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

2014-04-16 18:53钊守娥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3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钊守娥/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

钊守娥/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需要做好预防工作,而且通过对制度和程序的不断完善,从而防止单位财务上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管理效率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国家拨款,这样就需要确保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所以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使用效率,则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进行完善。文中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财政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健全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确保单位各项财务制度的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将内部控制与财政预算相等同,往往觉得做好部门财务预算就可以了,内部控制制度有与没有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甚至部分基层行政单位根本就没有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二)缺少风险意识和监督防范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后果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无形中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而部分单位对风险的防控意识缺乏,再加之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措施,这就导致由于监督防范能力不足,从而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所以不仅内控制度不健全,而且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再加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系统控制也较为簿弱,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往往在监控中存在着不愿、不会及不敢的现象。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账实不符的情况。许多时候往往凭经验和习惯来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内控制度处于虚设的状态。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主导地位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其是单位财务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其需要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承担起主要的责任,这就必须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工作,举办相关的研讨班,使各负责人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知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从而在本单位培养起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机构

在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内控制度后,建立起内控组织机构,教育培训组织机构中各层次人员应依制度认真履行自己责任、权利、义务,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以提高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依靠广大财务人员来共同实现,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财政工作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熟悉及政治过硬盘的财务人员队伍,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同时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还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将财务管理工作寓于优质的服务之中,避免不良作风的发生,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通过财经理念和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来和专业技能,在工作中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摒弃过去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核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很多时候取决于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态度、做法、决定。这就会给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控制带来较大的景程,所以在行政事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对管理者的权利和行为进行约束,避免管理者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所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核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杜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五)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完善内部信息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信息制度,及时提供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工作成效、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此外,加强信息技术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单位业务性质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六)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来支持和保证。目前,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但实际上是针对企业制定的。由于没有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也没有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和经费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诸如收支两条线管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直接支付等,实际上对行政单位的适用性是比较差的。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键全、不完善的状况,财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制定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盈利组织内部控制指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并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组织,是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其不经营利为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所以经费管理不仅关系到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安全,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能,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关键。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需要确保经济的合理使用,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内控制度的完善,从而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使用效率。

[1]黄小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4).

[2]童淑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6).

[3]陈颖珞.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8).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行政学人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