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

2014-04-11 02:09黄华锰陈树达潘小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脑栓塞脑血栓下腔

黄华锰 陈树达 李 泽 潘小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

黄华锰 陈树达 李 泽 潘小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5例首发症状为痫性发作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病变多累及皮层或为多灶病变;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死亡5例,病死率为9.09%,未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死亡47例,病死率为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可以痫性发作作为首发症状,且这部分患者病死率较普通脑血管病更高。

痫性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和脑栓塞等。据调查显示,1/2以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可并发癫痫,癫痫可发生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任何时间,有时痫性发作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首发症状[1]。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24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55例首发症状为痫性发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集55例首发症状表现为痫性发作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标准[2]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70.26±3.15)岁;其中脑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血栓24例,脑栓塞11例;均为急性起病,有诱发因素32例,其中劳累或受凉后发病25例,情绪过度激动发病7例,无明显诱因发病23例。所有入组均已排除低血糖、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内科情况,均无癫痫及痫性发作病史。

1.2 癫痫发作类型

以国际癫痫分类标准评价癫痫发作类型;55例患者中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22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出血6例,脑血栓6例,脑栓塞5例;部分性发作33例,其中脑出血9例,脑血栓18例,脑栓塞6例。

1.3 临床表现

癫痫发作后出现偏瘫、失语39例,意识障碍21例,头痛、头晕18例,恶心、呕吐12例,精神障碍5例。

1.4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完成头颅CT或MR的影像学检查,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出血及脑血栓、脑栓塞患者病灶位于皮层18例,基底节6例,脑干9例,小脑1例,多灶病变12例。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脑血管病类型的关系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均可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各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表1 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脑卒中类型的关系

2.2 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现累及皮层的病变及多灶病变的患者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可能性更大(P<0.05),结果见表2。

表2 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n(%)]

2.3 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分析

本组2419例患者,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55例,检出率为2.27%;其中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死亡5例,病死率为9.09%,非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死亡47例,病死率为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突然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其并发癫痫的可能性较大。国外有文献报道,老年人的癫痫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原因[3],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约占脑血管患者总数的1%~10%,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相符。

表3 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与患者死亡情况比较分析

多数学者认为[4],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痫性发作的原因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由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衰竭,致使Na+进入神经细胞内,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使其过度去极化,从而引发痫性放电;同时,在局部缺血的区域神经细胞和周围胶质细胞失去正常的功能联系,也可能为致痫的原因。而在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因脑实质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脑血管痉挛,既发神经元缺血缺氧而导致痫性发作。另外,无论缺血或出血性病灶,直接或间接波及大脑皮质或由此而导致脑水肿均可成为致痫的原因。本研究结果也发现是否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在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癫痫发作与脑血管病类型无关。

本研究中发现55例患者中共有30例为皮层病变或累及皮层的多灶病变,说明这些部位受累的患者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可能性更大(P<0.05),提示痫性发作与皮层病变关系较大。Lancman等[5]研究也显示卒中后癫痫与病灶的大脑皮质部位有关,提示大脑皮质受累是急性脑血管病后痫性发作的主要病理基础,可能与皮质部位以神经元细胞和轴突为主,更易异常放电有关。

卒中后癫痫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痫性发作。本组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55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9.09%,均为发作时即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且呈持续状态患者。而未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死亡47例,病死率为1.9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开始即表现为痫性发作,尤其是持续状态的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其预后不佳。

综上所述,各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可以痫性发作作为首发表现,其中以累及大脑皮层的病变更为多见,开始即表现为痫性发作,尤其是持续状态的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其预后欠佳。

[1] Johnston A,Smith PE.Epilepsy in the elderly[J].Expert Rev Neurother,2010,10(12):1899.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 (中、英文)[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

[3] DE Reuck J.Management of stroke-related seizures[J].Acta Neurol Belg,2009,109(4):271-276.

[4] Silverman IE,Restrepo L,Mathews GC.Poststroke seizures[J].Arch Neurol,2002,59(2):195-201.

[5] Lancman ME,Golimstok A,Norscini J,et al.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seizures after a stroke [J].Epilepsia,1993,34(1):141-14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轻度低血糖反应2例,头晕头疼2例,胃肠紊乱3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7%,并且随着治疗均缓解消失;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经对症治疗后也均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受损、心血管事件。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3 讨 论

从最初发现山羊豆能减少尿糖,到1957年临床首次应用以二甲双胍为主的双胍类降糖药,再到目前二甲双胍为临床治疗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临床上的应用证实了二甲双胍降糖作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二甲双胍降糖的机制主要是: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4],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而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胰岛素抵抗;一定程度的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并且经多项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在临床广泛的应用与以下功能密切相关:具有良好降糖效果;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小;可控制体质量;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都很经济;能预防糖尿病;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二甲双胍治疗90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为优良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消失,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受损或心血管事件。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胃肠紊乱的发生率较高,这主要与二甲双胍用药量较大有关,在患者适应药量后,不良反应逐渐缓解并消失。并且胃肠道反应对于无法控制食欲、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反而是控制体质量的有效手段。

总之,二甲双胍有较好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衡先培,杨柳清,翁苓,等.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152-154.

[2] 李春霖,杨光.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07,42(10): 14-17.

[3] 王煜.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疗效评析[J].药品评价,2012,9(10): 33-37.

[4] 何银舟.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和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 (5):31-32.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f the First Symptom of Epileptic

HUANG Hua-meng, CHEN Shu-da, LI Ze, PAN Xiao-p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08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seizures as the first symptom.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5 patients that had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seizures as the first symptom and treated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Among seizures as the first symptom, the differenc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erebral embolism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Acute cerebrovascular can happen with seizures as the first symptom, and the patients have higher mortality.

Seizures; Cerebral hemorrhag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erebral infarction; Cerebral embolism

R743

B

1671-8194(2014)11-0012-02

猜你喜欢
脑栓塞脑血栓下腔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