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问出政府职能新变化

2014-04-11 01:57胡桂林
中国记者 2014年2期
关键词:问政市民

胡桂林

提要: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强劲的电视问政旋风,其中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广受业界关注,并于2012年荣获中国年度电视掌声奖,及201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有关奖项。

关键词: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电视访谈

在“治庸问责风暴”中打响品牌

2011年初,针对发展软环境不优与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问题,武汉市掀起了“治庸问责风暴”。市委、市政府通过市长专线、行风连线网、行政投诉中心、信访局和新闻媒体征集市民投诉、意见与建议,筛选出“十个突出问题”。为促进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责成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民公开承诺整改的目标、措施与期限,并决定通过电视问政监督问责。

当年11月22日至2S日,4位市领导和14位区长局长走进直播厅,接受市民代表的问政。摄像机前,聚光灯下,官员们尽管表情凝重、头上冒汗,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但市民称快,媒体叫好,电视问政取得了空前效果。曝光的20多个“突出问题”迅速解决,涉及制度、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被列为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建章立制的重点。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人民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系列报道,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也刊发大篇幅报道。

鉴于这次电视问政的成功,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电视问政由原定的每年一次,改为每年两次,即“期中考”与“期末考”。要求电视问政致力于以改革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措施,推动全市突出问题整改。坚持群众路线、问题导向、客观真实、重在建设、兼顾平衡的原则,着力搭建四个平台: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检验平台;二是市委市政府治庸问责的平台;三是政府、媒体、市民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平台;四是汇集民意、集中民智、聚集民力、参政议政谋政资政助政的平台。

2011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24场电视问政,曝光各类突出问题360多个,被问政党政官员达到200多人次。节目特色与经验

“电视问政”是一档大型直播电视访谈节目,以武汉市每年“十个突出问题”为问政内容,以党政领导干部为问政对象,以市民群众为问政主体,以“揭短片”加“现场拷问”为主要问政形式,坚持“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传播理念,节目创办几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做法与经验。

1.选择问政内容

每年年初,武汉市治庸问责办都会通过“市长专线”“武汉行风连线网”、市行政投诉中心、市信访局和新闻媒体征集市民投诉、意见与建议,筛选出当年拟整改的突出问题,由市委、市政府领导认真研究后,确定当年重点整改的“十个突出问题”。之后,有关责任单位迅速提出备自的整改目标、措施与期限,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民公开承诺。“电视问政”围绕着“十个突出问题”整改公开承诺开展问政。

2.拍摄问政短片

精心拍摄问政短片是做好电视问政的基础。武汉每年举办两次电视问政(“期中考”与“期末考”),每次5场左右,每场节目时长100分钟左右。每场“电视问政”节目需要拍摄15至20个反映问题的问政短片。

3.策划环节流程

一是精心安排问政场次与内容。二是认真研究承诺单位与承诺人的背景资料。包括每一个责任单位的职能、承诺内容、整改措施、存在问题,每一位彼问政嘉宾的专业背景、从政经历、工作业绩、性格特征、个人爱好等。三是精心挑选问政赢宾、评论员、解读专家。问政嘉宾主要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廉政建设志愿者、布衣参事、治庸问责督察员、新闻媒体代表、市民代表中遴选。四是精心设计环节流程,内容包括:嘉宾的引入方式与时机、短片的播放时机、节目悬念的设置、互动内容方式的设计、流程的连贯与节奏的把握、提问方式方向设计、直播现场把控等。

4.进行模拟彩排

为了让全体主创人员熟悉流程,直播前,每场节目必须进行5次以上模拟彩排。另外,通过彩排,帮助主持人进一步提高电视问政直播中的应变能力。

5.建立工作机制

武汉电视问政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内容包括:

(1)党委政府主导机制。将电视问政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检查、督办。每次电视问政,市委常委会都会对工作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党政一把手亲自出思路、提要求,参与问政内容、问政对象的确定与直播设计方案的审定。

(2)策划机制。形成了两个层次的策划班子:一是由市纪委、市治庸问责办、市委宣传部、监察局、广播电视台领导组成的宏观策划班子,负责宏观导向的把握;二是由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市纠风办组成的微观策划班子,负责节目操作。

三是整改督办问责机制。对于电视问政曝光的问题,市治庸问责办迅速向有关责任单位下达整改督办函,督办整改,对具体责任人实施问责。同时,要求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建章立制。

四是考评机制。将问政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治庸问责考评体系,考评成绩计入各责任单位年终绩效考核总分,作为工作成效评定的重要依据。

五个方面打造社会影响力

武汉电视问政之所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源于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1.坚持问题导向,是提升电视问政实效性与影响力的关键

武汉电视问政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电视问政节目中,揭露问题短片的比例通常高达90%以上,访谈中,述评问题的篇幅通常达到70%以上。作为电视问政节目的主创人员,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的问题必须具有重要性,关系到城市的改革发展,关系到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是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影响面大,关注度高。发现的问题必须具有可解决性,是政府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发现的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推动一批问题的解决。同时,要不断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

2.发动市民参与,是提升电视问政群众性与公信力的关键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他们最有资格评判、监督政府的工作。武汉电视问政开办之初,就提出“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理念。

电视问政节目采访制作过程,也是市民全程参与的过程。哪些问题列入“十个突出问题”?从哪些方面承诺整改?市民可以通过市长专线、电视问政热线等许多公开渠道各抒己见。问政短片拍什么?到哪里拍?市民可直接向节目组提供线索。

市民要参加电视问政直播,当问政“考官”,可以公开报名,参加选拔。参加问政直播的市民,可以面对面问政,可以提出希望政府解决的诉求,还可以举笑脸牌与哭脸牌、通过表决器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政府工作与被问政官员进行评判、接受主持人采访、参与话题讨论等。

为提高市民参与度,电视问政还在大学、社区设立分会场,开通了便于场外市民参与的热线电话、网络互动平台,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市民和网民。

3.形成多方合力,是提升电视问政权威性与监督力的关键

电视问政为什么能够解决许多原有渠道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条重要原因是它集合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众多的监督机制与效能,产生了巨大的监督合力。

市委、市政府、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市治庸问责办的参与,使电视问政具有很强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功能;人大组织与人大代表、政协组织与政协委员的参与,使之具有很强的民主监督功能;市民代表、法律专家的参与,使之具有很强的群众监督功能;而电视与其他新闻媒体的参与,使之具有很强的舆论监督功能。

4.倡导资政助政,是提升电视问政建设性与推动力的关键

电视问政坚持问题导向,但其主要目的,不是要问倒哪个官员,不是让政府“出洋相”,而是通过问政,促进一系列事关城市改革发展、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老大难”问题的根本解决,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达到参政、谋政、资政、助政的目的。

电视问政曝光的问题,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电视问政不是一味指责,更不是“媒体审判”,而是热忱地、心平气和地与有关单位、责任人一起客观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节目还通过设置“典型引路”“他山之石”等环节,给人以启发。

5.尊重电视规律,是提升电视问政可看性与传播力的关键

一是在短片拍摄上突出新闻性与电视性。二是坚持直播。电视直播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风险,但现场直播的快捷性、真实性、不可预测性与不可复制性带来的传播效果是录播无法实现的。三是精心挑选打造电视问政主持人。四是重视细节、故事、冲突与悬念的设置。五是节目巧妙融入了一些综艺节目元素,增加了传播效果和感染力。如请观众举“笑脸”“哭脸”牌表达民意、键盘手现场即兴弹奏音乐音效、精心制作运用小道具等。(作者是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电视问政”主策划)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政市民
“视察+问政”双击民生实事项目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