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管理中的柔性管理策略

2014-04-11 11:37庄可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领导

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呼唤着“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当前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柔性管理的理论,提出了柔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学校强化柔性管理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为学校管理中如何运用柔性管理,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本文对柔性管理的研究,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 柔性 管理策略

一、前言

传统的学校管理中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高压强制的刚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和人的多元化的需要。这种刚性管理模式由于忽视教师的尊严和情感,压抑教师的个性,容易造成教师对制度的不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为了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学校应当在管理中融入柔性的要素,实施柔性管理。当前,柔性管理也越来越被学校领导与教师所接受,正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的新特色。本文对柔性管理的研究,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校柔性管理的理论依据

管理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刚性管理、柔性管理。在20世纪以前,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人们在泰勒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刚性管理理论。刚性的管理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管理规范化,但它与员工所表现的非理性的、丰富的情感需求构成了矛盾,于是柔性管理应运而生。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这个概念的主题词是“规律”、“非强制”、“潜在”和“自觉”。这也正体现了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四个基本方面: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概念的本身告诉我们,柔性管理的确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高级的管理,因而也是难度很大的管理,是丰富多彩的管理。柔性管理强调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这种管理具有意识的内驱性、心灵的感应性和效果的持久性等特点。[1]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对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自由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为这种柔性化的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就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领导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一个人必需的,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投入最大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学校也才能获得更大的工作绩效。在学校里,教师更注重成就感、尊重感、荣誉感,更加追求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追求一种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工作地位、工作薪酬,以及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柔性管理契合了人类心理的高层次需求,也成为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柔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柔性管理有利于学校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传统的教师管理偏重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以事为中心”。强调按照事先设计好了的所谓最优化方案进行管理,往往见事少见人、甚至见事不见人,它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文化性、情感性。这种机械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恰好蕴藏着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人的失落,这恰恰有悖于日益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而柔性管理则是应用教育和引导的方法,通过与教师平等互信、真诚交流和情感激励来将管理的目标、外在的规定进行内化,进而激发出一种内在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

2.柔性管理有利于学校内部形成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柔性管理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教师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具有内在驱动性,能使组织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认识,组织目标转变为教师的自发行动。因此,柔性管理有利于学校形成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3.柔性管理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要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学校,实现“知识共享”,单靠“刚性管理”不行,只能通过“柔性管理”。柔性管理能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要,因而能深层次地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其不仅自觉提高各自的工作标准,而且愿意挖掘其潜能,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学校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柔性管理有利于营造学校宽松的教育环境

柔性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为人而想,为人而做。柔性管理能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消除不利于教育教学发展的干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潜能。管理的秘诀是尊重,制度的核心是真爱。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把他人的信任视为人格的尊重,而富有情感的柔性管理往往更能激发出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四、学校强化柔性管理的策略

1.学校要以柔性方式管理多元文化

在学校中,还存在着主文化和各种亚文化的区分。主文化是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文化,它构成学校文化的主流,决定着学校的形象和发展状况。亚文化是一定时期内形成的非主体的不占主导地位的副文化,如部门文化、分院文化、团体文化、俱乐部文化和派别文化等。[2]在现实中,学校都是由许多不同的部门和群体构成,它们都有自己的亚文化。虽然大多数人会接受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但同时还存在每个具体部门或群体的独特的亚文化。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只适宜于单一线性的文化环境,而柔性管理方式更适合管理多元文化。学校领导要把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当作学校的资源予以开发,对学校中存在的各种文化特质进行选择与匹配。整合好学校的多元文化,能够在学校内形成积极工作和学习的氛围,创造出适合学校使命与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endprint

2.学校要注重直接的柔性管理方式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那种单靠权力来推动工作的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领导只会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等刚性管理手段来对待教师,必然会影响在教师心目中的威信,相反,如果领导以协商的、友好的、与人为善的柔性管理手段对待教师,必然提高领导的威信。柔性管理从工作方式上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所谓间接方式就是领导借助于媒体进行的宣传教育,形成的传统舆论。这种方式的最大特征是广泛号召、形成舆论,但缺乏针对性和深入性,只能顾及到矛盾的普遍性,而无法知晓矛盾的特殊性。直接方式就是在一般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特殊,因人而异做针对性的工作。[3]柔性管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情真意切,在于尊重理解。领导与教师直接见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问题就能够更迅速、更彻底地得到解决。当教师的问题得到领导的重视并解决,教师就会产生“领导看得起咱,我愿意听他的”的心理感受,从而更愿意接受领导的意见。

