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2014-04-16 21:56赵欢春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赵欢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研究

赵欢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文选取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认同路径错位的三个问题;接着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即价值观培育主体差序格局的变化,揭示了这种变化在实践中的三种矛盾形态;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三个路径建构思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路径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是整个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对于青年乃至国家、社会都有示范意义。不仅如此,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最需要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24字的高度概括,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路径着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目的是架构起核心价值观培育到践行的桥梁,从现实问题入手,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案。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意识形态,她同样具有科学秉性。但我们在研究和考察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具有科学性的东西都一定能为大学生们认同接受。学生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学校价值观培育主渠道中传输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如“对老师所讲的价值观和自己已有的价值观进行比较,谁更合理就接受谁”这一评价指标的百分比就有84%之多;根据自己理解的标准来权衡价值观之“合理性”的人数也有近1/4[1]赵欢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教学活动想要告诉我们的价值观’的人数只有1/3,还有近10%的学生‘基本感觉不到教学活动中有什么价值观’”[2]赵欢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北京〕《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期。。大学生对“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命题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同时他们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不认同、不满意,甚至不接受和反感。这说明,我们过去实施的价值观培育路径与学生选择的路径之间出现了某种错位。这就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全方位地反思。

1.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多责任主体的单向价值灌输路径难于与大学生价值观吸收路径产生呼应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已经建立并运行着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路径,发挥着强势灌输的作用,特别是政府、学校、主流媒体承担着灌输社会主流价值的任务。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型,这种变化首先在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领域反映出来,表现为对既定社会价值观“消化吸收不良”。其原因之一,是顶层设计在缺乏有效约束和明确责任的前提下,价值观灌输的主体“窄化”,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政治信仰的关注度下降。在学校内部,这种“窄化”现象也同样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只管完成教学工作量,其它概莫论短长。其原因之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在缺乏具体化、即时性灌输方式的局面下,大学生价值观吸收动力不足。由于专业区分、教学时数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只能了解到一些主流价值观的ABC,而这种ABC又是他们从中学到大学十余年中所反复接受灌输的内容,容易造成求知欲极强的青年学生在心理上的麻木和情绪上的低落,这些相对稳定的内容灌输也容易使学生体会到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

2.社会横向教育环境复杂多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自发路径难以与自觉路径产生共鸣

在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下,随着大学生自我利益要求空前彰显,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观察问题的视角大大开阔,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越发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社会现实的各种思想观念以各种形式冲撞较量,构成了价值观领域的复杂局面,形成了价值观认同的自发路径。而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各种自发自觉影响交互作用的立体过程,绝不是孤立的“院墙教育”,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种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虽然有专门的队伍从事专门的教育,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工作路径,力图主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然而在开放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实际上形成了“自发路径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多元主体的无序介入”[3]杨建义:《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这样的局面,造成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孤掌”难鸣,自发路径难以与自觉路径产生共鸣,从而严重制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3.学校纵向教育空间扁平,路径单一难于彰显核心价值意义

价值观认同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而不是纯理论理性的范畴。在大学教育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同程度地演变为学生围着课本转、围着教师转、围着考试转,教师围着课堂转。结果关注的往往是一般层面上的政治知识的记诵和道德规范的遵守,而不是作为提升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智慧。生活世界中价值体系的丰富性被遮蔽了,学生也失去了对价值观本身进行体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无论教材上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多么充实,在学生面前弱化成了只需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最后在考卷上复制它这样一个无趣也无聊的机械流程,大大降低了把价值知识转化为价值信念的有效认同系数。这种脱离了复合目标和丰富生活意义的扁平化的价值观培育方式,最终只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教育者的“自赏”行为,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

二、大学生价值观认同路径错位的深层原因探析

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大学生价值选择路径的“视野融合”是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强大牵引力把传统社会的同构差序格局解构成领域分离的市场整合模式[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上海〕《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但是,价值观培育仍然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来的路径模式。在这种路径模式下下,路径依赖的惯性忽视了人都有一个潜意识世界,其间的变化是靠接受者自身完成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动机和行为的自我调节是通过内部标准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反应实现的”[2]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在变化的形势面前,价值观培育的传统路径难免会显现路径错位的消极影响。我们认为,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价值观培育主体差序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实践中体现为以下具体的矛盾形态:

1.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主体性相对缺失与大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之间的矛盾

从价值观认同的效果来看,在学生喜欢不喜欢、认同不认同中折射出一个核心问题,即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价值观培育路径中能否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尊重与张扬。然而在实践中,教育者多基于集体选择的目标而做出路径安排,甚至以集体代替个体进行选择,将教育对象自我选择的部分自由让渡给集体,而集体的选择未必就是个体的选择。在这种“单子式”[3]杨建义:《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的模式下,教育习惯于在课堂上灌输价值理论与道德知识,而不是寓核心价值观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并引导学生。

2.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拓展能力不足与对象性关系生成能力提升之间的矛盾

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所在组织的力量来完成,其路径拓展能力取决于所在组织的社会状况和完成任务的自觉程度。当下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削弱了价值观培育路径的拓展能力。这使得价值观培育路径自身的应对能力发展陷于尴尬境地。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却非教育系统所能驾驭。同时,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社会性安排中缺乏提供个人交往的机会,存在着文本教育的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故而常常使学生感到乏味而难于感受到其价值,进而产生质疑与疏离,容易造成求知欲极强的大学生在心理上的麻木和情绪上的低落,从而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

