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4-04-10 17:01
关键词:教育

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博导论坛】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概况、成因及调节 张丽华,潘汝莘(1.1)

现代教育家俞子夷与设计教学法的中国化(下)吴洪成,樊 凯(1.5)

语言接触中外来语素的汉化——从类词缀“族”谈起 沈文凡,丁 晖(2.1)

近年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影响因素 王国红,王雨丝(2.4)

近十年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反思 关四平(3.1)

《史记》价值评价体系与用人制度的关系 刘丽文(4.1)

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与逻辑曲铁华,慈玲玲(5.1)

辽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辽宁的实践房广顺,马 强(5.6)

农村低保线的理论标准及实际给付差距分析柳清瑞,王 ,翁钱威,苗红军(6.1)

企业服务外包业务的影响因素及结果的关系研究刘力钢,霍 光(6.6)

教师质量评估标准研究——以日本为例 孙河川,郝玲玲,郭丽莉(6.9)

萧红留给我们的遗产 季红真(6.13)

【学术热点·莫言专题研究】

百年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 黄伟林,穆 莉(1.10)

莫言研究综述 刘广远,王敬茹(1.15)

论莫言小说的红黄色调意象 王英杰(1.19)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路线图的国内部分黄伟林,穆 莉(2.7)

关于莫言小说的五种描述 韩春燕(2.13)

莫言《红高粱家族》的生命力书写 张 妍(2.16)

东方有鸟,卅载不鸣,何若“莫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国外路线图黄伟林,穆 莉(3.5)

在“野”的旗手与恶作剧诗学——莫言的写作姿态与小说趣味 唐 伟(3.10)

从《四十一炮》看莫言的人性关怀 邱 月(3.14)

撤退中的探求与迷失——从《檀香刑》看莫言小说审美风格的嬗变张洪波(6.15)

中国经验:赛珍珠与莫言研究的一个视角 韩传喜(6.18)

【学术热点·“美丽中国”专题】

生态文明观解析 马桂新(4.6)

公民道德素质提升与“美丽中国”建设 李晓兰,刘凤杰(4.10)

【学术热点·养老问题研究】

新型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张景学(5.10)

【关东文化与北方民族】

朝鲜使臣眼中的清代辽东民居 关亚新(1.22)

论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以新疆南疆乡村中学原生态校本课程为例马岳勇,马珊珊(1.27)

锡伯语传承与创新机制研究 李云霞(5.176)

张作霖统治时期的东北军事近代化 康艳华(5.180)

非馆藏满文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字化体系建构曹 萌(6.21)

中东铁路线性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 刘丽华(6.24)

【哲学与历史学】

论孔子思想理论的孝道学说 刘北芦,刘兆伟(1.30)

论荀子的治国学说与孝道思想 闫海军,高 山(1.33)

新时期农村青年社会主义信仰问题及其对策 周 军(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视域 贺长余(1.39)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意义解读 郑丽娜(1.44)

【政治学与法学】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茹萍(1.47)

“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辨析 张立新,张德明(1.50)

大学生党性教育实施原则及长效机制的建立 耿家娜(1.53)

高校出国和留学归国人员统战中现存问题与对策李 岩,张 明(1.56)

对新《民事诉讼法》案外人救济制度的思考陈凤贵,李木楠(1.59)

民间法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研究 方 芳(1.62)

中法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性质比较分析 张秋婷(1.65)

试论公司对股东的保护义务——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转让为例孔彬彬,葛 俏(1.68)

移动出版行业的版权保护研究 侯庆凯(1.72)

马克思正义观对诺奇克占有正义的超越黄海洋,杨 彬(2.20)

论非公企业党建的规范化——以沈阳市为例 宋海琼,张春艳(2.24)

从自由主义的发展逻辑看现代国家的主要制度付 威(2.27)

公益诉讼与集体诉讼制度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杨 玲(2.30)

税收征纳关系的改革与完善 李慈强(2.35)

涉黑犯罪惩治对策比较研究 李凤梅(2.38)

努尔哈赤法律思想考析 武航宇(2.41)

旅游权利的享有及其与人权关系 石 群(2.44)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宋吉鑫,邱相君(3.17)

社会改革与教育实践中开放社会理论的意义张俊洪,陈 铿,杨文萍(3.20)

政府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的政治责任 孙洪波(3.24)

全媒体语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 孙仁斌,任 炜(3.27)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行政法学教学改革 崔 红(3.30)

法学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基于中美法学实践教学发展的视角 李晓霖(3.33)

