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2014-04-15 14:25赵朋宽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畜牧业

赵朋宽

(南乐县畜牧局,河南 濮阳 457400)

浅议当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赵朋宽

(南乐县畜牧局,河南 濮阳 457400)

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都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撑。2012年发生的“速生鸡”事件,不仅暴露出了多部门分段管理存在的漏洞,也折射出当前畜牧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畜牧技术推广不到位,造成广大养殖场(户)不能及时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不断出现违反国家养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事件。牢牢抓住畜牧技术推广这一关键点,健全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促使广大养殖场(户)依法养殖、科学养殖,充分发挥畜牧技术在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当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如下浅议。

1 当前畜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成果转化率不高

科研院所、高校等学术机构是我国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和持有者,它的价值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在转化过程中,由于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联系基层群众比较紧密,接入养殖企业比较频繁,对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和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掌握现代畜牧业前进方向的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的单位和机构缺乏有效的推广条件,并且与我国目前以行政推广为主的畜牧技术推广方式缺乏有效衔接,这直接造成科研院校与畜牧生产不能很好的结合,造成成果转化不及时,甚至不能应用于畜牧生产。

1.2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技术推广部门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凭借丰富的经验开展技术服务,很难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老化严重;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技术培训,不能承担高科技推广工作;还有些推广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大多是来自学校,知识比较固定,现在的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很快,基层技术人员外出深造学习机会很少,不能及时更替知识结构,推广经验不足,推广工作力不从心。另外,由于待遇低、工作苦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很少愿意加入技术推广体系,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

1.3机构不健全

畜牧业务部门只重视行政管理,行政畜牧技术推广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的地方没有专门的推广科研站所,同级畜牧技术研究推广缺乏联络,没有专一负责技术研究推广的人员,造成上下推广体系不完善,不能及时反馈畜牧技术应用效能。由于政府支持畜牧技术推广力度欠缺,压缩编制,有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形不成独立的单位,与同级别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合署办公,属于一个机构2块牌子,个别地方业务部门为了争取财政编制,设立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但不干推广工作,造成技术推广无从谈起。随着基层畜牧兽医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级畜牧兽医推广人员更是缺乏。

1.4经费匮乏

畜牧技术推广是一项投入非常高的服务性工作,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经费,但目前,该项经费并没有被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或者只有少量工作经费,使得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经费开展此项工作。

1.5养殖户思想陈旧

部分养殖户旧的养殖经验和散养畜禽管理根深蒂固,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不断深入,规模科学养殖管理和现代化饲养技术的缺乏已经凸显出来,而部分养殖户受缚于传统的养殖经验,接受

能力较弱,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的难度加大。

2 对策建议

2.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政府对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及工作的开展力度。面对畜牧业新形势,必须不断加强畜牧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新时期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为各级推广机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等,切实加强领导以做好工作。

2.2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要建立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多元化运行机制,形成以省市级科研为核心,以县级为平台,以乡级为指导,以合作组织为补充的科研推广体系,建立基层科研基地,及时发现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省市级专家重点开展技术的试验研究,各级推广机构参与,成果及时反馈示范,县级积极组织开展培训,乡级主要负责辖区内的技术指导、推广和技术服务,村级动物防疫员、改良员负责农户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

2.3横向管理,纵向联络

充分发挥专业科研院所的能动性,做技术推广工作的坚实后盾,直接参与到实际推广工作中,使科研院所科研面向社会生产更有针对性。同时,给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创造参加技术研发工作的机会,加大符合畜牧业生产实际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力度,解决科研成果与转化生产脱节的问题,使科研工作符合畜牧生产实际需求。以业务部门推广机构为中心,加强同级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组织管理,增进交流合作,相互补充,做到新技术、新成果的有效普及应用。上下级业务部门推广机构增强联络,有效解决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做到上下畅通,最新的科学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被推广应用。2.4增加投入,保障经费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没有经费保障就难以实施到位。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畜牧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为了改变现状,使畜牧技术推广体系长期稳定的发挥作用,而且是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技术推广工作,必需加大工作经费的投入,并且做到专款专用。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提高基层推广技术人员的待遇,增强吸引力,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升畜牧技术推广能力,并根据工作需要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经费投入。

2.5重点培训,提升水平

上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要加强对下级推广主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市、县两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要组织技术推广服务专家团,有效快速解决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片、分期、巡回宣讲、入户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乡。重点加强专业合作社、企业、专业村等养殖集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基层力量,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畜牧技术全面进场入户。

信息之窗

乐平猪、吉安红毛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日前,农业部发布第2061号公告,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我省有7个畜禽品种名列其中,分别为玉山黑猪、乐平猪、白耳黄鸡、丝羽乌骨鸡、吉安红毛鸭、兴国灰鹅、中蜂。其中,乐平猪、吉安红毛鸭是新列入名录的品种。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农业部为重点保护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而制定并公布的畜禽品种名录。2006年首次公布时,全国138个畜禽遗传资源“榜上有名”。乐平猪、吉安红毛鸭是我省特有的畜禽遗传资源,其中,乐平猪具有性成熟早、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的珍贵特征特性;吉安红毛鸭羽色独特、肉质好、适宜加工,是加工板鸭、酱鸭等的优质原料鸭。乐平猪、吉安红毛鸭新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将对这两个品种的开发利用产生强劲的推动作用。(本刊辑)

1004-2342(2014)02-0006-02

S8-1

A

2014-01-20)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