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干预思路

2014-04-11 02:10杨燕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骨折

杨燕琴

(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4)

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干预思路

杨燕琴

(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4)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康复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58例骨质疏松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血生化检测指标予以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血清钙、肌酐含量远远小于干预前;切血清碱性磷酸含量远远高于干预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干预后,新发骨折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患者在复查、运动、饮食以及准确用药等方面均优于干预前;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疾病的康复效果。

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骨质疏松;康复

骨质疏松是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组骨病[1],骨组织具有正常的钙化结构,组织内钙盐与基质呈相应的比重,主要特征为单位体积中的骨组织量减少,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变。在大部分骨质疏松病中,骨组织含量下降一般是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期间,大部分较为缓慢,但是个别也有快速,多数伴有骨骼疼痛,易出现骨折等现象,但其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现阶段,社会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上涨,在公共健康问题中需要关注、解决。现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58例骨质疏松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的康复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58例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包括23例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50~85岁之间,平均年龄(67.33±4.06)岁。其中,跟骨骨密度重度下降者12例,中度下降者17例,轻度下降者29例。腰背部疼痛者34例,四肢骨关节疼痛者24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腰椎压缩性骨折者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临床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1.2 方法

成立健康教育干预指导小组,组内成员有6名志愿者,3名护理人员,2名医师。对临床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5个月,每周固定二次亲自上门指导,每次时间约为35 min。关键在于指导患者怎样正确补充钙剂、运动以及饮食等[2],若是有必要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定期为患者讲述骨质疏松的预防保健知识,同时向患者发放一些相关宣传手册,让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正确使用药物等方面的知识。指导患者适当的运动训练,多晒阳光,加强自我保健训练。在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5个月以后,对患者生活质量、骨折发生率以及遵医率指标进行评价[3],通过生活质量(简称QOL)测评表评价其生活质量。具体内容: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利用表示,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应用χ2检验两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0.05,则能够说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2.1 生化检测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清钙、肌酐含量远远小于干预前;切血清碱性磷酸含量远远高于干预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生化检测结果比较表[n(%)]

2.2 干预前、后遵医率、骨折率情况

干预后,患者在复查、运动、饮食以及准确用药等方面均优于干预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本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率、骨折率比较表[n(%)]

2.3 生活质量情况

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本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表[n(%)]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还不是完全清楚,在流行病学研究过程中发现,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同阳性骨折家族史、身材娇小、亚洲人、白人、妇女以及老年人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该病还会在同一时间与生活方式紧密联系,例如牛奶不耐受、过多摄入咖啡因、运动不足、维生素缺乏、钙摄入量不足、饮酒以及吸烟等[4],均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因为骨质疏松症至今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骨折,临床治疗周期比较缓慢,同时疗效并不理想,因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早期特征不典型,致使二级预防患者治疗的困难阶段就诊率较低[5],还有部分患者缺乏骨骼健康问题的了解,以至于门诊住院治疗偏低。所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应转移至社区。临床路径护理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能增强医疗质量,完善医院管理意识。使医疗保健的每项临床数据达到标准化,最大程度的实现社区临床路径服务,极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次研究统计了大量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信息,构建了健康医疗档案,并且在社区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开展了护理干预,从而取得了节省医疗资源,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防治骨折发生的作用。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后,患者的新发骨折发生率明显降低,生化指标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进一步表明干预对骨折的预防具有满意效果。社区健康教育与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相结合,能在极大程度上预防或降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管是医院还是社区,健康服务理念均是指护理干预,社区干预护理工作就是将医院内部逐渐伸延至医院外部。骨质疏松患者实施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社区卫生平台可以更好的宣传,使患者在社区就能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节省医疗资源。

[1] 李筱芹,肖新华,廖瑛,等.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52):60-61.

[2] 鄢凤仙.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13(5):64-65.

[3] 苏梅,林文红.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3-214.

[4] 张永良,沈影超,王强,等.社区-综合医院“治未病”互动管理模式对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自我康复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7):598-600.

[5] 周晓峰,王桂芝,刘慧娟,等.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康复,2011,22(4):283-283.

R473.6

B

1671-8194(2014)11-0305-02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