反垄断法公力救济的困境与私力救济的出路蒋 ,马云鹤(3.36)

论西欧启蒙运动时期的婚姻家庭法——以《拿破仑法典》为例 张鸿浩(3.39)

制度与革命的博弈——《旧制度与大革命》引发的思考 王 刚(4.46)

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工作 刘海邦,张礼庆(4.49)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与应对措施 李春阁(4.51)

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法律思考 包玉秋(4.54)

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制 周明勇,易丹辉(4.58)

私人提供公共物品的法律规制 王志权(4.61)

我国继承法修改应坚持的修法原则 葛 俏(4.64)

“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前提 郎晓东(5.56)

辩护律师参与侦查程序的立法修改与意义 王贞会(5.59)

马克思关于社会交往与人自主意识的建构 姜爱华(5.63)

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特点、存在问题及建议贺守喜(5.66)

欧盟公共采购法立法述评 阎其华(5.6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群联系的经验朱广亮(5.72)

我国格式合同规制的困惑与解决路径厉婧文,于维同,李 霞(5.75)

发动群众是东北解放的根本保障 崔晓庚(6.29)

马克思教育理念的理论渊源 许金龙(6.3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创业精神培养研究评述谷力群,佟雪莹(6.36)

生态消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隋牧蓉(6.40)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机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 越(6.43)

高等院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探析贾玉明,张艳伟(6.4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四大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陈永杰(6.49)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自我管理策略 陈大勇(6.53)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丁 楠(6.55)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孙若梅(6.57)

监狱服刑人员社会保障权益与制度批判 邵祥东(6.59)

民主化进程中的权力制衡 王春蕾(6.62)

【文学与语言学】

域外中国文学研究与建构的世界话语权 熊 明(1.75)

北宋学术新变与欧阳修散文创作互动关系 刘越峰(1.78)

《女神之再生》神话“重述”的新解——兼论郭沫若早期神话观念 张 岩(1.81)

新时期文学中农民进城的现代转型与时间转换 廖 斌(1.85)

《推销员之死》对中国当下的现实意义 王丽云(1.90)

中日动物谚语概念隐喻的比较 鲁 畅,吕楠楠(1.93)

国际语言测试视阈下的自主探究特色培养模式研究孙南南(1.96)

话语标记语Just的语用功能探析 阎立君(1.99)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阅读理解实践与策略 李靖舒(1.102)

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 赵慧平(2.130)

明代文学文献辽东描写的研究现状述评 李国云(2.133)

清宗室女作家顾太清家庭关系考 张淑蓉,王海荣(2.136)

当代文学批评与地方文化建设——以韦君宜研究为例 蒋芝芸(2.139)

“改造国民性”的继续——苏童《碧奴》新解 赵 耀(2.143)

“身体的叙事”——阎连科小说的一种读法 焦红涛(2.14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存在主义解读 丁立群(2.151)

《死者年鉴》中美国“天命论”的瓦解 赵 丽(2.154)

古诗词中列锦格的构成探究 程 红(2.158)

阿尔泰语系复数附加成分的语序类型研究 陈新义(2.161)

俄语反讽的文化蕴涵 吕 莉,祁志伟(2.165)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李天乐(2.168)

地域文学性质、特点及其他 王 祥(3.123)

从新文学经典到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阿Q正传》从《晨报副刊》到《麒麟》的改编邓海燕(3.128)

评阿部幸夫的《鲁迅书简与诗笺》 代田智明,李明军(3.131)

论朱西宁小说中的基督教文化印记 王云芳(3.134)

生态语言学及其核心思想解析 姜雪梅(3.137)

外国留学生汉语“婉拒”的习得情况 关英明,刘晶晶(3.140)

模因论视角下的语用失误 回 纲(3.144)

论诗歌的意象叠加——以苏轼《卜算子》为例 王太顺,傅美艳(4.116)

论朱熹“心统性情”哲学思想统摄下的文学观王 莹,孙红梅(4.119)

再论《晏子春秋》的著作属性——从《列女传》《新序》《说苑》采录材料的性质说起刘文斌(4.123)

光和元年赵壹造访河南尹羊陟考 马天祥(4.127)

对鲁迅革命家质疑的质疑 关明国(4.130)

探索存在的不确定性——刘照如《鲜花盛开的草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色石 杰(4.134)

寓言中的女性困境——评铁凝的小说创作 修 磊(4.138)

反思与探索: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杨松芳(4.142)

白先勇小说生命主体精神的寻绎与建构 郁葱葱(4.146)

魏晋风度中的诗情与琴音 王一涵(4.149)

