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五要素”

2014-04-15 12:51任亚文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五要素启发有效提问

任亚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整体;启发;

情趣;开放;思辨;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6—0030—01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创新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提问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提问过于琐碎、提不到要害上、缺乏趣味性等,这些问题都使得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要使课堂提问达到有效化,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领呢?笔者在仔细思考后提出以下五要素。

一、整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教师提问的整体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要“牵一发可动全身”,其量少而精,问域宽阔,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大,使学生需要综合处理某些范围内的全部信息才能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创设几乎能统领整堂课的问题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即便设有几个问题,也应该彼此关联,环环相扣,协调一致地为教学内容的整体服务。当然,教师在提问时不仅要注重提问的整体性,而且要使提问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启发性即所提问题要具体实在,不要让学生觉得摸不着头脑,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有信心和能力寻求到解决办法。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整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提问既不能提得琐碎,又不能大而不当。

二、情趣性与诱导性相依托

教师提问的情趣性是指所提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探索,并给予其创造的“灵感”。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新颖的,前所未见的,没有“老路”可走的,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是角度巧妙、迂回曲折、含而不露、侧面、逆向和反向的问题。当然,教师在把问题提得趣味盎然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问不能单单注重趣味性,还要具备诱导性。问题具有诱导性,即所提问题要指向教学目的,包含主旨、重点、难点、关键点等,而这种“指向”并非直指,更不是牵引,而是“诱导”。

三、开放性与思辨性相呼应

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就是在问题中给学生解除一些不必要的封锁、限制等,给思维活动提供极为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不拘于文本内外,不死守单一答案,从多种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答案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为开放而开放,为发散而发散,否则易使学生在较低层次盘旋,掩盖教学重点,迷失教学方向。对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强调思辨性与开放性相呼应,以提问引导学生对多种答案进行比较辨析,分出异同或优劣,对其中矛盾对立的观点展开辩论,以“碰撞”求得认同或标新立异。以此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引向更高的层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获得方法论的启迪。

四、挑战性与层次性相联系

教师提问的挑战性就是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恰好处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解决。形象地说,就是不让学生站着或踮起脚尖摘桃子,而要学生跳起来或跳到最高点摘桃子。这是对学生思考力的挑战。挑战性的提问也包括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书本和权威观点,突破定势思维而得到的发现性、创造性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到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即提问要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出发,不能提得太难,使学生因无能为力而退避三舍。

五、鼓励回答和引导提问相配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提问的主体,垄断了提问的权利和机会,学生则是被动回答的受到牵制的客体,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享有比教师还优先的提问自主权。自主探索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学会提问是学会探索的第一步,正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的提问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提出启发学生回答的问题,在参与研究型课堂的提问中,教师要以提问从旁激发,诱导和点拨学生实现从敢问到会问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筛选。

掌握了提问的要领,可以帮助教师提出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重难点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能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提出令学生感兴趣的新颖巧妙的问题,提出教会学生发现的特殊问题。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要素启发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