3.学校管理中要务实重于务虚

在学校柔性管理的过程中,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往往是些实际的问题。如果这些实际问题是合情合理的,学校不加以解决或不能做出客观的解释,没有顾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学校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步是务虚,即调查研究,探索讨论;第二步是付诸实践,解决问题,叫做务实。然而,很多学校的领导有一种习惯,坐而论道,不办实事,发一通议论,作一番指示就算完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些情况看似小事,实则不然,它关系到学校的政策能否落实,关系到领导能否以情教人,关系到教师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并全力以赴投入工作。领导柔性管理重视精神的作用,但并不是单纯的说教,不关心教师的实际问题。学校要重视务实精神,而不能把工作仅停留在务虚的阶段上。

4.学校对教师要多点宽容理解

学校领导和教师交往中要做到心理相容,就必须做到心胸宽阔,豁然大度。具体讲,领导要“容言”,即能倾听、容纳各种不同意见。领导要能听那些不中听的话,听一听与自己有不同意见人的话,用这些话来检查自己的行动。领导要“容过”,即不苛求于人。如果领导抓住教师的一点过错不放,甚至以此来整人,一些教师就会破罐子破摔。领导要“容才”,即不嫉妒他人。领导对教师的才能不要压制,不必担心教师会超过或替代自己,领导要制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和机制,让有才能的教师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一个领导害怕教师超过自己,甚至替代自己,于是处处设防,处处压制,不给施展才能的机会,再有能力的教师也会有一种“被剥夺”感。因此,如果领导能够宽以待人,将心比心,充分理解教师,多多包容教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就会提高。学校对教师多点宽容理解后,就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有才干的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开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5.学校要注重对教师进行肯定性评价

对教师进行肯定性评价就容易产生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互惠效应。美国学者肯·布兰佳在为鲍伯·尼尔森所著《1011种奖励员工的方法》所作的序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假如我这一生曾学到什么的话,我起码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天底下每个人在付出心力之后,都不希望别人无动于衷,而是至少对自己的付出能有一点感谢的心情。不论是经理还是雇工,是父母还是子女,是教练还是运动员,尽管每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很独立也很自足,可是骨子里,我们谁都需要经由别人的认可,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心理,举世皆然。”[4]所以,每个教师都很看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及自己的付出领导是否知晓、是否认可。因此,领导在评价教师时,应充分肯定其成绩,领导的肯定不仅会给教师心理上带来满足,精神上带来安慰,而且能够激发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为继续发扬成绩增加信心。领导在对教师肯定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出其不足,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易于引起教师的思考和接受。得到肯定的教师反过来也会肯定自己的领导,这就是领导过程的互惠效应。

五、学校实施柔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实施柔性管理必须提高领导的素质

学校实施柔性管理首先要有良好的领导形象,因为柔性管理在方法上主要是通过心灵感应而实现的。很难想象,一个人格无力、行为不端的领导会对教师心理产生正面的激励。由于我国的学校管理基本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学校领导的素质还参差不齐,很多领导没有柔性管理意识,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模式的发展,因而也限制了柔性管理在学校中的实行。因此,教育部门必须把提高学校领导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上。柔性管理中的领导形象感召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柔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学校不能不加辨析地套用柔性管理思想

柔性管理强调非线性、非量化,但在某些问题上,线性和量化才更能体现公平、反映教师的心声。学校若滥用柔性管理,不免会给一些不良风气留下可乘之机。同时,学校要杜绝以柔性管理之名,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任意解释,扩大自由裁量的范围,把制度化的框架彻底置之脑后。[5]在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柔性管理是补充刚性管理、落实刚性管理目标这一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管理才能登上新的台阶,学校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六、结束语

柔性管理是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管理模式,是当前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与西方国家学校相比较,我国学校对柔性管理尚未充分重视,开展还不普及。近年来,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人本管理理念正逐步应用到我国学校管理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识和接受。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柔性管理实质上是刚性管理的完善,是在具备刚性管理工作框架的基础上,对管理和管理方法的更高升华。学校要充分运用柔性管理,以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

————————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人性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别颖.我国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钱素华,闵卫国.树立领导威信必须强化柔性管理手段.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5).

[4] [美]埃克诺米.管理圣经.赵雪,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 唐立山.郭松洋.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作者:庄可(1973-),男,广东梅县人,广东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领导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