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4-04-17 01:51纪桂霞
教育观察 2014年14期
关键词:寻宝听力笔者

纪桂霞

(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如皋,226500)

一、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般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听占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在每个单元设置了Integrated Skills 版块,将听、说、读、写训练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操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Integrated Skills部分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一般包括听后填表格或补全记录、根据所听内容判断正误或补全短文、对话交流等部分。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听力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一些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机械使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听力材料和任务进行处理。教材中的一些填词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教师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听不懂的现象。

2.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听录音——完成练习——核对答案”的教学流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探究。

听力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握好听力活动的难易度,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现有水平,创造性地处理和设计听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力活动中来,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听力教学一般分为听前、听中、听后阶段。

(一)听前阶段

听前活动是听力的准备阶段,借助于一些活动,为后续的听中阶段和听后阶段作词汇、话题、背景知识等方面的铺垫和准备。

1.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歌曲、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如七(下)Unit 5 Amazing Things单元,听力部分是有关动物的奇闻异事。笔者首先呈现各种动物的图片,再以“Which animal is missing?”的游戏,快速导入新课,在游戏中复习巩固了各种动物的名称。又如在七(下)Unit 4 Finding your way,笔者以动画视频“辛巴狗和哈米兔寻宝”和“一张寻宝图”来激活学生关于“寻宝”的背景知识,再以游戏“What place am I going?”自然过渡到听短文寻宝的听力任务中。

2.师生自由会话

听力任务前,教师可以选择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问题,在师生自然、真实的交流中,自然过渡到听力活动。如9A Unit5 Films教学中,笔者以下面的问题与学生交流:“Do you often see films? Do you often watch films at the cinema? Which cinema do you often visit? What type of film is your favourite? Why?” 又如在8B Unit6 A Charity Walk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慈善毅行(charity walk),笔者以下列问题导入新课:“Do you want to help people in need? 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We can also organize a charity walk.”然后再以多媒体呈现香港慈善毅行的图片和视频。

3.头脑风暴

教师可以借助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快速回忆和联想,罗列出相关话题的单词或短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如七(下)Unit4 Finding your way,笔者在听前阶段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说出本单元所学的路线指示语,为后面的听力活动扫除语言障碍。又如七(上) Unit8 A Fashion Show,笔者以问题“What kind of clothes do you know?”引导学生快速抢答服饰名称“jacket, sweater, jumper, blouse, 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 jeans, shorts, socks, tie, scarf, shoes, trainers, boots…”

简洁、有趣、有效的听前活动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听力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语言、情感和背景知识的保障。

(二)听中阶段

1.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听力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太难的听力材料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对听力丧失信心。所以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听力活动设计的难度和梯度,为学生搭建适当的支架,形成有效的听力任务链。对于教材中文本长、填写信息较多的听力任务,教师要灵活处理,采用分解任务、分段听、在文字填空前增加判断正误或者匹配题等形式。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整体听,听懂大概的意思,再分段听把握细节。教师还可以把关键词和短语、句子板书或投影,帮助学生理解。如9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A部分是三段介绍,Anita, Philip, Sam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电视节目、原因以及看电视花费的时间。为了化解难度,笔者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根据notes猜测三人可能喜欢的电视节目。(2)分段听三个人的采访录音,分别完成教材中的练习。(3)设计问题巩固采访中的内容。(4)将录音稿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大声朗读。(5)补全短文。有梯度的、分步的听力活动降低了难度,几乎全体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听力任务。

2.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形式多样的听力活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听力任务产生新鲜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听力任务,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听力过程中,教师不要采用听录音、完成课本任务、核对答案的单一的教学形式,要结合具体的听力任务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

(1)抢答比赛。在七(下)Unit 5 Amazing things, 笔者设计了抢答任务,教师口述关于动物的描述,学生快速反应说出动物名称。(It can carry things as well as man can./ They walk on tiptoe./ It is the tallest animal in the world./ It can live without water for 20 days./ It walks very slowly and it lives a long life. Some of them can live to 100 years old. )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抢着回答,课堂气氛活泼、轻松。

(2)画线路图。在七(下)Unit 4 Finding the way单元,听完寻宝图后,笔者引导学生画出寻宝路线,然后根据路线比赛谁先能说出寻宝路线。

(3)朗读比赛。教师可让学生模仿朗读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关注连读、弱化、失去爆破等发音规律,关注语音和语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和朗读能力,增强语感,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听力材料中的语速。学生熟悉了听力材料,对于后面的补全短文,听后语言输出也能做好铺垫。

(三)听后阶段

听力能力不仅包括听力理解能力,还包括听力表达能力。教师可采用复述听力材料、小组讨论、班级辩论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听信息的理解,巩固操练本课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七(下)Unit8时装表演(Fashion Show),教师可以给下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If you are going on a trip, or to a dinner party, what clothes are you going to wear? Why? 七(下) Unit5介绍了很多世界趣闻乐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Take turns to be a reporter and interview about amazing things.(小组内轮流当记者,采访世界奇闻趣事。)学生兴致很高,在愉快的气氛中综合应用本课所学内容。在七(上)Unit8 Pets这个单元,笔者设计了一个辩论:What do you think of pets? Do you think we need pets in our daily lives?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应该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情、教学进度创造性地利用听力资源,创新听力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听力教学的听前、听中、听后各个阶段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和热情,提高Integrated Skills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寻宝听力笔者
老师,别走……
寻宝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寻宝大行动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