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免疫工作的一些新经验

2014-04-15 14:25王宏毅谭展杭张驰董亚维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养殖场畜禽

王宏毅谭展杭张驰董亚维

(1.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 西安 710300;2.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户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浅谈开展免疫工作的一些新经验

王宏毅1谭展杭2张驰1董亚维3

(1.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 西安 710300;2.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户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免疫工作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最重要的环节。以免疫接种措施为核心,以其它防控措施如监测、检疫、隔离、封锁、扑杀、消毒等作为辅助的疫病防控体系,对我国的畜禽疫病防控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展免疫工作过程中,各地的畜牧兽医工作者积累了很多经验,笔者加以汇总整理,供同行探讨。

1 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1.1 增加强制免疫病种

2007年,我国颁布法律,对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此后,我国农业部要求强制免疫病种数量由原来的1个病种(口蹄疫)增加到现在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规模场、种禽场)4个病种,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要求达到70%以上。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能保障疫苗质量,最大限度对畜禽免疫,切实降低疫病暴发风险,还能减轻养殖场主防疫费用。

1.2 防疫体系建设

2008年,我国完成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设置了专门的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配备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组织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开展动物强制免疫病种的抗体水平检测。后来,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基础,又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壮大了动物防疫队伍。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免疫档案建设、畜禽标识加挂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的主体力量。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已配置有工作经费,但由于物价上涨、劳动力升值、用工的社会福利保障不断完善等原因,建议政府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并配套解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人身伤害保险等经费,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3 硬件配置

疫苗的运输、保存环节关系着疫苗的质量,是防疫工作成功的重中之重。因此,积极争取实施冷链体系建设项目,使市、县有与免疫任务相匹配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乡镇畜牧兽医站有相应的冰柜、保温箱,防疫员下乡防疫时有保温箱和冰块等制冷设备,确保疫苗冷链储运质量。

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建议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将畜禽免疫、疫病监测、疫情诊断及免疫反应死亡补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并建设能够有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主动监测、被动监测和病原学检测工作的先进兽医实验室,使检测频率和检测比例达到农业部要求,指导防疫工作,检验防疫效果。

2 防疫管理经验

2.1 加强宣传,争取群众配合

动物免疫是养殖场(户)的法定义务。养殖场(户)因不具备免疫技术不能自行履行免疫义务时,由防疫员代为防疫。但由于部分养殖场(户)对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担心免疫副反应,担心采血会造成畜禽的应激,给防疫工作造成困难,加之国家对采血后的养殖场(户)也没有任何经济补偿,所以,当前已经出现为了采血不得不出钱补偿或者直接购买农户畜禽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状,必须加强宣传,结合畜牧项目和专业技术培训,定期开展与养殖场(户)的专业讨论,解释国家对于某些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政策、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免疫抗体监测的必要性,让养殖场户理解并支持这项工作,由被动变主动,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增加养殖收益。

2.2 推行动物免疫公开承诺制

开展动物免疫公开承诺制,制定动物免疫固定日制度,在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免疫、散养户实行春秋集中免疫的基础上,由防疫员对新补栏的、免

疫抗体不达标的、漏免的畜禽实行定时补免和强化免疫,确保动物免疫密度常年达标;实施动物免疫服务明白栏和服务名片制度,提高动物免疫服务的透明度和群众的自觉免疫意识、监督意识;实施动物免疫服务合同制度,通过合同约定地方政府、乡镇畜牧兽医站、村委会、养殖场及养殖户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由于动物病原日趋复杂,为了判断当地的疫情,制定适合当地的免疫程序,监测防疫效果,必须将动物疫病预警监测列入免疫公开承诺范围,要求养殖场、户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配合职能部门对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落实动物免疫公开承诺制度。

2.3 加强动物防疫痕迹管理

动物防疫痕迹管理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国家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硬性要求。动物防疫痕迹管理贯穿整个春、秋季防疫工作,动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疫苗的保存、发放认真监管,多数防疫员对防疫情况也都有记录,但这些信息比较零散,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市、县、乡疾控机构按照统一格式建立完善的疫苗调供台账及微机管理,及时对防疫工作进度、物资耗用情况、防疫副反应等情况进行监管,更及时有效地调拨物资,保障防疫密度。另外,防疫员要使免疫情况记录更加完善、系统、及时、准确,尽可能反映免疫的真实情况,并把动物免疫户口册钉于圈门附近,方便查找记录,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以上措施能够有效保证动物防疫痕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合理安排强制免疫时间

实践发现,有部分规模养殖场免疫抗体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春秋集中强制免疫与该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导致高水平的抗体被养殖场常规免疫的疫苗中和。针对这个情况,做强制免疫前要仔细查阅询问养殖场近期的防疫情况,合理安排强制免疫时间。

2.5 运输环节快速疫病抗体检测

在畜禽运输环节进行快速疫病抗体检测,可以了解输出地疫病免疫情况,对输出地今后的畜禽调运、输入动物的及时免疫、确定输入地是否接收该批畜禽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能作为输入地开展防疫工作的参考依据。

2.6 新使用的疫苗必须小范围试验

如果一批疫苗在本地区或本养殖场首次使用,防疫员必须先进行小群动物实验,采取在一个场内先做一圈或几头;在一个地区取几个养殖户,每户注射一头;如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很轻微时,再开展大群免疫注射。这样能避免造成大范围的免疫副反应。

2.7 改进免疫检测方法

针对不同疫苗类型,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有时候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以猪口蹄疫抗体检测为例,据钟小艳等(2011)报道,用O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抗体的敏感性比用正向间接血凝(IHA)方法高,但是用O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抗体的敏感性比用IHA方法低。

因此,不同方法检测不同类型疫苗免疫抗体的敏感性不一致,是抗原特异性、检测方法敏感性,还是由于检测试剂特异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希望科研部门针对不同病种和不同疫苗类型,能推出更加稳定、有效、快捷、方便、廉价的抗体检测试剂盒,并建议相关部门出台针对不同疫苗规定使用相应有效的新型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从而科学评估免疫质量,有效指导防疫工作。

2.8 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

不同类型的疫苗免疫适用范围不同,以猪蓝耳病(PRRS)疫苗为例。PRRS弱毒疫苗一般只建议3~8周仔猪使用,免疫期可达3个月左右。现在普遍认为弱毒疫苗存在同群感染、病毒重组返强的危险,虽只是推测未得到证实,但已有试验证明PRRS弱毒疫苗可以在同群猪中相互传播,并且不能完全阻止强毒的潜伏感染。因此,建议种猪群和健康猪群全部应用灭活疫苗免疫。对于正在暴发或暴发过PRRS的商品猪场使用PRRS弱毒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或免疫预防。

3 防疫工作前景

目前防疫工作压力很大,还停留在“年年防疫,岁岁检测”的阶段,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摸索更好的方法。因此,建设先进、完备的兽医实验室,及时检测防疫后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对防疫效果进行反馈,是今后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及时补免的重要依据。通过不断提高免疫抗体合格率,能够净化养殖环境,促进免疫无疫区的建成,有利于在我国分区域有计划地根除主要的动物疫病,能够大大降低防疫的工作量,这也是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

1004-2342(2014)02-0043-02

S852.5+2

C

2014-03-13)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养殖场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浅谈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