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2014-04-17 04:02李永刚
北方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业银行县域内蒙古

李永刚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要求,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规定》,内容包括准入条件、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收费政策、要素保障、政务环境等7个方面70条支持政策措施。

内蒙古72%的人口集中在县域,至今尚有10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分布在旗县。县域兴则全区兴,县域强则全区强,发展县域经济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大有空间可拓,大有前景可为。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农业银行县域资产业务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资产业务,对提升市场份额,稳定存款,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银行发展县域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是存量客户缺乏好项目的支持,贡献度在减少,新增加客户数量不明显。二是同业竞争能力不强,有被边缘化的态势。作为增加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办法,地方政府、内蒙古银监局都鼓励加大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引进力度,特别鼓励在县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仅农村信用社2012年底存款余额为2314亿元,贷款余额1503亿元。包商银行2013年已向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80多亿元。提升县域支行同业竞争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信贷风险识别存在难度。县域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提供报表数字不规范、抵押担保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普遍存在,加大了农行进行风险识别的难度。

另外,缺乏坚定的意志信念。在一定范围内,个别基层行部对县域实体经济尤其是对中小微实体经济的支持存在分歧大于共识、担心大于信心等的问题。有的基层行在没有真正识别风险的前提小,把回避风险作为不作为和慢作为的借口,存在不敢做、不想做、不愿做的问题,且对积累形成的一些问题和难题没有彻底解决与有效突破的办法。客观存在的业务授权、流程优化、产品创新、渠道支撑、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同业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三、农业银行发展县域业务的机遇

加快发展县域业务,机遇难得,任务艰巨。总体讲,内蒙古县域客户资源丰富,农业银行又有政策的、历史的、客观的、得天独厚的县域业务发展优势,只要举全行之力、集全行之策,完全可以做好这篇大文章。目前全区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干事创业氛围很浓,对县域业务关注度极高,已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为县域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和物质保证。同时农业银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只有在准确识别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的前提下,才能够确保县域业务健康发展。

四、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支持的主要措施

农业银行在县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要与自身领军银行的职能定位相适应,要“找准、做实、出亮点”,从县域经济崛起中挖掘机遇,从实体经济壮大中抢抓机遇,要与客户共同成长。要显示国有大型银行的大气魄、大担当、大作为精神。

(一)调整转授权,部分下发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权

择优向二级分行转授5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促进资源富集,基础管理好的县域支行做强做大资产业务,拉动其他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修改完善费用、绩效工资、产品计价等管理办法

在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上,要求各二级分行对支行,支行对网点,二级分行对支行对团队、支行和网店对员工,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激励机制。

(三)积极探索扩大抵押担保的范围

抵押物的总体要求是合法、足值、易变现和可转让。内蒙古各县域地域特征差异巨大,根据总行、银监会、人民银行和自治区政府有关意见及要求,同时学习同行的先进做法,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合作,积极探索推广知识产权、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种形式的抵质押担保贷款方式。要优化担保方式,完善风险体系。要优选区内担保能力强、管理规范、风险控制手段先进的信用担保机构进行合作,共同负担风险,积极解决县域实体经济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与负债业务同步,在资产业务中要同样树立“挖、拉、抢”的思想,改变贷款业务坐门待客的消极思想观念。二级分行要给各支行下达挖掘同业客户的目标任务。按照“优中选优”原则,重点支持三级核心客户与优势行业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型中小企业。按照“一县一品,一行一策”原则。针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短、小、频、急”的资金要求特征,切实加大“间式贷”产品投放力度。提高办贷效率,确保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现“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

(五)组建支持县域非公经济实体服务团队,开展服务县域经济实体活动

对辖区企业进行摸查,列出名单,逐户营销,对没有与我行有业务关系的客户,要制定挖掘目标,逐户开展上门营销。各县域支行要对县域经济效益良好的商品流通市场、县域大型商场和连锁经营超市要进行重点营销。同时要紧盯当地特色产业、优质项目抓好营销拓展,年内每旗县支行要至少选择2-3个实体经济的中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信贷支持。

五、强化风险意识,确保县域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鼓励和支持非公实体经济的发展,对加强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风险控制对加强贷款投放,巩固和扩大县域支行对公客户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重视客户的培育,提升经营层次,在部分二级分行成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将重点中小微企业纳入二级分行直管客户范畴,逐户制定客户营销、维护及风险管理方案,增强企业抵抗信贷风险的能力,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落实信贷风险责任人,各旗县支行长是风险防控的第一责任人。重点是提高风险管控的精度、深度,务必守住底线。要对中小企业的人品、产品、押品进行把控。各部门要按照信贷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认真调查、审查借款人的资质、还款能力和现金流等,严把客户准入关。

(三)全面加强贷后管理。对法人贷款要运用实时检测、现场检查、重点跟踪、专项分析、及时处置“五位一体”的监管方法,及时化解和处置风险。

(作者单位:1.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农业银行县域内蒙古
农业银行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农业银行在“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路径探究
农业银行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