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探讨

2014-04-13 11:16许小云
园艺与种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切块薯块种薯

许小云

(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委员会,山西吕梁 033000)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探讨

许小云

(山西省吕梁市农业委员会,山西吕梁 033000)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从选地、施肥、选用良种、种薯处理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吕梁市特殊的气候、地理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该市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使其成为吕梁市的适宜发展作物。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锌、铁、磷和蛋白质、氨基酸、赖胺酸、优质淀粉、优质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马铃薯中的蛋白质比大豆还好,最接近动物蛋白。这是一般粮食所不可比的。从营养角度看,马铃薯的营养价值相当于苹果的3.5倍。另外,马铃薯还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

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2位,并有继续上升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的后续潜力。我国马铃薯品质上乘,已经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市场需求的增加,消费群体的扩大和马铃薯产品的不断研究开发,农民种植户和马铃薯专业种植机构对产量和质量以及价格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提高种植的田间管理效率,实现节省劳力、增产增收的一项实用种植技术。笔者对该项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为吕梁市应用和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马铃薯生产的更大发展。

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上等、阳光充足、排水方便的地块,坡度越小越好。为了有效防治土壤或病残体传播的病虫害,应选择适宜的前茬地块,尽可能经济利用土壤肥力,有效防治病虫害。地膜覆盖栽培对整地质量要求很高,要求深耕细耱,达到土壤细碎,耕作层内没有植株残根、断株与石块等,做到田面平整,表里一致,保住墒情,保证覆膜质量。要保证马铃薯优质高产,深耕是基础。由于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不强,一般耕深要求25~30 cm,深耕可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透气性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为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马铃薯播种后、出苗前,根系在土壤中发育越好,幼苗出土后植株生长势越强,产量越高,生产的薯块品质越好。因此,播种地块严格做到深、松、平、净,无坷拉,干净无杂物。

2 施肥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必须在耕地时一次性施足底肥。最好以马铃薯专用肥为主。按照配方施肥的要求,应施有机肥37 500 kg/hm2,补齐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地膜覆盖后,地温提高,有机质分解能力增强,马铃薯生长快,养分消耗多。所以地膜覆盖必须增施有机肥,防止马铃薯生长后期缺肥和土壤肥力跟不上,引起马铃薯生长后期脱肥早衰。地膜覆盖的基肥施用量要比一般裸种增加30%~50%。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按目标产量为基础计算,充分混合后窝施或沟施都可以,不可以使用含氯化肥。在薯块膨大期使用追肥器追施尿素和叶面喷施的方式,以保证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为防治地下害虫,施辛硫磷3.75 kg/hm2,配水75 kg,拌锯末375 kg或细沙土750 kg。

3 选用良种

选用种薯的时候应以选择脱毒马铃薯为主,选择生育期在115 d左右的优质品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覆膜是高产的关键。覆膜要与良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相结合,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如冀张薯8号、克新1号、青薯9号等中晚熟品种,适当搭配一些当地优良当家品种。为有利于幼芽提早发育,减轻环腐病、晚疫病等的危害,播前要精选种薯并进行催芽处理,最好选择高巧拌种。

4 种薯处理

马铃薯的种植一般选用种薯切块种植。切块种植可以帮助块茎内外氧气交换,促进发芽、解除休眠、有利于快出苗。50 g以下的种薯不用切块,50 g以上的种薯需要切块,100 g左右的种薯应纵切,使切块保留顶芽,保持顶芽的生长优势;150 g左右的种薯可斜切,保证每一薯块都在50 g以上,每块上有2~3个芽。如果薯块切得太小,抗旱力弱,严重干旱时,薯块干死,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影响产量。选择健康种薯,剔除病薯、杂薯、纤细芽薯,种薯切块的刀具要严格消毒,避免通过切刀传播病害,促进品种退化。切块使用的刀具应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人2把刀轮流使用,当用一把刀切块时,另一把刀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每切完一个种薯换一把刀,以防止切块过程中传播病害。发现病烂薯时及时淘汰,切到病烂薯时要把刀具擦拭干净后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消毒。播种前、切块后要催芽。催芽方法:①暖种催芽法。即在阳畦或暖室的20~25℃条件下,用砂培、土培或草苫覆盖整薯或切块促使发芽的方法。一般经15~20 d,幼芽萌动,即可播种。中晚熟品种,可在催芽后进行晒种壮芽。方法是把出芽的种薯放在阳光下保持15~18℃的温度15~20 d,使芽绿化粗壮。这样可提早马铃薯的出苗期,播种时伤芽也少。②赤霉素催芽法。暖种时温度低、时间短,种薯尚未发芽,或未经暖种的种薯块,可在切块后用药剂浸种催芽。已出芽但芽很小(不到0.2 cm)的,可用0.1~0.5 mg/L的赤霉素液浸种10 min,捞出稍晾一下,即可播种。

