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2014-04-17 04:24吴利华阎星云
北方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群组智力导向

吴利华+阎星云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高动荡的环境,企业必须从战略选择的角度出发,通过战略导向与自身资源的合理匹配,获取持续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近年来,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独特的资源被认为是维持企业盈利、增长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多项研究证实,智力资本显著影响企业绩效。Bontis(2000)发现在各行业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李嘉明(2004)分析表明:物质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在统计上不显著,而结构资本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负面影响。

根据权变理论,在分析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时,需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及管理者实施的战略。而多数学者忽略了战略这一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索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是怎样随着战略的改变而变化。

二、研究假设与框架

(一) 研究假设

长期以来,智力资本作为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对绩效的重要影响已经被广泛认同。由于企业具有异质性且各自目标不同,因此,企业为了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而制定的战略必然影响智力资本对绩效的作用机制。吴利华和闫焱(2011)以我国钢铁行业非上市企业为样本,借助 FCM 聚类方法将企业划分为营销导向型、中间型、创新导向型和生产导向型这四种战略群组,发现企业战略导向对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创新导向型战略群组盈利能力最强;其次是生产导向型、介于中间型战略群组,营销导向型战略群组盈利能力最差。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

H:战略影响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 研究框架

国内外学者对智力资本的组成有不同看法。本文借鉴Josée St-Pierre和Josée Audet(2011)的研究,从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以及关系资本四个方面构建智力资本。

笔者在Josée St-Pierre和Josée Audet(2011)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众多的研究实证结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 研究样本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省2007年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表,主要分为工业企业创新情况和企业家调查问卷两部分。在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后,最终的企业样本数为2218个。由于之前学者的偏好,许多研究的样本均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本文的这些样本所属行业与高层次知识或技术活动联系不是很紧密,这反过来又加强了本文研究的普遍性意义。

(二) 企业战略类型的划分

本文借鉴吴利华和闫焱(2005)的研究,以企业的创新导向(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主营业务收入)、营销导向(销售费用支出/产品销售成本)和生产导向(资本生产力(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劳动生产力(主营业务收入/员工人数)为竞争行为变量,借助 FCM 聚类方法划分战略群组,将江苏省2218家工业企业分为4类,表1为所划分类型的各指标均值。

从表1可以看出,群组1、群组2、群组3和群组4具有明显的异质特征,群组1的创新导向为0.074695,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高,命名为创新导向型;群组2的营销导向为0.111252,销售费用支出占产品销售成本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组,命名为营销导向型;群组4的资本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为 85.976134 和 8606.23860,远高于群组1、群组2和群组3具有的生产导向,命名为生产导向型,而群组3的各项指标均不突出,命名为介于中间型。基于介于中间型的企业被看作是混合体,笔者选择创新导向型、营销导向型和生产导向型这三组战略群组进行比较分析。

(三) 变量的测量

智力资本问卷借鉴Josée St-Pierre和Josée Audet(2011)的研究,同时结合我国企业的管理情景进行调整修订,最终包含控制变量、企业绩效、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6个因素。表2总结了本文中的变量即控制变量、绩效、智力资本和构成部分的衡量方法。

(四)战略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

为了研究战略是怎样影响中小型企业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用结构方程模型做进一步的分析。首先,利用AMOS20.0进行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分析。其中,RMSEA为0.073小于0.08,表明模型适配合理。GFI、NFI、RFI、IFI、CFI 4个指标均高于0.90,PGFI和PNFI大于0.5,说明模型对数据进行了较好的拟合。综合判断,本研究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其结果有参考价值。

在验证了整体模型适配度之后,笔者分别检验不同战略下企业的智力资本与绩效间的关系。结果如图2、3、4所示。

通过比较图2、3、4,验证了不同战略下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同。对于创新导向型企业,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基础显著影响创新资本、关系资本和流程资本。笔者发现,人力资本正向影响创新资本和关系资本,其中,人力资本作用于创新资本的显著性弱于其作用于关系资本的显著性。原因可能是这类工业企业虽然重视创新能力,但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所以企业的创新能力除了依靠内部的员工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外聘专家和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因此,人力资本影响创新资本的显著性较弱。而人力资本负向影响流程资本,反映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还没有真正完成从长期的行政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员工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创新资本对流程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一般来说,创新能力强的公司对管理制度和规范更加重视,而流程资本对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江苏省工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内部组织机构臃肿加上过多的规章制度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应变能力,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赢得竞争优势。

对于营销导向型企业,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资本。令人意外的是,人力资本对关系资本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而关系资本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绩效,这是由于营销导向型的企业更关注消费者、市场调研和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品开发。因而,企业通过创建新的购销关系和扩大销售渠道来提高企业绩效。对于生产导向型企业,人力资本对创新资本和关系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些企业一般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以高资本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获取大规模产出。所以,智力资本占整个企业的比重较低,智力资本中的任何组成部分对绩效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战略确实影响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如何在企业的战略导向下加强对企业智力资本的投入和积累,充分整合并发挥企业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创新资本和关系资本的综合效能,将战略与智力资本的建设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是目前知识经济大环境条件下,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重点关注智力资本中最可能带来价值增值的部分,从而提高绩效。

首先,创新导向型企业的智力资本最发达,作为基础,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资本和关系资本,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导向型企业尤为重要。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并通过与创新、流程及关系资本的有机结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流程资本显著负向影响绩效的结果表明,简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规章制度可有效促进绩效。

其次,营销导向型企业的关系资本直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这表明营销导向型企业实现了外部战略与内部智力资本的统一,提高了企业绩效。因此,对于营销导向型企业来说,增加对关系资本的投入是提高效益的关键。

最后,生产导向型企业的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资本和关系资本,但智力资本中的任何一部分对企业绩效均没有起到关键作用。这是由于生产导向型企业多数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以低劳动投入、低资本投入,高资本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获取大规模产出。但在劳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成本导向型企业应重视智力资本,找寻新的能够提高绩效的内部资源。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群组智力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关系图特征在敏感群组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智力闯关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基于统计模型的空间群组目标空间位置计算研究
欢乐智力谷
群组聊天业务在IMS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