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体验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4-04-17 01:51胡才伟
教育观察 2014年14期
关键词:体验式数学知识教学策略

胡才伟

(茂名市第八小学,广东茂名,525000)

课堂教学是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效果不高一直是制约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数学教学质量不理想的根源之一。体验性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兴起,为解决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把钥匙。

一、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定义

体验,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包括外部体验和内心体验。体验式教学策略是美国教育家米尔斯切特在《数学构建方法与分析》中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它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可见,体验式教学策略既是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去感受,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因此,如果说,数学课堂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座岛屿,学生是岸边将要渡海的求知者,那么体验式教学策略无疑是连接学生与数学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意义

通过对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策略对数学课堂和学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意义。

(一)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是纠正应试式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以追求高分数为目标,片面注重知识灌输的应试式数学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除了考试,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学习乐趣,学了数学不会用,在日常生活中甚至连类似于“自己房间的地板需要铺多少块80×80cm的瓷砖”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回答。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能够把数学课堂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完成从“背公式、瞎计算”向“用数学”过渡的学习过程。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指南针”。这次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首次运用“体验”“经历”“ 探索”这些过程性目标动词对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从着重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向关注数学能力培养的转变,不仅要教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元认知教育学我们知道,如果学生只抱着考试的心态学习数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背公式、会计算、能画图”的层面,在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方法的把握上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朝着“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怎样用”方向学习,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践

体验式教学策略作为一项教学环节,其开展进度与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应该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着重解决“让学生体验”和“指导学生怎样体验”两大根本性问题,探索一种小学数学体验性教学模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的乐趣

特定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课堂因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该以“大数学课堂”为理念,营造“开放式”课堂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形象、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解决“为什么要学数学”的问题。

首先,锤炼语言,激情描绘情境。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比”这个概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语:“同学们,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消息,对于喜欢足球的同学来说,昨晚肯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因为有巴塞罗那VS皇家马德里的天王山之战,很高兴,我最喜欢的巴萨2∶1击败了皇马。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比分,这个比分看出巴萨的确比皇马要强,那么这个‘比’和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比的认识》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我们一起在课本寻找答案。”

其次,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创设情境。以《百分数的运用》为例,很多学生都认为学习百分数知识是为了考试,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课堂上笔者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则消息:“2013年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达306.31万人次,增长11.1%。广东省旅游外汇收入19.57亿美元,增长15.8%。国内旅游人数7180.96万人次,增长13.9%,国内旅游收入1060.84亿元,增长16.8%。”这样把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相结合,学生顿时兴趣盎然。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在探索、合作、主动的环境下。”为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只看学生“公式记得牢不牢”“计算准不准确”,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亲身感受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应用过程,解决“数学是什么”的问题。

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从“填鸭式”“灌输式”向“参与式”“合作式”转变。例如,在《图形的变换》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只是在讲台上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旋转,向学生展示一种图形如何从另一种图形变来。学生都反映这是一个非常“无奈、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教学效果肯定不甚理想。所以,笔者的做法是:首先,每桌发一套七巧板;接着,一个学生指定两个图形,同桌就负责使用七巧板来变换。对比“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这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另一方面,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应该从“接受”“模仿”“记忆”向“体验”“探究”“感悟”转变。例如习题:小兰的房间长3.5米,宽3米,高3米,除去地板和4.5的门窗,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逻辑能力不强,在理解字面意思上有一定难度。相反,如果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就一目了然:这个房间是长方体,门窗不用贴墙纸,地板是铺瓷砖的,只计算四面墙和房顶的面积即可,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更新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明确了数学课堂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什么”,教师应该开展更多、更新颖的数学活动,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去用心体验。既应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解决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的问题。

其一,布置体验式数学作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再现与深化,因此不能只是简单的抄写,而要让做作业成为学生“二次学习”的体验过程。例如在学习《统计》后,笔者先让学生把自己这学期五个单元的数学考试成绩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再以同桌为单位,把两人的成绩共同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后把家里本月的电费、水费、煤气费……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这样,从课堂作业到课后补充作业延伸,学生不但在运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了统计的作用,还掌握了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的区分和绘制。

其二,开展体验式数学活动。学生对公式不熟悉、在计算中经常混用公式,是《图形的面积》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和使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笔者专门开展了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找找这些面积公式的异同》。笔者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出发,从这三组公式找出有助于自己记忆的特征:三者相同之处都是“底×高”,三角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在于“×1/2”,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在于“多了下底”。学生在这开动大脑、运用双手的对比学习中,既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满足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需求。

教学实践证明,体验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是科学的,更是具体可行的。教师应该科学挖掘教材内容,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体验式学习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提高体验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 刘朝晖.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敦杰.关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研究[J].探索,2009(7).

[3] 苏娜.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数学知识教学策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