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

2014-04-17 08:27钱晓宇孙元水钱振渊鲁
浙江实用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消融生存率射频

钱晓宇孙元水钱振渊鲁 航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2.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

钱晓宇1孙元水2*钱振渊2鲁 航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2.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选择35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并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分为化疗组20例和联合组15例。化疗组采用SOX方案化疗,联合组采用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化疗方案同化疗组。比较两组的化疗疗效(治疗有效率)及1、3、5年的生存率。结果联合组和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0%、40.0%、26.7%和60.0%、30.0%、0.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16个月,两组1、3、5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能提高治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化疗

当前世界恶性肿瘤中胃癌发病率占第4位,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1]。多数胃癌患者发现时已达到进展期,甚至出现远处转移。肝脏是各种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最易发生的部位之一,胃癌肝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GCLM)的发生率高达44.5%[2],且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3]。近年来,随着微创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不断进步,局部微创治疗有了新的突破,能使病灶局部发生凝固而灭活肿瘤组织。本文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并且与常规化疗作对比,以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共35例,均接受胃癌姑息性切除。分为化疗组20例和联合组1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2~80岁,平均(61.8±11.3)岁,初发肝转移瘤共59个,肿瘤大小平均(2.9±1.8)cm。入组标准:(1)术前胃镜病理确诊为胃癌;(2)符合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诊断标准,即胃癌术前及术中发现的肝转移,或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肝转移[4],并且无腹腔种植转移或其他肝外转移病灶;(3)符合胃癌肝转移姑息切除原发肿瘤的手术指征;(4)进行姑息性胃癌切除术,术后无重大并发症;(5)术后连续接受6个疗程化疗;(6)均符合射频消融术适应证[5];(7)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伴有腹水以及恶病质状态,一般情况较差;(2)合并心、肺、脑和肾等重要脏器疾患;(3)合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姑息性胃癌切除术,根据是否对肝转移瘤进行射频治疗,分为联合组(射频治疗联合化疗)和化疗组(单纯化疗)。

1.2.1 联合组 采用射频治疗联合化疗的方法:术后第15天开始接受化疗,化疗方案为SOX方案:替吉奥胶囊80 mg/(m2·d),第1~14天,注射用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每3周为一个疗程,共6个疗程。术前及术中确诊的胃癌肝转移,术中在直视下行RFA治疗;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肝转移在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RFA方法:采用美国产Rodio Therapeutics TMRF 2000型射频治疗仪,3.5emy/15G的加电极Leeveen针,在直视或超声引导下经皮将电极针穿入肿瘤深面。展开电极开始消融。功率从l0W或20W起,每分钟增加10W或20W,由小到大,直到阻抗急剧上升,功率自动下降,停止工作。然后退针约1.0cm,旋转针身180°,继续消融治疗。对长径≤3cm的小病灶采取单点单次治疗,对长径>3cm的病灶采取多针、多点、由深至浅多层面叠加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止痛、护肝治疗2~3天。

1.2.2 化疗组 采用单纯化疗的方法:术后第15天开始接受化疗,直至完成6个疗程的化疗。化疗方案同试验组。化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对症治疗。

1.3 随访 患者姑息性胃癌切除术后6个月内每月行腹部B超检查,若发现肝脏新的占位性病变则进一步行增强CT检查,如诊断为肝转移瘤,则每月改行肝脏增强CT检查,以评估肝转移瘤进展情况。6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增强CT至术后2年。

1.4 评价指标

1.4.1 疗效 在增强CT下观察瘤体大小、肿瘤灭活及残留范围。按照WHO实体肿瘤疗效报告标准[6]评定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30%;病变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纪录到的最小的靶病灶最长径之和比较,增加20%,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病变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病变进展之间。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

1.4.2 生存率 随访1、3、5年患者的生存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2 结 果

2.1 RFA治疗情况 联合组15例均顺利完成RFA治疗,治疗过程中,有9例为单个肿瘤RFA,有6例为2个及以上多发肿瘤RFA,术后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0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给予护肝对症治疗后好转。

2.2 近期疗效 联合组和化疗组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规定疗程的治疗。术后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行增强CT评估,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3 生存率 随访5年,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无失访病例。联合组1年后死亡3例,存活12例,生存率为80.0%(12/15),2年后死亡9例,存活6例,生存率为40.0%(6/15),5年后死亡11例,存活4例,生存率为26.7%(4/15),中位生存期35个月;对照组1年后死亡8例,存活12例,生存率为60.0%(12/20),2年后死亡14例,存活6例,生存率30.0%(6/20),5年死亡20例,存活0例,生存率为0%(0/20),中位生存期16个月。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生存率曲线详见图1。

*为通讯作者,E-mail:sunshui818@126.com

猜你喜欢
消融生存率射频
消融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超声引导下囊内消融与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对比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