论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先进性——以《一间自己的房子》为例 贺大鹏(4.152)

巴塞尔姆《玻璃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张秀红(4.154)

视觉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结构转向及对策 刘立辰(4.157)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综合运用张晓丹(4.160)

试析《马氏文通·正名卷》术语解释之互文性——兼论《〈马氏文通〉读本》的修辞创新 张春泉(5.140)

试论《山海经》对谶纬的影响 王焕然(5.143)

区域文化视域中的《西游记》研究 李传江(5.148)

词块认知与应用写作能力培养 黄莉娜(5.153)

迷失的心灵,幻化的人生——评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刘春艳(5.156)

新世纪中短篇“另类小说”的创作格局 程振红(5.159)

中美传媒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比较 张琳琳(5.16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理论研究综述 侯茗予(5.166)

论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中的“情理” 王 楠(5.169)

《说文解字》中的器具类名称 韩天宇(5.173)

新世纪媒体文学批评的特点与发展趋向于永顺,张 驰(6.112)

梦的森林:审视欲望儿童的原点——董宏猷儿童小说探视 马 力(6.116)

钟嵘诗评的价值取向分析 姜桂华(6.120)

论茅盾建国前的文学美学思想 孙殿玲,张启阳(6.124)

凤鸣朝阳——《诗·大雅·卷阿》新解 叶桂桐(6.127)

【经济学与管理学】

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色化发展方向选择王春娟,郭 恒(1.105)

物流与宁波经济发展关系 高国兴,刘 莉(1.109)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调整研究 袁晖光(1.113)

外资银行的优势及其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胡予晓(1.116)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基于2010-2011年月度数据葛腾飞,梁秋霞,万苗苗(1.119)

GHM模型的扩展:合约的完全性、当事人的不可替换性、投资约束江 滨(1.122)

关于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探讨 张晓民(1.127)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马春光,赵喜艳(2.48)

辽宁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侯江玲(2.52)

吉林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策研究 赵 亮(2.56)

社会工程与和谐社会建构的理论探析 陈 伟(2.59)

企业营销员隐性知识结构研究 郑久华,张淑华(2.62)

社会角色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改进李 明,吴 双(2.66)

高校“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及教育策略王艳彪,张 帆(2.69)

略论和谐学校建设中的学生管理 陶国礼(2.72)

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美国的经验及启示刘玉雁,张 述(2.75)

我国财政投融资绩效的现状与建议杨志安,李 鹏,闫 婷(3.42)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理论及实证研究 邵 若,杨 春(3.45)

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引导基金的问题与建议 景 乐(3.47)

论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申东镇(3.50)

消费者感知价值对网络购买意愿影响研究——以在线口碑为调节变量 钟 凯,张传庆(3.53)

ICT服务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康 鹏,于海溶(3.57)

日本电力产业规制治理结构的评价 徐 飞,杨 凤(3.61)

状态空间模型下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 袁 见(3.65)

人力资本与FDI区位抉择的关系——基于大连市金州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孙宗扬,王庆石(4.13)

技术选择与创新系统的交互作用研究——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张海笔(4.17)

大学生网上开店可行性分析 宋锦萍,任奎艳(4.21)

城市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模式韩福文,王 猛,王 芳(4.24)

影响管理咨询服务成功的因素分析与验证刘文超,李杰侠(4.28)

政府决策机制与公民参与的变迁——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 彭 彦(4.32)

巴纳德行政组织理论初探 郭 铁(4.36)

创新网络管理的关键要素及相互作用——基于光电与ICT产业的分析 唐锦铨(4.39)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地方会展经济发展研究周 红(4.43)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的策略——从职业资格认证的视角 夏 敏,孙 淼(5.13)

我国中小企业无效交易成本探讨 张雪艳,冯 丽(5.16)

完善网络监督问题研究 张彩玲,李东杨(5.19)

科技创新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耦合机制——以沈阳旅游产业为例 陈国宏,朱建秋(5.23)

政府行政效能提升的路径 赵敬丹,李 娜(5.26)

采矿权抵押设立问题研究 李 岩,冯 新(5.30)

控制权转移、公司绩效与私人收益王书林,邵 若,薄 澜(5.34)

基于非正规金融视角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缺口郭丽婷,杨秀萍(5.37)

治理时代的权力与责任 郭 蕊(5.41)

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孟祥宾(5.45)

营销动态能力二阶多维概念模型的构建 陈 宁(5.47)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经济周期关系的实证研究申树斌,莫宝民(5.50)

探析盘锦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游庆军(5.53)