3.教师“搭便车”与大学生主体性提升诉求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更多地依赖于制度性安排下的“拿来主义”和承袭惯性下的“经验主义”,教师失去了对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教育设计,忽视对学生选择机制的探索。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思想变化过程中如何选择、整合的信息始终处于“黑箱”状态。当面临大学生主体性诉求时,教师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在主体性不断发展的大学生面前表现出适应发展的主导能力。例如,一些学生入党不再是为了信念和奉献,教师对此了然于心却不去思考解决方案。同时,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和新校区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助长了礼节性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价值观培育的旁观者,使得所有路径都被贴上主体单一的标签,缺乏应有的活力,致使价值观培育路径内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

价值观培育路径与价值观认同路径主体选择的矛盾,不一定是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冲突,有时候只是“价值输出者的定向要求与接受者的自由选择要求的冲突”[1]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然而,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道格拉斯·诺斯的忠告:“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而导致停滞。”[2]〔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3-139页。因此,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这一既定的目标下,要正确选择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并不断调整路径方向,把教育主体选择与整合的视野融合在共同的客体之上,使之沿着不断增强和优化的轨迹演进。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路径建构

路径不仅仅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条件的教育”[3]〔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徐辉、张明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在高等教育日趋开放的今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因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的路径,要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维度进行整体建构。

1.优化价值观培育的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构

核心价值观“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制度精神’,它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制度、一个国家运作模式赖于立足、借以扩展、得以持续的灵魂。”[4]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北京〕《红旗文稿》2012年第8期。所谓价值观培育的“顶层设计”,“就是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它需要理性、统筹、战略眼光与全局观念”[5]李静、林少雄:《文化建设需要顶层设计》,〔南京〕《新华日报》2013年1月15日第B07版。。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从战略研究的角度看,它必须在制度上进行设计并且需要不断优化。这就需要科学建构价值观认同的制度体系。当前,重点要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设计多责任主体的有效约束制度,建构科学利益机制。

如果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6]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国际在线》2014.1.16。,那么多责任主体的有效约束制度设计就成为落实责任的关键。否则,多责任主体在实践中往往蜕化为无责任主体。而实现有效约束的前提是责任边界要明晰,既要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工作边界和相应的工作内容,同时又要落实问责,把职责框定和底线问责作为有效约束制度设计的两个要件。如,在高校内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体涉及教学机构、科研部门、学生管理、党政部门、后勤服务等层面,他们都应该承担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使大学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的场域时时处处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熏陶。在如何使应然要求落实为实然的绩效这个问题上,底线问责的制度设计是优化顶层设计的重点。有的学校尝试使用“负面清单”来划定各责任主体的底线,不失为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努力。

同时要科学使用利益机制,稳定核心价值观认同,约束价值观分化。利益机制包含多种类型,“如利益驱动机制,利益表达、诉求机制,利益平衡、协调、共享机制,利益整合机制”等[7]朱继胜、谭培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科学利益机制视角》,〔陕西〕《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利益机制对价值观认同有基础、动力和杠杆作用。大学生是具有各种利益需要的“现实的人”,是现实的利益关系中的人。他们如果在事实上成为了科学利益机制的受惠者,就很容易在利益认同的基础上产生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当前尤其要持续做好价值观的正向利益激励,下大力气约束价值观的分化,“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1]刘云山:2014年1月4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拓展社会公共利益空间,将个人利益导向整合为共同利益,使整个社会构成一个程度较高的利益共同体。

2.健全价值观导引机制,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一个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对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以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因此,建构一个有效的价值观导引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建立价值观导引的“网格化”[2]Foster I,Kesselman C.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 organ Kaufmann.Publishers,1998.联动机制。所谓网格化,就是将社区(高校纳入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价值观引导的主体资源、提高价值观引导效率的现代化管理路径。网格化联动机制的建构,有助于大学生直接获得来自于政府、社会的公共服务,真切感受到政府执政为民的主流价值导向;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深入社区基层实践锻炼的机会,培育其从社会最基层做起、服务社会的意识。网格化联动机制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社会舆论事件,用主流声音统一社会思想,从而实现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二是打造主流群体道德示范的有形平台。有形平台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整体规划、企事业经济体的支持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就是一个成功的有形平台。走上道德讲堂的不仅有优秀的党员干部,也有明星、社会活动家、知名学者,还有社区“平民英雄”,他们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

3.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适应大学生成长需求

提升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其前提是价值观的灌输、说服和引导方式要受到学生的欢迎。要给与他们更多的时代理解,在此基础上寻找价值认同与成长需求的契合点,在社会核心价值意识与大学生自主的个体意识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促进价值认同。

一是学校做到“五个注重”[3]冯刚:《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思考》,〔湖北〕《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5期。一起抓。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价值观知识的课程间渗透,注重校园文化涵养,注重课外实践锻炼,注重网络环境建设。持续开展关心学校、关注课堂、关爱学生的教育价值回归活动;把抽象的价值观引导具体化为生动有趣的课内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把价值观说服与具体化、即时性的热点问题讨论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二是教师要增强价值自觉和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内在关系讲透彻、说明白;辅导员老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引导与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关系讲透彻、说明白。班主任老师要理直气壮地回答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难题。“形成合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思想既顶天又立地,又入脑入耳入心”[4]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2期。,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是大学生不要把自己简单地看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被灌输者,而是需要思考如何认清自我、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从而卸掉受教育、被灌输的错误观念,努力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中汲取自己成长的需求满足,变被动为主动,变安排性参与为创造性参与。如此双向互动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契合并提升认同度。

〔责任编辑:平啸〕

赵欢春,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21181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认同培育研究(13AZX02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研究(13WTB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12&ZD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