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

2014-04-16 05:57□□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暖棚外加剂水化

□□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西 太原 030009)

引言

冬期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反应生成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的温度骤增,但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使混凝土不能得到正常养护,并且温差的变化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多的裂缝,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北方寒冷地区一般不采用冬期施工,除非一些工程需要赶工期时,才采用冬期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1 冬期施工存在的问题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低于0 ℃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就会结冰,导致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减慢,混凝土体积膨胀,最终得到的混凝土水化反应不完全,混凝土强度低,混凝土内部裂缝多。因此,低温下进行混凝土拌制和浇筑时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使得所建混凝土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进行冬期施工时,应采用一定的措施避免混凝土冻害。

2 混凝土质量控制

冬期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通风、保温、加热等措施将混凝土保持在正温状态,使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更加充分,使混凝土强度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我国的相关规范规定,当室外温度低于5 ℃时即按照冬期施工进行处理。

2.1 原材料

(1)水泥: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采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存放应置于暖棚内并进行加热处理,但不能对水泥进行直接加热。

(2)外掺料:选用外掺料时,应选用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工作性良好的材料。由于外掺料的粒径较小,掺入到混凝土中时,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直接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3)骨料:使用骨料时,应对骨料进行筛分处理,剔除骨料中的冰块和杂质。

(4)水:拌和用水应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行搅拌时,提前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处理,但水温不宜超过80 ℃,最低温度不得低于20 ℃。

(5)外加剂:外加剂选用冬期专用防冻剂,外加剂的使用量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

(6)引气剂:选用发泡大小均匀、泡沫稳定的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不仅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冬期强度,因此选用合理的引气剂极为重要。

2.2 配合比设计

冬期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中的水分越多,混凝土被冻害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越多,结冰量越多,影响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并且水分在混凝土中结冰后产生膨胀,致使混凝土膨胀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混凝土的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冻融破坏,同样也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没有完全散失,在冻融循环时发生膨胀和收缩致使混凝土破坏。因此,为了减小混凝土因冻融破坏而产生的危害,在配制混凝土时应减小混凝土中的连通孔隙量,减少混凝土中的自由水的存在,适宜的引气剂可以增加混凝土中的微小闭合气孔量。在设计冬期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控制引气剂的用量,水灰比控制在0.45以下,粉煤灰等外掺料的用量控制在25%~30%之内。增加混凝土中外掺料的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但随着粉煤灰等外掺料用量的增加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2.3 冬期施工材料的保温

2.3.1 粗细骨料的保温措施

混凝土搅拌前,应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对原材料的加热采用间接加热法,即将砂石等骨料放进临时搭设的暖棚内,布置暖气管道对暖棚内进行加热,提高砂石骨料的温度。也可以将砂石用塑料布覆盖,内通蒸汽进行加热处理,去除砂石中的冰雪,保证原材料在使用时满足要求。

2.3.2 外加剂的保温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与砂石骨料的保温一样,应放入常温仓库中进行保温处理。外加剂中常用的减水剂为有机材料,当减水剂结冰解冻后会失去原有的功效,失去减水作用。因此,在进行冬期施工时,不仅应保证减水剂存放和使用时不被结冰,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要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失效。

2.4 搅拌温度

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如果原材料温度不能满足规定的温度时,可以适当提高拌和用水的温度。当选用高温水进行搅拌时,应先将拌合料与水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将水泥置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如果所有骨料和水泥等胶凝材料、水均进行了加热处理,温度达到指定要求时,则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制方法进行搅拌。同时,搅拌室也应采用暖气管道加热室内空气,使室内温度达到使用要求。

2.5 减少运输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在混凝土运输时,应在运输罐车外表面增设保温材料如草垫或保暖篷布进行保温,以免在运输途中混凝土中的水结冰,对混凝土造成冻害。混凝土车在运输途中要时时保持旋转,以免混凝土在搅拌车中结块凝固,影响混凝土的使用。

2.6 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前,清除钢筋和模板上的杂质和冰雪,使用热水润湿所浇筑的模板,然后进行浇筑。浇筑完毕,可以使用通暖气的方法进行养护,即在混凝土表面铺设暖气管道进行加热处理,也可以在施工前采用暖棚法进行加热养护,使用暖棚法时应在暖棚上部预留浇筑口。当养护结束、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时方可进行拆模。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温差超过20 ℃时,拆模后应在混凝土表面铺设保温材料,降低混凝土散热速率,以免受冻发生冻害。

2.7 温度监测

(1)在冬期施工前,应收集当地历年的气象资料,并且布置好待测点的位置,为冬期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2)冬期施工时,对混凝土表面和室外温度进行监测,其中室外监测要有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两项数据。

(3)混凝土搅拌时,时时监测砂石骨料、水泥、水、外掺料及外加剂的温度、搅拌时的搅拌温度、搅拌后的出机温度、浇筑时的入模温度、最终成型后的成型温度。

2.8 其他注意事项

(1)混凝土搅拌时注意投料顺序,避免热水与水泥直接接触而对水泥造成损害。投料时,应先投入骨料和水,待拌和均匀后,再投入水泥进行搅拌。

(2)在混凝土搅拌前,先使用热水对搅拌机进行润湿处理,提高搅拌机的温度,并且剔除搅拌机中的冰块和残渣。

(3)搅拌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投料。

(4)混凝土原材料投料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入机温度基本一致,以免因使用不同温度的原材料而造成拌制出的混凝土强度不同。

3 结语

在进行冬期施工时,从混凝土拌制到拆模,均应对混凝土采取加热保温措施。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容易结冰,导致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降低,致使水泥水化反应不完全,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混凝土中的水分结冰后体积膨胀,容易使混凝土内部形成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因此,在进行冬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加热,时时监测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并且进行控制。同时应时时监测室外气温,分别测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以免混凝土在养护时发生冻害。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注意对混凝土四周边角处的保温,以免这些薄弱部位发生冻害。

参考文献:

[1] 杨建国,王明明,李忠雨,等.复合型聚羧酸外加剂在冬期施工应用中的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1,40(2):88-90.

[2] 冯晓明.预拌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混凝土,2005(11):75-78.

[3] 刘斌,呼妍.混凝土建筑冬期施工及其经济分析[J].混凝土,2007(2):90-93.

[4] 崔静忠.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理论与方法综述[J].建筑技术,1984(10):1-6.

猜你喜欢
暖棚外加剂水化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累托石层间水化膨胀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冬日暖棚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