绿色网络游戏市场研究及对策建议 王春娟,姚鸿韦(6.65)

环境、就业、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马 新,邵良杉(6.69)

公园成为“可持续公共消费品”的社会意义 于会歌(6.72)

制度演化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齐艳华(6.77)

大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 温凤媛(6.81)

沈阳发展主题酒店的优势及其策略 白 薇(6.84)

外语教育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语言经济学为视角 吴 琼(6.87)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联性朱一鸣,董运来(6.90)

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杨 威(6.94)

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林李楠,梁燕子(6.98)

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基于辽宁四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毛丙波(6.101)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进与规律 赵海丰(6.104)

高校图书馆做好导读服务 王庆德(6.107)

高校图书馆增强为大学生阅读价值观的服务意识车宝晶(6.110)

【教育学与心理学】

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数理分析秦旭芳,刘腾龙,王雨丝(1.130)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支持政策的审视与思考 刘俊卿(1.13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与导师队伍建设——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崔立宏(1.138)

高师院校开展活动课程的意义与思路 田铁杰(1.142)

文化视域下的教育“减负” 田若飞(1.145)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财政体制探析 杨云兰(1.148)

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 范春霞(1.152)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王 辉(1.156)

高校外籍教师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 史万兵,陈建平(2.79)

中国古代私学管理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刘丽丽,孟祥滨(2.83)

对高校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巴哈提牙尔·米吉提(2.86)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高 飞,石 岩(2.90)

论英语听力课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改革 郭忠壮(2.93)

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的实训教学策略 王 尧(2.96)

英语传统听力与视听说综合教学模式的对比——以教育效能理念为基础 门 悦,郭旭东(2.99)

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探析 李 悦(2.102)

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马山雪(2.105)

和谐体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路径分析 张 凯(2.108)

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反思——以《经济计量方法研究》课程为例 金 笙(2.111)

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孔繁成,姜 楠,陈雅楠(2.114)

“规范”与“体认”视角下的村小教师队伍建设 张 莹(2.118)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生实习类型与内容 郭瞻予(2.121)

医学生外语磨蚀的心理因素研究 吴 迪(2.125)

近二十年来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研究述评刘彦华,武 琳(3.69)

美国、澳大利亚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张天华(3.73)

古典智慧视域下杜威民主精神的检视与批判徐 龙,王 帅(3.76)

论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 孙 ,张月清(3.80)

高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的构建 田玉芬(3.83)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成因 刘亚军,张 艳(3.86)

大学生成长目标管理的创新 左 冰(3.89)

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周文元,邓 (3.9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夏宗光(3.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课程教学的着力点杨成刚(3.98)

大学英语教育中共通能力的培养 于 兰,马楠草(3.101)

合作学习策略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方冬革(3.104)

日语教学的地缘性优势及新形势下的改革探索张晓宁,白春阳(3.107)

空乘专业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李雯艳(3.110)

大学生自杀心理干预的系统分析 鲍英善,崔 宁(3.113)

大学生心理委员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培训策略 崔 爽(3.116)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成绩偏差分析刘 凤,张志宏(3.120)

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教育辨析——以教育硕士培养为例 张 萍(4.67)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姜丽华(4.70)

论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闫怡恂(4.73)

本科生班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志刚,姜 (4.76)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王 博,林 楠(4.79)

辽宁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晓光,王 鑫,王凤玉(4.82)

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郑 彬,车 辉,张玉红,陈立杰(86)

高校师资培训的有效迁移与评估机制 关凤华(4.89)

高校考试改革方案探析 孙东杰,丛义忠,赵福亮(4.92)

论艺术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改革 贾琳琳,杜 宇(4.96)

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中的EAP实证研究谢 钢,张曼曼(4.99)

留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情感品质培养 关春芳(4.102)

观察学习与样例学习 林洪新,于 洋(4.106)

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身心素质影响实证研究——以《健身街舞》课程为例 杨 洋(4.109)

体育生活方式差异下的大学生体质特征姚 远,孟 莉,杨 光(4.112)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大学英语分级测试题库建设何立新(5.78)

高校体育选项课现状与展望 吴明深,李松洋(5.81)

工程教育模式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吕迎春(5.84)

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 万光玲(5.88)

农林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对策苏 畅,赵伟韬,侯 阳(5.91)

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多媒体课件设计 文钟莲(5.94)

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瓶颈与解决策略郑 俐,孟晓媛(5.97)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张海会,胡玉梅(5.100)

商务日语文化教学的思考 陈思佳,陈 苏(5.103)