5 覆膜、播种

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初播种,播种1500kg/hm2左右。垄上种植一般是行距25~30 cm、株距20~25 cm,留苗45 000塘/hm2左右,播深18~20 cm。要求播种深浅一致。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采取宽垄双行种植,要求以垄宽60~80 cm、垄高20~25 cm、垄距15~20 cm为宜。垄面平整细致。铺膜时要求将膜拉紧、铺平、盖严,使薄膜紧贴土壤表面,两边培土压实,不要漏缝,膜上要平整,隔2~3 m要压土,这样才能达到土壤最佳增温效果。

6 田间管理

6.1 放苗

放苗是马铃薯地膜栽培最重要的环节,因播种时温度较低,以长根为主,芽生长得慢,所以在出苗期要随时检查,及时放苗,以免出现幼苗被烫伤或烧伤现象,用湿土盖住膜孔,防止跑墒。

6.2 查苗补种

在播种时,将多余的薯块密植在地边,用于补苗。并对缺苗穴孔及时补种和移栽,补苗时,缺穴中有腐烂薯块的要将腐烂薯块及周围土挖掉再进行补苗,确保苗全苗齐。

6.3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图1)、晚疫病(图2)、青枯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

6.3.1 化学防治。晚疫病以预防为主,团棵后5~7 d喷一次75%百菌清400倍液或其他预防晚疫病的农药,连喷2~3次,以喷叶背面为主;虫害以防治蚜虫为主,发现蚜虫时喷10%吡虫啉1 000倍液,均可收到良好效果。对地下害虫,可采用深翻灭茬、施用腐熟粪肥、铲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措施,或采取毒饵诱杀。

图1 马铃薯早疫病

6.3.2 农业防治。不与茄科作物连作,适宜马铃薯的前作物一般以麦类、玉米茬较好,在干旱区以歇地、豆类为好,马铃薯的轮作年限至少在3年以上。及时拔除病株,清理田间杂草,改善通风条件;选用抗病品种;对青枯病以农业防治为主。

6.4 追肥

地膜覆盖马铃薯不用培土,只需追肥。现蕾期结合培土施钾肥为主,配合氮肥,使用追肥器追施尿素和叶面喷施的方式,以保证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开花以后不施肥。

7 适时收获

马铃薯的收获期有很大的伸缩性,应考虑成熟度、市场价值、天气等多种因素。一般在10月中上旬收获。当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达到枯萎,块茎停止膨大,生理成熟期即可收获。收获应选择晴天,土壤适当干爽,尽量不损伤薯皮。运输中也要避免机械损伤。

贮藏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贮藏前要清扫和消毒薯窖,入窖时要严格剔除病、伤和虫咬的块茎,防止入窖后发病。

8 清除废膜

马铃薯收获后要彻底捡拾旧地膜,净化土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光降解和草纤维等农用地膜,可较好地防止农田污染和公害,降低成本。

[1]刘世明.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及增产原因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87-88.

[2]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方式的研究[J].作物杂志,2012(1):115-117.

[3]冯锐,毕江涛.宁夏半干旱冷凉区马铃薯覆膜栽培增产因素探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3):62-66.

[4]王培伦.春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蔬菜,2005(1):24-25.

[5]孙建阁,杨晓军.马铃薯覆膜早播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8(1):200-201.

[6]赵谦.旱地马铃薯覆膜方式对比试验简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8(6):25-26.

[7]郑智华.大西洋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0(2):10-12.

[8]朱丰.马铃薯覆膜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3(4):36-37.

[9]陈洪江,叶巍,鲁文娟.胶东沿海地区马铃薯覆膜种植方式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9(1):28-29.

[10]刘晓玉,盖翠莲,高坤.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0(2):17.

[11]李丹.寒地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5(5):27-28.

[12]程东娟,郭凤台,刘树庆,等.高寒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集肥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30-32.

[13]王凤新,康跃虎,刘士平.滴灌与沟灌马铃薯覆膜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4):104-107.

[14]柴武高.民乐县旱地马铃薯覆膜栽培增产效应及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1(10):23-24.

[15]赵跟虎,王孟孟.马铃薯覆膜栽培试验简报[J].中国马铃薯,1988(2):98-99.

[16]魏太忠,吴志金,陈学才,等.马铃薯覆膜试验的总结[J].中国马铃薯,1992(3):172-173.

[17]程东娟,郭凤台,刘树庆,等.高寒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集肥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6):16-21.

[18]谭宗九,王秀艳.马铃薯覆膜栽培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0(6):16.

[19]林建光,金江彬.永嘉县春马铃薯覆膜早熟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1997(1):38-40.

(责任编辑 张杨林)

Discussion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tato under the Film

XU Xiao-yun(Lvliang City Committee on Agricuture,Lvliang,Shanxi 033000)

Film cover in cultivation of potato could raise the temperature and keep moisture.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tato under the film were elabora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selecting field, fertilization,seed selection,seed processing and field management,etc.Th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production of potato.

Potato;Film;Cover;Cultivation

S632

A

2095-0896(2014)12-024-03

许小云(1961-),男,山西洪洞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4-11-23

猜你喜欢
切块薯块种薯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西兰花切块去芯机构设计与试验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