社会工作的伦理矛盾和冲突[1]。目前有关社会工作实习的伦理困境在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很少涉及,就是在理论知识教育中也是相对薄弱的地方,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

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伦理困境

1.实习时间控制的伦理困境

教育部有关文件虽然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地执行。根据199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二届年会所做的问卷调查,20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最高的实习总时间才140天[3]。当然这个数据有些陈旧,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发展,这个数据也在不断变化更新,但是很难能达到800小时的国际标准。然而一个社会工作实习时间的伦理困境凸显出来,实习时间长就会取得好的实习效果吗?以某院校专业实习为例,一方面学生对专业实习的时间长短意见各不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大四毕业实习时间较长,绝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实习,往往去机构盖个章,找人写个实习意见,胡编乱造些实习内容,编造些虚假的实习材料。即使有的学生去实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目标完全相背离。有时实习时间的长短也会对学生服务的案主造成伤害。如学生到一家孤儿院实习,负责照顾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便和孩子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是实习时间结束后,不能每天都去孤儿院,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

2.实习形式与内容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以实习时间分类,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实习;以实习地点分类,可分为当地实习和异地实习;以实习场所分类,可分为专业机构和非专业机构实习,不同的分类实习各有利弊。实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伦理问题,在分散式、异地和非专业机构实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从事的往往是与专业无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甚至以企业社工的名义找公司实习,实际上从事的是行政性工作;有些学生在家乡找到实习机构之后便杳无音信,不利于专业教师的监控和指导。非专业机构(政府和社区)没有专业的督导资源,学生很难接触到专业的实务操作,学生对实习效果表示不满。

不同的实习形式将影响到实习的质量。辽宁省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低,专业的社工机构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数学校只能联系与专业相近的实习机构,而这些机构根本不从事社会工作服务,这与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相去甚远,不但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长此以往人才流失现象更为严重。

3.实习评估的伦理困境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在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师资队伍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而专门负责社会工作实习的教师更为稀缺,社会工作实习任务大多由专业任课教师承担,加之专业机构的督导少之又少,所以对实习评估的标准难以做到科学和公平。有些教师只看学生实习手册记录的内容,从记录的多少来评判学生实习的态度和效果。但有时学生专业实务做得很多很好,但记录的内容较少,文笔稍差,学生的成绩反而较低;有些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实习成绩,私自篡改实务评估结果;还有些学生从事的是一般的公益实践活动,却非要往社会工作实务上生搬硬套,这些都影响了社会工作实习的评估结果。

二、学生专业实习的伦理困境

1.实习身份的伦理困境

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实习机构后,他们对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不清。比如当案主到机构寻求帮助,实习生是否应该向案主说明自己的身份,如果说明可能会引起案主的不信任,实习生只能充当观察者角色,这样会打击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可能会给案主造成一定的伤害,更严重的会给机构名誉带来损失。这种两难的境地一直困扰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学生。如在某一次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习任务是给社区低保家庭的老人做访谈,访谈中老人讲述了自己悲惨的遭遇,用信任和渴望的眼神希望得到实习生的帮助,当时对实习学生的触动很大,一种想帮助别人却又无能为力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2.实习中性骚扰的伦理困境

提到“性骚扰”一词,人们会觉得离社工实习学生比较远,然而2012年4月下旬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观念。新浪微博和各大门户网站争相报道了深圳某工作人员蓄意强奸女社工事件,一时间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也给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女生实习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实习中的性骚扰诱发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案主。有些案主可能文化程度较低,喜欢说一些脏话和粗口,内容可能带有“性”的内容。另外有些案主对实习生产生好感,遭到拒绝后便对实习生展开猛烈追求,引发实习生的强烈反感和厌恶;另一诱因来自于机构工作人员,有些机构工作人员以留任工作或给优秀成绩为由,对实习生进行引诱。对于这些可能发生的性骚扰现象,实习生要做好理性的判断。

3.实习安全的伦理困境

学生实习安全问题一直是各高校比较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实习教师在实习动员会上会对全体实习学生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个别院校还会与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实习协议书。但即使做了一些精心的安全准备,个别意外事故还是时有发生。由于高校、学生和家长对事故中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含糊不清,学生就会将所就读的高校告上法庭。如某高校在2010年就曾出现一起学生实习期间出现车祸的事故,此后学校对校外实习学生的安全问题更加关注,对于实习地点和服务对象性质有着严格的把关,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学生的实习安全,但同时也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比如学生实习的服务对象范围是有限的,违背了无条件接纳案主的专业价值;学生实习不是以案主的利益为首选,而是考虑案主能否对学生安全构成威胁,违背了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4.案主隐私保密的伦理困境

保密原则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遵循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学生实践经验不足,一些看似不经意间的举动容易将案主资料泄露。例如,整理文件夹时写上案主的名字,被传真或计算机转移的记录和电子邮件可能被第三方截获[3];没经过案主的同意擅自把案主的资料用于科学研究等。当然保护案主的隐私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但是特殊情况界定没有标准。多数学校为了监控和评估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活动照片、实习活动录像或者实习记录表格等资料。那么,实习过程中可以拍照录像吗?高校将案主资料泄露责任在谁?这些都是实习生遇到的伦理困境。