任务型语言教学新模式“寝室口语英语”的效应分析戚田莉(5.107)

接受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邓海涛(5.11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研究综述 李 曦(5.113)

高师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教学策略 于欣滢(5.116)

近代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构想李银慧,谢长法(5.119)

本科教学中如何开设典籍英译课程 姜 欣(5.122)

“以学生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韩雪莹,秦 涛(5.125)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与创新性 卢益山(5.128)

重铸与提示有效性对比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王 茜(5.131)

文本阅读与原生态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 高 琛(5.134)

强化中学体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张凤春(5.137)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实证研究——兼论与归因风格、师生关系、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张 野,李 妍,崔 璐(6.132)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刘 野,许丽芬(6.135)

团体心理咨询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高丽芳(6.138)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信念与策略关系彭毳鑫,赵志文(6.142)

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权奇哲,袁立莉(6.145)

小学语文教材成语遴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周士宏,王明月(6.148)

语文教学风格的传承与创新——以孙永河课堂教学为例王晓霞,孙晓静,隋 娇(6.151)

欧阳代娜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李 楠,赵紫妤,张思一(6.154)

研究性任务型大学英语实践课堂教学模式——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李田新(6.157)

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应用策略 周 延(6.160)

音乐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郭 彪(6.163)

英汉口译自主学习模式 张金玲,颜晓川(6.166)

【社会学与文化学】

汉初“借秦为喻”的文化反思语境与文人精神 单 良(1.159)

文化: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文化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探析 石文卓(1.163)

先秦采诗制度与中国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马骁英(1.168)

朝鲜族社会的个体化——兼评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徐 芳(2.172)

论技术对于文化的价值 谭文华(2.176)

曾国藩与李元度关系的再辨析——从咸丰十年的一个奏折说起 梁从国(2.180)

【艺术学与传播学】

董其昌文人画的美学思想及历史地位范作升,傅合远(1.172)

论电视剧戏剧动作的营造方法 董 艳(1.177)

古典萨克斯管起源发展及流派 李 淼(1.180)

母语语境下长笛艺术教育的民族音乐传承 姜 磊(1.183)

论《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演奏风格——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 时 霞(1.186)

大管音色特点及其训练方法 沈连超(2.184)

德彪西《被遗忘的抒情曲》钢琴伴奏的写作思维王 晨(2.187)

武功名称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张 林(2.190)

民族声乐教育与文化资源、现代科技的整合 陈丽艳(3.148)

论中国钢琴音乐的人伦文化特质 金 茗(3.151)

民族声乐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及其融合 王志昕(3.154)

潜意识对钢琴音乐学习过程的影响 林 梅(3.157)

论社旗山陕会馆的“合”之美 姬 准(3.160)

戏曲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 曹 力(3.164)

理查·施特劳斯中期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肖 婧(3.166)

拼布艺术在咖啡馆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陶 熹(3.169)

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梁会兰,戴如莲(3.172)

求证式新闻采访探析 刘丽薇(3.175)

影视翻译与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赵 践,郝 军(3.178)

语料库和BNC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程璐璐,白志刚,冯德煜(3.181)

略论移动学习理论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肖凌鹤(3.184)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王天晓(3.187)

合唱艺术与高雅音乐的传播 张会艳(3.190)

楷体印刷字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重捺出锋”为例 向 彬(4.163)

流行萨克斯演奏的颌式自然颤音演奏技法 刘 焱(4.166)

论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李晓杰(4.169)

再论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法 刘瑾怡(4.172)

艺术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 赵 微,邬诺娃(4.174)

论音乐剧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周美彤(4.177)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 丛 蓉(4.180)

清代满族皇室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实践 徐潇雨(4.183)

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与传播 张 辉(4.186)

辜鸿铭英译《论语》的生态翻译学视角解读周小 (4.189)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胡 博,姚泳全(5.183)

论戏剧人物形象与舞台环境的关系 张红星(5.186)

略论新闻的娱乐化走向 薄立波,王晓明(5.190)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谈判策略 吴玉伦(6.169)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童谣文化价值及传承阮俊宇(6.172)

动画创作中的艺术主观性——以动画电影《花木兰》为例 王 剑(6.175)

中国古代家训中的交友思想 孙明泽(6.178)

焦菊隐戏剧导演艺术对戏曲的借鉴 房长勇(6.181)

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思维的价值 李 剑(6.184)

大学翻译专业笔译职业化培养与认证 徐明玉(6.187)

自媒体环境下视觉设计人才培养与创新 苏 娜(6.190)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