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途径

2014-04-10 17:01董玉莲
关键词:实力沈阳影响力

董玉莲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沈阳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途径

董玉莲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沈阳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要想扩大其影响力和凝聚力,就要发展文化软实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沈阳文化软实力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沈阳的文化软实力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沈阳要努力寻找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战略途径,实现其国内一流城市、国际著名城市的目标。

沈阳;城市软实力;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到软实力竞争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城市通过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其综合功能和地位已成为一种趋势。沈阳作为一座省会城市,是东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沈阳如何在保持经济强势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市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使地区的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他首先指出一个国家的实力由两部分组成,即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某一国家以物质资源为主的基本资源、军事实力、经济力、科技力,可以体现在通过经济“胡萝卜”诱惑或军事“大棒”威胁,促使他国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而软实力是指某一国家的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吸引力、社会制度、民族凝聚力、价值观念、对外影响力和形象等内容。它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去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或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以产生软实力拥有者所希望的过程和结果[1]。总体上来说,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是将美国置于霸权地位的考虑,旨在向全球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以此把握世界话语权。所以,软实力的核心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基础之上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柔和的旨在提升国家综合地位的价值判断。文化软实力的宗旨在于文化,它的核心是思想、观念、原则等理念。在众多的软实力力量对比中,可以看出,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是根本的基础力量和灵魂。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在发展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关键环节。城市作为国家的一个单元,它势必也要提升在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城市文化软实力一般是指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条件的,综合城市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要素,反映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气质。具体体现为城市精神价值感召力、文化生活凝聚力、文化品牌影响力、文化创意生产力、城市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

(二)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柱

1.文化资源是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地方经济创新的内驱力。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文化的烙印,保守、单调的文化就会造成产品结构单一,无法形成市场潜力,也就失去竞争性;而开放性、丰富的文化,就会形成其产品结构多样化、国际化的特点,具备了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是从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开始的。因此,及时转换文化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才能使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因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这种独特能力,地方要注意吸收外部先进文化,注意对先进文化的吸收、消化和包容。文化不仅影响经济发展,同时,文化自身的魅力能够形成城市的内在吸引力、影响力。一直以来,有一种认识误区,人们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就会扩大城市影响力。其实,城市的影响力不仅是它的经济情况,更主要的是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如果城市文化软实力有了巨大提升,即自然会吸引人们前来投资、洽谈合作,从而使城市经济发展进入良好循环状态,真正达到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号召力的目的。

2.文化模式是地区经济的推动力。马克斯·韦伯曾说: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渊源。无疑,文化模式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一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该地区文化模式的支撑。从大的范围来说,文化模式是一个民族文化或一种文化的各个特质文化相互联系整合成为协调一致的系统的结构状态。从小的范围来说,文化模式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相互融汇、相互结合的特有方式,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基本人文特色[3]。文化模式作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区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价值观念,与此同时,人们的这些观念又被带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决策上,从而使地区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打上文化模式的烙印。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但文化模式又有外向性、吸收性的特点,所以它又处于一个动态的形成过程中,这种既稳定又变化的模式以一种软实力的方式折射在地区经济发展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二、沈阳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一)沈阳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从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条件来看,沈阳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作为辽宁省省会,沈阳还具有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它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作为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是东北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工业、科技、金融商贸中心,是国家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是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近年来,沈阳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致力于提升自身城市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利用文化引导舆论、教育人民、发展经济的功能。沈阳兴建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等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了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百万市民看电影”活动。沈阳在发扬传统文化上下了很大功夫,开办了朝鲜族民俗节、锡伯族西迁节、皇寺文化庙会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沈阳举办了“双百万”(即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和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工程惠民工程,覆盖全市所有1 022个社区及58%行政村。由于优越的文化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及有力引导,沈阳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沈阳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足

尽管沈阳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城市形象在国内外都有了很大提高,文化硬件发展较快,文化产业也加快步伐提升,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有了十足进步,但不可否认,沈阳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1.尚未形成城市文化名片

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就是要形成具有自己内涵的文化名片,城市文化名片是城市精神的表征。一个城市要具有影响力,必须形成体现城市发展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对于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大都市来说,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城市名片,这就无法使深厚文化传统发扬光大,也无法凝聚成主流价值观,更无法体现蓬勃发展的城市精神。这样,在城市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就不能充分发挥全体市民的凝聚力量。因此,沈阳必须尽快以发展城市、扩大城市影响力、传播城市文化为己任,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具有凝聚和引导作用的文化名片。