5.专业价值观的伦理困境

刚从校园走入社会的实习生会抱着满腔的专业热情、热心助人的理念,甚至一点小虚荣心投入到社会服务中。有时候会因为实践经验不足,结果导致无意识地强加专业价值观的现象发生。有时候案主声泪俱下地讲解自己悲惨的遭遇,实习生会很容易轻信案主所说的一切事实,根本没有考虑事实的真实性,结果就打着正义的旗号去声讨他人的过错。还有案主在面对抉择犹豫不定的时候,实习生也会用自己的思想修正或改变当事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案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6.实习生之间的伦理困境

由于实习单位和实习基地的数量有限,几个实习学生被安排到同一家机构,甚至几所高校的学生被安排到同一家机构实习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各个高校对实习成绩优秀、良好、中和及格有着比例的要求,实习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必然会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这其中也会存在专业实习的伦理问题。有时学生在实习机构的时候相互之间表现得很和气,可是在私下都憋足了劲表现自我;实习中也会有同学之间拉帮结伙的现象发生;还有些学生只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互相推脱脏活累活。另外有时由于实习单位的好坏不一,为了公平起见,只好选择抓阄的方式决定学生的实习机构,这对学生来说也是存在同样的伦理问题,每个学生都想去好的机构去实习,谁都不愿意被分到不好的机构去实习。

7.实习生忠于谁的伦理困境

实习生忠于谁的问题也是典型的专业实习伦理困境。实习生是忠于所在的高校还是专业的机构,还是服务的案主?有时候当这些不同的忠诚要求相互冲突时,忠于谁的问题会异常的棘手。如果机构想在实习生所在高校举办公益活动,可是学校因各种原因对方案予以否决,实习生应该怎么做?当案主的利益与机构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实习生是应该继续代表案主的利益还是服从实习机构的安排?或者当实习生发现实习机构存在一些违规现象时,实习生是选择将此事隐瞒还是与将此事告发给所在学校?这些实习中可能发生的伦理困境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学会把握和处理。

三、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伦理的几点看法

1.加强学生自身的道德实践

近些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在不断发展,但却与原先的以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方向渐行渐远。美国社工史柏治和郭妮在《背叛的天使》一书中强烈批判了社会工作者的本质,开始脱离了社会上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因此学生在专业实习中必要的道德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伦理水平。所谓道德实践是出自人的良心等内心信念、道德价值观念的一种自愿、自觉和自择的行为[4]。学生对案主开展专业服务过程中,通过解决主、客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伦理抉择中不断进行反思性总结,时刻保持伦理思想和拿捏伦理判断标准,提高专业伦理意识以备不时之需,完善自身理论和实务的能力。

2.专业督导实务伦理经验分享

现在很多高校社会工作教师的专业背景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他们注重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而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领域的研究相对欠缺。具体表现在绝大多数高校本科阶段不开设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社会工作伦理书籍主要是翻译国外著作,公开发表的社会工作伦理研究论文数量较少,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成果较少。加之社会工作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量负担重,很少能抽出时间去做社会工作实务,教师的实务操作欠缺必然会影响实务伦理的经验积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社会工作伦理教学任务只能依靠一线社会工作督导,他们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处理社会工作伦理有丰富经验,他们可以把这些经验以案例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分享,对提高学生社会工作伦理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3.社会工作实习伦理原则制定

社会工作实习中遇到的伦理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今国内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的碎片化,因此构建本土的社会工作实习伦理已经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工作教育者探讨和统一在社会工作实习过程中学生的伦理责任和义务,并为学生解决实习中伦理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例如:实习学生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习生对服务对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习生对督导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服从督导的工作安排,定期的督导辅导等;实习生对专业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维护机构的声誉和形象;实习生对高校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保证实习出勤、不搭顺风车、材料不弄虚作假等;实习生对同学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习生之间要互相尊重,要维护团结;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务能力和道德实践的培养。

4.转变传统实习成绩的评判标准

比较常用的社会工作评估是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这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判标准。比如过程评估中,观察学生实务过程中的程序和方法,学生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关系,以及活动的内容和成效。结果评估中,考察学生的结案记录,包括实务服务提供的帮助有哪些、服务对象的改变程度以及对结案的感受和建议等。无论是过程评估还是结果评估都忽视了对社会工作伦理的考察,结果导致学生也对社会工作伦理部分不太重视。因此有必要转变传统实习成绩的评判标准,加入社会工作伦理内容的评估。比如实务介入中遇到的伦理困境有哪些,如何提出有效解决伦理困境的对策,结案后对社会工作伦理在实务中的体现谈谈感受和提出改进建议等。

[1]李伟梁,库少雄.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M].2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赵芳.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社会工作,2012(6):20-23.

[3]史柏年,侯欣.社会工作实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 Study of Ethical Predica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LI Shu-wen,WANG Li-yu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Dal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 Lian 116052,China)

Social work ethics is ethical principles that the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should follow when they practice professional values.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practice ethics is ethical conflicts that a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student needs to be solved in practice.Currently professional practice ethics is relatively blank fields in the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udents have often ignored how to grasp and deal with the ethic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student,this paper is going to explore ethical issues encountered in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ocial work ethics education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social work practice;ethical dilemma;university students

G642.44

A

1672-9617(2014)04-0561-04

(责任编辑 祁刚 校对 伯灵)

2014-05-05

李树文(1987-),男,辽宁大连人,助教。

猜你喜欢
案主实务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ODI实务
FDI实务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