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除学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2014-04-17 10:42博主
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名牌大学博主人格

■博主:苇 一

学校开除学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博主:苇 一

学校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最重的处罚莫过于开除了。可是开除之后呢?还是把这些问题学生推向社会,并且一推了之。似乎他一旦出我之门,无论他再做什么,都与我无关了。但是,真的就无关了吗?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当学生离开学校多年以后,可以把当时学过的东西都忘了,那剩下的,才是教育。不可否认,有些学校的育人理念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简单,眼睛只盯着那些能给自己带来荣誉的优等生,其实,在学校里,最需要教育的,恰恰是那些有问题的学生。

问题学生的存在,使得学校有了存在的价值。教育的重点,从来针对的都是有问题的学生,而不应该是优秀的学生。从社会性而言,老师的价值体现在转化问题学生上,而不能只停留在“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快感上。

当然,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人们对名师的定义,往往是看他教出了多少名牌大学生,而很少去关注他转化和改变了多少问题学生。原因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人们往往认为,转化一个问题学生,只是对那个学生有利,是属于个别的事情;而教出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对社会贡献要大的多,因而也就具有了普遍意义。事实恰恰相反,一个问题学生走上社会带来的危害(一旦造成危害),往往要比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大的多。有时候,优秀往往是自己的事,而问题可能才更具有社会意义。

(博客链接:http://zzlzlong.blog. edu.cn/home.php?mod=space&uid=1583272 &do=blog&id=633759)

教育微博圈

@孙云晓∶既然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那么,该让他们体验什么呢?我想,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青少年非常需要体验和比较多元文化,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尊重,学会和谐相处。一个孩子如果有机会与异国他乡的孩子共同生活,就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罗崇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在影响、润泽着每一个学生。教育是通过这个具体的人塑造着更多具体的人。这样的影响对成长中的儿童是直接、持久、深刻的。

@陈漱渝∶在这个垃圾读物泛滥的时代,珍惜经典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教师更有必要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抵御时代的浮躁,这是教育的使命。

@唐曾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不一定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但我们的教育环境往往以成绩评判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孩子学习不好,不论别的地方怎么好,孩子都会有深深的自卑。

@敢峰∶教育必须改革。而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明确目标,又要脚踏实地,摸着石头过河。不兢兢业业,教育改革就不能成功。

@鲍耶∶最好的学校应该是学生数只有300人的学校,他们彼此都能够叫出对方的名字。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技术问题,因为教育从来都是意味着师生间的情谊相通、精神共融。

@消火力∶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的心理就容易树立自信,心理就更容易健康;所以不管孩子有多大,家长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

@张新强∶多种考查方式引导老师平时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分数。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比拿一张满分的书面卷子更重要。

猜你喜欢
名牌大学博主人格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名牌大学管用吗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创意折纸小动物
名牌大学管用吗?
Cambridge University