2.基础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在过去的几年里,沈阳大力发展基础文化设施,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线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的局面,但文化硬件的完善并没完全改变文化服务质量,沈阳的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公共文化服务软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机制,因此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出现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相匹配的矛盾;第二,文化服务的对象和人群涉猎不广,从以往的社区街道以及文化宫等举办的文化活动来看,我们发现,参与者大多数是已退休的老人和正在上学的中小学生,很难看到广大中青年的身影,因此,要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率,扩展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人群。

3.亟需打造沈阳城市文化精品

文化能让一个城市焕发出积极向上的生机和活力,有文化魅力的城市能激发人们对城市的向往与热爱。一座现代都市,非常重视城市文化氛围的打造和培养,伦敦、纽约、香港等全球知名城市无不如此。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沈阳的文化发展中,始终没有形成具有沈阳特色的城市文化精品,这就使沈阳的城市吸引力缺少了精神内涵,使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大打折扣。沈阳近年来打造了“双百千”“非遗文化”“皇寺庙会”等一系列文化品牌,但仍然没有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出现现代品牌开发不足的问题。

三、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分析

(一)继续完善大众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市民凝聚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沈阳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提高全民文化参与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服务政策。第一,要明确服务意识,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文化服务这个重要核心,把提高沈阳居民的文化素质作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发展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大众文化的服务模式,满足人们多元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转变文化运行模式。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是政府和群众的双向展开,但政府和群众的职能要有所区别,政府要对市民的文化需求进行调研与规划,然后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三,保证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运行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图书馆、社区活动室、公共运动场地、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要从市民的需要角度出发,提高服务质量。第四,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大众性,大众对文化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样性的,所以文化内容要做到兼容并蓄、雅俗共赏,在丰富大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身文化修养。

(二)依托“一宫两陵”,打造城市文化魅力

一座城市在世界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文化因素,世界上著名的城市,都是因为它的独特文化魅力。沈阳作为东北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和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掘城市文化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源。沈阳若要提升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必须要利用自己已有的文化基础条件,扩展城市文化活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沈阳有闻名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故宫、福陵、昭陵,这些文化遗产与满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深挖满族文化渊源,打造具有历史特色和沈阳特色的满族系列文化活动,让居住在沈城的人们了解满族文化、走近满族文化。沈阳有闻名世界的新乐遗址和“怪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自然资源,开展一系列弘扬历史文化和让世界了解沈阳的活动,并打造出任何城市都不具有的文化精品活动,这才会使沈阳的文化魅力大增,也才会真正让世界了解沈阳。沈阳是著名的“足球城市”,五里河体育场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历史转折的标志性象征,这些都是沈阳的骄傲,更是沈阳得天独厚的宝贵文化资源。近年来,沈阳还致力实施“金廊文化”建设,尤其强调城市建筑的文化意蕴,这些举措加强了沈阳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了沈阳的城市魅力。

但是城市的影响力最显著的特点应该是它对人的吸引力,也就是城市只有具有舒适宜居的文化环境,才会吸引人们前来投资、发展和生活,所以城市对外吸引力的提升,更要从细节入手。一是适合居住的生活场所。如今人们生活方式都是快节奏的,所以就更需要一个让身心得到放松的居住地,公园、公共绿地、社区画廊、小剧场、电影院、书店、剧院、音乐俱乐部和咖啡馆、特色小吃街,都是他们喜欢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身处其中,更会增加城市自豪感。二是具有丰富的社交活动。广场舞、有趣的音乐表演,以及以娱乐为主的体育活动,都可以为人们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从而让人们身心得到放松。

(三)加强文化传播途径,增强沈阳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一方面需要自身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还需要良好的传播途径。一是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硬件媒体,打造城市文化传播系统。语境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最好途径,而目前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城市文化的最快捷途径就是媒体,所以,媒体传播城市文化的任务艰巨而道远。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媒体传播优势,形成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模式,让沈阳的独特文化远扬。二是借特定活动宣传,扩大沈阳文化影响力。这里的特定活动是已经形成周期,且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活动,比如“沈阳国际啤酒节”“沈阳国际冰雪节”“沈阳国际旅游节”等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还可以借国内大型展会之势,积极组织沈阳旅游景区、知名企业参加各类大型的展会,借展会之机,传播沈阳文化。另外,还要抓住优秀文艺作品传播的影响,扩大沈阳文化元素的魅力,如电影《一代宗师》,在沈阳关东影视城取景,借助该电影的公开发行,扩大沈阳文化影响力。

[1]Joseph S.Nye,Jr.,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New York:Basic Books,1990:188.

[2]蹇莉.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途径[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4):83-88.

[3]陶莉.甘肃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0-85.

G124

A

1674-5450(2014)01-0012-03

2013-08-26

2013年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十八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ZTS2012SBD14)

董玉莲,女,辽宁盖州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 赵 伟】

猜你喜欢
实力沈阳影响力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天才影响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